首页 古代言情

荣医

第五十二章 开馆进行时

荣医 沉舟钓雪 2102 2016-07-31 17:37:30

  很快,宋熠要开蒙学馆的消息就从周里正这里传出,并以比之前老宋家分居消息传得还要快地速度,传遍了四周乡村。

  若说老宋家分居,众人只是当个热闹来看,那宋熠要开蒙学馆的事情,就真是在十里八村都掀起了不小一片海浪。

  这本不是什么稀奇事,却偏偏少少会有人想到。或者说有人想到了,可愿意去做的人却从来太少。

  一般考过童生的人都市想要再考秀才,又岂会有时间精力来办什么蒙学?而考过秀才的人要么会要继续考举人,要么即即是坐馆,也很少会愿意坐乡村蒙学馆。

  就好比说宋熠,他取得童生资格以后,本也是要继续考秀才的。若不是他残了双腿,失去了继续科考的资格,他又怎会在这年纪轻轻、风华正茂的时候放弃学业,开起蒙学馆来?

  众人说起宋熠开蒙学馆的事,都不由得又是叹息又是欢喜。

  “宋三郎真是可惜了,要不是时运不济,他哪里是开乡村蒙学馆的人?”

  “亏他想获得,也是,他虽然腿脚未便,可他肚子里的墨水都不是假的,这不就派上用场啦?”

  “要说照旧念书有用,这要是像咱们似的,就会个泥巴地里刨食,那残了腿还不就跟没了半条命似的?哪里还能想获得可以给自己找这么个事情做?”

  虽然,特意来向江慧嘉探听消息,有意要给自家孩子报名的人也不在少数。

  人们也赞美宋熠:“真是美意思,有仁有义,宋三郎做人真是没的说。”

  八十文钱便能到蒙学馆学上两月,求个开蒙识字,实在是真自制。

  就是再穷的人家,只要有心,勒紧裤腰带东凑凑西凑凑,哪怕筹不到足数的钱,凑个值八十文钱的工具出来,也是可以的。

  宋熠收费这样低,甚至都没人说他开蒙学馆是为赚钱,只说他这是义举。

  就是余氏,在宋熠这边开蒙学馆的消息传出来以后,都只敢偷偷骂几句,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到外头去说宋熠的不是。

  江慧嘉则在跟周里正说定开馆的事情以后,当天就又亲自去了一趟老宋家,就此事见告了宋老爷子。宋老爷子听后缄默沉静半晌,突然眼睛一闭,污浊的眼角竟流下两行老泪来。

  他欢喜不已,又喜又愧,连连说道:“三郎定是早有主意,三郎定是早有主意……好!好!”

  怪不得宋熠一定要分居,这要是还在老宋家,有余氏在那里堵着,这蒙学馆怎么可能开得起来?即即是能开起来,以余氏的性情,这学馆里头置β也会三天两头不得安宁。

  他喃喃道:“娶妻当娶贤,泼妇误我三郎……”

  突然庆幸自己到底是想通了,趁着没闭眼将宋熠分了出去。他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这要是没将宋熠分出去,没将余氏的名份定位成妾,等他百年之后,没了他的压制,余氏顶着宋熠继母的名号,还不知能闹出几多事呢。

  他对江慧嘉道:“你是好孩子,好生与三郎过日子,他必也会对你好的。”

  江慧嘉笑了笑,又与宋老爷子随意说了些话,这才告辞离去。

  当下里,江慧嘉又传消息回娘家。叫兄长江惠东帮着寻了木匠与粉刷匠,就开始重新修整西屋。

  西屋因为是大通间,故长有八米,宽有五米。这样的屋子,在乡下人家经常是要被隔做两间来用的,如今既不做阻遏,用来当个课室倒也勉强够了。究竟是乡村蒙学,各人要求都不高。

  江慧嘉叫木匠打了十五张矮桌,又从镇上订了三十张坐席。

  等学生们来上课,就是每人一张坐席,再两人共用一张矮桌。

  宋熠授课,是计划叫学生们效仿昔人跪坐的。一来跪坐是古礼,礼仪是形式是桥梁,明礼仪、修道德,才气更好地学知识。二来乡野孩童大多性情跳脱,欠好羁绊,叫他们在课堂上实行乡下人家少见的跪坐,更能从心理上对他们形成震慑,使他们心生敬畏。先敬知识,同样才勤学知识。

  江慧嘉深以为然,所以积极支持。

  她又叫木匠用黑漆刷了一块大黑板,再叫江惠东带了些石膏过来,自己捣鼓着用石膏做起了粉笔。

  在中国古代,石膏最常泛起的地方是在医馆药铺,中医们常用石膏入药,不外石膏点豆腐也是常用配方,所以石膏这工具江家杂货铺里也有卖。石膏价钱自制,江惠东带来了两袋子足有二十斤。横竖江慧嘉要的粉笔也不多,有这二十斤石膏,倒也尽够她折腾了。

  江慧嘉折腾了几回,做了些奇形怪状的“粉笔”出来,却是宋熠看不外去,忍不住问她:“娘子做这些工具,是何用意?”

  江慧嘉简直都有些欠美意思解释说这个是给宋熠上课写字用的。想她虽然是穿越女,可上辈子除了点亮了医学技术,此外副业还真是一个都没能点到。穿越以后,她有时候也想过自己是不是要苏点什么出来,可惜岂论是现实条件,照旧她自己所知,都没允许他苏出什么来。

  她既不会工科的机械制作,也没学过农学,在种田上发挥不出任何作用,就连许多穿越女必备的基础技术——厨艺,她也一概皆无。好吧,能烧出吃不死人的饭菜,这照旧因为有原主的影象,托了原主会做饭的福。

  这回好不容易因为宋熠要开蒙学馆,她想到了黑板跟粉笔的事。于是跟木匠定做了黑板,又兴致勃勃来做粉笔。谁知道就连这样简朴的、据说是纯体力劳动,就连傻瓜都能diy出来的工具,她居然都做欠好!

  江慧嘉深受攻击,宋熠既然来问,她决定爽性将难题转移。

  她眼珠滴溜溜转了几下,就道:“我见石膏在深色物体上能留下白色痕迹,便叫人打了一块大木板,上头刷了黑漆。想着……若是能将石膏做成笔管一样的条状物,再拿来在大黑板上书写,岂不是既方便清楚,又能省下纸笔?”

  念书最费笔墨,而纸笔又贵,这也是限制寒门子弟学习知识的一大客观因素。

  江慧嘉随意这么一说,宋熠想得却更深远。

  他遥想着江慧嘉所说的所谓黑板与石膏笔的作用,马上心惊。

沉舟钓雪

本周青云榜,求数据不要太昏暗。乃们看窝真诚的小眼神,辣么可怜的点推比,你们看得下去么QAQ,推荐过百加更哦,给作者菌一次加更的时机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