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散文诗歌

传记 童年(二)

散文诗歌 春江夜雨 1233 2022-10-30 23:06:40

  传记《童年》(悲痛)

  作者:春江夜雨

  应该是在五七年至五八年的一个夜晚,(从我年龄推算应该是五八年)老街还在甜睡之中。在老街九甲那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母亲点着昏暗的油灯,用舅父带来的半碗大米煮了一点米饭,蒸了一碗鸡蛋,舅父和我母亲急遽吃了一点,将剩下的锅巴捏了一个锅巴饭团递给了我。母亲收拾了一下,由舅父挑着两个竹筐,一头是我,一头挑着简朴的衣被行囊,借着夜色离开了家乡。

  什么时候到了父亲那里,我一点沒有印象。但我一直记得那里的地名,枞阳藕山,四周是扫帚沟、白浪闸。因为我在那里和怙恃一起生活了快要五年。

  父亲在那里的工厂做过种种事情,工厂文书、职工教员、开山采石、放炮打眼,最后是放鹅放鸭,为什么事情越来越差,什么原因由你料想。

  五年时间,母亲在那里又先后养了两个孩子。她除了计划家务,缝补浆衫,只要有空,就去在乱石的漏洞中开荒挖地,种菜种瓜。一家五口,那时缺粮,又正值儿荒。父亲人为微薄,若不是母亲的勤劳节俭,持家有方,可想而知那日子有何等艰难。

  我在那个地方的五年里,迁居了几个地方,但都是在那周围不远。最早记得是租住在一个巷道里的一户人家。那个乡村的名字我记不得了,记得我开始念书破蒙就是在那个乡村的一所小学里,但不是完小,只有几个班。从封火墙的大门进入,几间教室是在一个关闭的、中间有个天井的屋子里,天井四周的屋子是木柱串枋结构,教室门窗都是镌空雕花窗棂,这样的屋子,肯定是从前的大户人家。

  厥后又搬到藕山小洼,开始租住在一户外号叫“阎王”的老人家里。这老人无儿无女,孑立一人。他经常胃痛,也不知他在哪找到的偏方,用蚌壳炒熟研成粉末,痛了就随意吃上几口。

  厥后又搬到了另一处,也是最后的一处。租住了一户农家的牛圈,牛圈的四周是用木头圈着,墙壁是用山石垒起来的,既不平整,更不平滑。

  我们一家五口人,怙恃以及他们的三孩子,就住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牛圈里。

  厥后我去了扫帚沟小学念书,应该是在二年级的下学期。“扫帚沟”小学座落在江堤边。离我家住处或许有八九里路,是一条不是路的路。中午放学不回家,是母亲把高梁炒熟磨成高梁粉,(都是母亲开荒自己种的)装在一只罐头玻璃瓶里,让我带着作为午饭。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那时学校老师没有措施联系家长,是一位二十岁左右、年轻漂亮的女老师把我一路背回了家。至今,我一直记得那女老师的模样和她的发香,也一直觉得她是这小我私家世间最美最美的女孩。

  最不幸的事发生了。我下面的弟弟和妹妹,弟弟虚龄三岁,妹妹虚龄五岁,在22天之内相继去世了。我记得弟弟死后,木匠来给弟弟做收殓的木盒,我五岁的妹妹拿着扫把扫地上的木屑,我亲眼看见一只大公鸡在她后面追着要去啄她。不意到了22天,我那可爱的妹妹也去世了。

  我记得我的弟弟和妹妹去世的当天晚上,父亲都是把她们放在木澡盆里躺着。那时候怙恃看着两个孩子在22天内相继夭折,已经哭干了眼泪。

  我那时还不到十岁,对于弟妹静静的躺在澡盆里,并没有畏惧的感受。我总是认为她们还在世,只是象平常一样睡着了。

  那一年,是怙恃一生中最大的不幸和悲痛。

  在那个地方没有住多久,记得我在白浪闸的一所小学里、插班读了不长的一段时间。1962年工厂大下放,怙恃带着我离开了那个伤心地。

  临走前,母亲做了三牲菜碗,让我一小我私家提着竹篮,到屋后的山上埋葬着弟妹的坟前。我含着眼泪,摆上菜碗,烧了纸钱,向两个弟妹作最后的离别。我知道今后以后,不会再来看她们了,他俩将永远的被留在这里。想到这些,我的眼泪扑漱漱的滚落下来,撕心裂肺地喊着弟妹的名字,我放声大哭。

  我随怙恃回到了家乡老街,回到了老街九甲那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今后开始了更为艰难的日子。

  写于2022年10月30日

  作者原创,谢绝转载或复制

  .

春江夜雨

这是真实的故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