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御史刘绣衣

第一回塘湖家乡雄风在???狮子山前胜景存

大明御史刘绣衣 水精灵022 1495 2022-05-06 11:28:21

  祖籍通城刘御史,大明监察英雄,“代天巡狩”建奇功。一身腾正气,两袖舞清风。

  秋月东风寒署日,“清朝鸣凤”悬空。文人学士喜相逢。古今几多仕,赞美绣衣公。

  话说宋钦宗靖康年间(1125年)金兵入侵中原,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三千多人。宋朝皇室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金兵每到一处,无恶不作,弄得天下大乱,无数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靖康二年(1127年)浙江婺州金吾左卫指挥刘镇矢志抗金,为不负卫皇子六宫南渡之重任宁忍弃家之痛,就送怙恃刘泉(永宁公)、冷氏及幼孙刘天朗避隐湖北、湖南、江西接壤处的黄龙山,栖于小坳。

  黄龙山自然风物秀丽,系幕阜山脉的主峰,以山雄、景奇、木丰、水美的自然景观而著称,被誉为湘鄂赣的“香格里拉”,三国时荆州太守刘表派其子刘琦镇守江夏,于此。建刘磐寨抵御吴国太史慈,扎营山顶。中国禅宗七宗之一黄龙宗起源于此,历代隐士高人在这里隐居修炼。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此处山脉绵延起伏,山谷象牙交织,阵势险要,易守难攻,实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朝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

  刘泉和冷氏在黄龙山安置好后,一边在天岳关自耕自食,一边将文墨家风悉数传给幼孙刘天朗。至宋绍兴十一年辛酉七月(1141年),冷氏在小坳去世,十四日未时葬丁财两旺的犀牛望月之地小坳牛形。刘泉在宋建炎二年(1128年)因子刘镇有功被朝廷封永宁公,于宋绍兴十四年甲子二月(1144年)八十七岁高龄去世,二月初九葬于冷氏茔处。

  刘天朗又名公明,是金华侯刘原德之子,归德侯刘镇之孙,永宁公刘泉之曾孙。生于宋宣和六年甲辰七月十一卯时(1124年),自幼相依为命的曾祖怙恃去世后,时光荏苒,他徐徐长大成人,一日心中忽地生出许多悲意来,想祖父刘镇父亲刘原德乃朝廷侯爵,自己随曾祖怙恃僻居黄龙山后,却从官宦之家的后裔沦落为普通村夫,每天在高山深涧砍樵狩猎,靠烧木炭、造火纸、卖野禽为生,家族雄风何日得已重振,不觉黯然神伤。

  一个早春的下午,刘天朗在小坳的一座山峰砍樵,劳累后坐在一块岩石上休憩,放眼眺望,只见一朵祥云自黄龙山峰升起,逶迤而去,游向南楼岭,跃上狮古尖,彷徨大盘山,直走鸡鸣岭,过消水坑和夹井,到金川银漕合汇处,穿田野,越峡谷,攀鸦雀山,突然间遥见祥云中有龙、虎、狮、凤图案在梓木里大埚图的上空漫谩落下,有一狮子滚绣球横卧大地。真是,龙飞拥真主虎跃着名将凤鸣歌盛世狮吼正朝纲。精通墈舆笃信风水的他相信祥云聚集之处,必是物华天宝之地,宜室宜家之乡,遂生迁居之心。

  刘天朗盘算主意后,经过一番准备打理,于宋淳熙元年率子刘受光徒迁到狮子山下,结庐为舍,拓土为田。这里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前有天河玉带水,后有雄狮滚绣球,左有旌旗招展,骏马上阵;右有龟蛇锁江;笔划南虹,朝听胥林钟声响,暮闻昭圣鼓音鸣,堤潭映月,九龙来朝。好个山青水秀风物美,地灵人杰安家地。经数代耕作,果真是家和万事兴。到第十代刘绣衣辈终建成一较大乡村,后人称之为狮子山刘家老屋场。东有花园,西有官厅,四巷八弄,座落有致。大堂全长四十二米,宽六米。分上中下三堂,九重连贯,雕梁画栋,石铭雄文“清朝鸣凤”门顶立。八字大门两边开,狮子守门,作古正今。

  传至第六世孙,有刘福寿,讳铿于元顺帝二十八年(公元一三六一年)随同欧国公黄参政为推翻元朝暴政南征北战,明洪武一三七五年由云南旋师任赤水卫(今贵洲省毕节市)千户。敕封“招信校尉”。继后之有十代世袭将军爵位。传至第十代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又有监察御史刘绣衣应命而生。至今六百余年,刘绣衣家乡雄风犹存,叫人遥想往日盛景。

  有诗为证:

  塘湖家乡万雄风在,狮子山前胜存。

  历尽沧桑多变化,如今美丽自然村。

  欲知绣衣如何出生,且看下回。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