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代清

代清

东方的军刀 著

  • 历史

    类型
  • 2010-08-27上架
  • 537717

    连载中(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刊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徐光启(一)

代清 东方的军刀 5734 2010-08-26 14:35:16

    一、家世与生长

  明末清初,中国在学术界和科学界泛起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涌现出一大批卓越的哲学家、思想家和自然科学家。徐光启,就是这辉煌光耀星群中的一颗耀眼的星辰。他为生长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事业孜孜不倦地奋斗了一生。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公元1562年4月24日(明嘉靖四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生于南直隶松江贵寓海县城内太卿坊(今上海市南市区乔家路)一座三开间的瓦房里。

  徐光启的曾祖徐珣是一个贫困农户,到了祖父徐绪的时候,弃农经商,家庭逐渐富足起来。但好景不长,徐绪中年早逝,留下妻子尹氏和6岁的儿子徐思诚,尹氏为了维持家计,请来她的侄子协助经商,不外几年,徐家工业不停扩展,成为富足大户。徐思诚也在十七八岁时娶钱氏为妻。

  就在徐思诚19岁那年,倭寇闯进我国东南沿海肆意烧杀抢掠,富足的松江府人民也陷入了这场浩劫中。徐家为躲避灾祸,不得不离家遁迹。直至1556年,长江口和浙江一带的倭患渐平,徐家才结束了四年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回到了家乡。经过几年经营,家庭经济稍有恢复,但祸福无常,不久家中又遭偷窃,同时松江府发生严重的灾荒。天灾人祸,使徐家生活面临困境。在这艰辛的年头里,徐光启降生了。

  徐光启的降生,给这个逐渐衰落的家庭带来了莫大的厦悦,老祖母和父

  母更是对徐光启寄以极大的希望,所以取名为“光启”,期望他能光宗耀祖。尽管家境贫寒,但尊长照旧千方百计供他上学念书。七岁那年,徐光启进入了家乡四周的龙华寺私塾馆念书。在同学当中,他聪颖而勤奋,作业出类拔萃,无论是章句、制义,照旧声律、书法皆佳。有一次,徐光启到邻近的私塾学馆去玩,老师听说他很智慧,想考考他,于是就出了几道题目,徐光启不假思索、对答如流,使这位老师既惊奇又佩服。徐光启不仅学习努力,而且照旧个懂事的孩子。由于家中经济日益拮据,徐思诚放弃了经商,索性在田间劳作。他的祖母与母亲也勤于纺织,日夜操劳,为的就是多积攒一些钱供徐光启上学。徐光启眼看怙恃辛勤劳作,疲于奔命,也经常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或帮母亲做些家务,给怙恃极重的心境以丝丝快慰。这使他从小就有一些粗浅的农业知识,同时培养了他的求实精神,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徐思诚喜欢纸上谈兵,家藏不少兵书。徐光启受父亲影响,幼年时也喜

  爱阅读兵书。母亲严氏认为“兵者不祥之物”,不愿意他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家中凡有画着兵刃的图像的书都被她藏了起来,但徐光启照旧徐徐地对军事发生了兴趣。特别是反抗倭的故事,更是听得入迷。家乡有一位叫华锦的人,当年曾是一个海商,厥后受抗倭将领胡宪宗派遣,前往勾通倭寇的海盗头目徐海营中密查军情,还乘隙说降了徐海。华锦解甲归乡后,常向孩子们栩栩如生地讲述平定倭患的惊险故事,徐光启经常被他的讲述深深吸引。所以,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铭刻了对倭寇的恼恨,同时也培养了他对军事学的兴趣和对国家命运的体贴。

  严格的家庭教育,老祖母和双亲殷切的希望,耳濡目染,使徐光启从小志向特殊。有一次,几个同学在一起议论长大后的理想,有的说未来想成为富翁;有的说长概略当羽士。因为嘉靖天子笃信玄门,当地羽士的社会职位很高。徐光启对他们的志向,不以为然。他体现志愿当大官,认为如论做人,

  当立身行道,治国治民,提倡正义,阻挡邪恶,才不枉为人一世。少年时代的徐光启,就是怀有这样的远大理想。

  经过十多年刻苦勤奋的学习,终于有了小小的回报。1581年(万历九年)考取了金山卫的秀才,迈开了他走科举门路的第一步。这无疑给家境欠丰的徐家带来了福音。在封建社会里,念书人一旦考上了秀才便有了一定的社会职位,并可从县学中获得一些津贴以及获得教书的资格。徐光启回抵家乡后,就开始了教书的生涯。也就在这一年,徐光启和本县念书人吴小溪之女结下了秦晋之好。这位夫人稍谙诗文,通晓事理,既勤俭能干,又孝顺公婆,相夫教子,照旧生产能手。在以后的艰辛岁月中,她与徐光启休戚相关,同甘共苦,成为他的贤内助,使他无内顾之忧。

  徐光启在教授乡里子弟之余,也躬耕于野,以补助家用。由于当地历年都有水旱灾害,人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于是徐光启开始体贴农田水利,他不停会见农家,开展对农学的研究。不久老祖母去世了,怙恃也已年过半百,家中又添了儿子徐骥,家境相当困苦。为了挣脱困境,他不得不走十分艰辛的科举之路。从秀才到进士,幸运者只需几年,而他却走了漫长的二十几年,这其中的辛酸、苦楚,言不胜言。如果说每一位有成就的科学家在其漫漫的人生之旅中都要身处逆境、艰辛磨炼的话,那么徐光启的这段坎坷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漫漫科举路

  1588年(万历十六年),徐光启为了寻找出路,和同乡董其昌、张鼎、陈继儒一起到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应乡试。他们由南运河转入长江再西上,到了句容,又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蹒跚而行。没想到,天气骤变,下起了瓢泼大雨,并刮着风,小道艰险,一边是滔滔长江,一边是浩渺湖荡。前面的门路也因大雨而模糊不清,稍一不慎失足,就有生命危险。徐光启挑着极重的行李,汗雨浃背,步履蹒跚。就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中,他突然萌生了“淡然功名之志”的念头,但一想惠临行前慈母的付托、贤妻的厚望,家境的贫困也期待他去改善,他只得兴起勇气继续前行。就这样,他们步行了100多里,终于到达太平府,然而事与愿违,这次乡试发榜时,董其昌、张鼐都中了举人,徐光启却落第了。他其时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

  在以后的频频应试中,他又连续落第,榜上无名,其实他的学问丰赡,才气出众,知识渊博。他的朋友程嘉燧曾称他“少年以文章名,天下郡邑无不延领承慕”。但为什么他考试屡屡授挫呢?这是因为明朝科举考试接纳的全是八股文,以此作为录取的尺度。八股文只考究华美的辞藻和繁琐的花样,险些无视思想内容。而徐光启的文章注重说情说理,切合实际,这就不切合八股文的要求。对这种八股取士,徐光启深为厌恶。以后想起应试的经历,他不禁自嘲道:“我辈爬了一生的烂路,甚可笑也。”

  徐光启31岁那年,母亲去世了,他感应无比悲痛,暂时停止了教书。但

  是,贫困的生活迫使他要去挣钱来养家生活。恰巧,有人聘请他去广东韶州

  (今韶关)教书,他便毅然离家南下了。徐光启到达韶州后,有一天在城里漫步,看到一幢西洋传教士的教堂。他出于好奇,敲门造访。这时,从屋里走出一位身着儒服的西洋传教士,此人中国名字叫郭居静,字仰风,是意大利人。经过各自介绍,两人谈得很投机。从郭居静那里,徐光启第一次接触到了闻所未闻的西方文明,引起了他对世界大事的体贴。

  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徐光启应广西浔州(今桂平县)知府赵焕之

  聘,由韶州西行进入浔州,教授他的儿子赵公益。从韶州到浔州府,千里迢迢,交通未便,许多地方荆棘丛生。他翻山越

  岭,远程跋涉,历尽艰险到了浔州府。

  明朝末年,政治糜烂,政界黑暗,随处盛行卖官鬻爵,一般的权要田主可用钱为其子弟捐个监生,从而获获得北京加入乡试的资格。赵公益就是这样一个监生。他在徐光启的教授下,进步很快,结果显著。赵焕要其子去北京加入乡试。徐光启听到这个消息,心里重复思量,他考上秀才已有20个年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以教书为生,寄人篱下,碌碌无为,治国治民的理想始终得不到施展的时机。经三思,他斗胆地向赵焕提出陪赵公益进京应考的要求,还体现自己也想加入这场考试。赵焕念其教子有方之功,又是同乡,也就同意了徐光启的要求。

  第二年春,徐光启和赵公益从浔州府出发到北京加入顺天府乡试。这次乡试的主考官是焦竑和全天叙,分考官是张五典。焦竑学问渊博,注重实学。在发榜的前两天,他感应阅卷官所选的卷子都很平庸,无一能取第一,很是失望。而张五典无意之中翻阅落选的试卷。当他看到徐光启的《舜之居深山之中》的文章时,感应此文从内容到文笔都与众差异,就推荐给焦竑。焦竑读罢,忍不住拍案叫绝,连连称奇道:“此名士大儒无疑也。”立即将徐光启录取为头名,焦竑慧眼识英才,使徐光启一举成名,蜚声南北。中举后的次年,徐光启加入礼部会试。焦竑由于在乡试中录取举人的标

  准与朝廷划定的以八股取士的祖制差异,因而受到弹劾,被贬到外地做官。于是,徐光启在礼部会试中又名落孙山了。政界的黑暗、考官的庸俗、仕途的坎坷,使徐光启百感交集。会试结束不久,徐光启就回到了阔别5年的家乡。中举后虽无官职,但有名,有职位,经济收入比以前也高些,他终于挣脱了中举前的贫困境地。

  虽然礼部会试失败,但徐光启并没有心灰气馁。他悄悄下决心,总有一天要踏入仕途,施展平生治国治民的理想。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徐光启大量学习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集中精力阅读那些纪录古今政治得失的书籍,并开始注意西方文化。在大量阅读的同时,他结合自己从游历和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经验和生产知识,寻求使国家茂盛的理论和要领。他认为国家要富足,必须重视农业生产;国家要强盛,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徐光启因事到南京,在这里他意外地结识了利玛窦。利玛窦是意大利人,而意大利其时为西方天主教的中心。利玛窦少年时颖异聪慧,曾在罗马学院读过5年大学,学习了天文学、数学、地理学、音乐理论等近代文化知识。由于16世纪西方发作了宗教革新运动,许多国家和地域建设了新教。罗马天主教便发动了反革新运动。组织耶稣会与之分庭抗争。为了扩大天主教的影响,耶稣会便相继派人到世界各地运动,企图开辟新的教区,利玛窦就这样来到了中国。他是其时传教士中掌握近代科学知识最富厚的一个。利玛窦其时49岁,比徐光启大10岁,两人一见如故。徐光启倾慕利玛窦的见识与博学,利玛窦则仰慕徐光启的儒雅和才气。两人从天文到地理,谈得十分投机。利玛窦向徐光启介绍了一些西方天文、历法、算学、水利知识。利玛窦房中挂在墙壁上的那张《万国全图》吸引了徐光启,他向徐光启讲述了五大洲的地理位置,又解释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悬在空中,上下各方都有人。对徐光启来说,这一切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令徐光启线人一新,眼界大开,从而引发了他放眼世界、了解西方、寻求科学真理的愿望。

  利玛窦在与徐光启的攀谈中,乘机向他宣传了天主教教义。徐光启觉得

  天主教劝人为善,不是比释教专讲鬼神,比儒教侈谈性理要有益于世吗?于是他对天主教发生了好感。在与利玛窦别后的几年中,徐光启与传教士郭居静、罗如望来往甚密,他经常听他们滔滔不停地讲天主教教义,并读了他们赠送的《天主实义》和《天主十诫》等书,且常去教堂,因而受到作用。他想:西方科学那么先进者,能加入天主教,把西方科学翻译、介绍过来,该有多好啊!在传教士的一再邀请下,徐光启于1603年(万历31年)接受洗礼入教,取教名为“保禄”(Paul译音)。

  1604年,京城又举行会试,徐光启这时已43岁。为了谋取功名,他栉风沐雨地踏上赴京考试的路程。中途在南京作短暂停留,造访了罗如望,然后急遽话别,搭船沿运河北上。这一年会试共录取311名进士,徐光启排列在第88名,派赴都察院观政,即在都察院做见习生。以20岁中秀才到43岁被录取为进士,徐光启在坎坷不平的科举门路上连续奋斗了23年才如愿以偿,跻身于仕林行列。

  徐光启的老师黄体仁也同科考上进士,名次在徐光启之前,有资格进翰林院当庶吉士。翰林院,是培养高级官员之地。庶吉士,则类似于现代的研究生,还需再读3年书。但黄体仁已年过花甲,自认“老矣,不足以辱馆选”。他认为徐光启正年富力强,才气出众,便推荐徐光启取代自己进翰林院。7月,徐光启通过考试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能在翰林院学馆学习、深造,这是徐光启多年来的愿望。这时,徐光启已有了牢固的薪俸,不必再为家庭经济费心了。徐光启平时除了完成教习部署的馆课以外,便集中精力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围绕“富国强兵”这个大题目,开展全面的科学研究,计划革新弊政的宏图,体现出了一个体贴国计民生的爱国科学家的政治热情。进翰林院不久,徐光启就接连写出许多许多切中时弊、昌言经世的政治性论文。其中如《海防迂说》、《拟上安边御虏疏》、《处置宗禄考核边饷议》等。

  《海防迂说》是针对倭患而写的。徐光启对倭寇的骚扰和破坏有着切身体会,特别是对倭寇给家乡带来的灾难更是难忘。他对有关倭寇的资料进行研究后,认为倭寇侵犯中国的基础原因是日本大封建主与寺院大田主支持这种海盗掠夺运动,不能把原因归之于中断贸易。原来,自从公元16世纪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后,中国就停上了对日贸易。这时,西方商人从中国购置日本所需货物,转手卖给日本,使这些货物在日本变得昂贵起来。于是,倭寇便勾通中国沿海的巨贾、海盗,进行走私运动,继而攻其不备,掠劫沿海乡村,造成倭患。徐光启认为政府不恢复与日本的正当贸易关系,这种走私运动就不会终止。在文章最后他写道:“惟市尔后可以靖倭,惟市尔后可以知倭,惟市尔后可以制倭,惟市尔后可以谋倭。”也就是说,明朝政府只有继续同日本进行贸易,才可以“靖倭”、“知倭”、“制倭”、“谋倭”。应该说,徐光启的这些认识是很有看法的。

  《拟上安边御虏疏》则是讨论北方边防问题的。15世纪以来。北方的鞑靼、瓦刺不停骚扰,成为明朝北方的边患。徐光启在文中对“虏情”和“时弊”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一套整顿军队的措施。在军事上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先求能够坚守,再求能够出击,第三再考虑大战。同时强大的国防必须建设在富足的物质基础上,所以徐光启认为边防的物资供应,主要靠屯田的措施解决,这就需要勉励老黎民到边地开垦。徐光启撰写的这篇政论文,从最敏感的边防战事着手,规劝朝廷重视生长农业生产。为国家茂盛寻求万全之策。

  《处置宗禄考核边饷议》主要是揭露明朝政府宗禄制度的弊病。“宗禄”是指皇族宗室所食俸禄。徐光启凭据视察统计指出,整个皇族人数每30年增加一倍,到了万历三十二年吃宗禄的人数到达13万人之多,按这种生长趋势,他警告说,百年之后,食禄者将达百万人。如此庞大的不耕而食的寄生阶层,是一个极重肩负。为养活他们,每年要支出千万石,凌驾了钱粮收入,弄得国穷民贫,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徐光启在文中作了透彻而精辟的分析,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使这批皇族宗室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让他们“自生粟帛而衣食之”。

  徐光启在学馆中写了许多这样的文章,而课余生活却在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西方科学研究,同传教士利玛窦翻译《几何原本》。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