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甲骨文随想

食赖一粒:“米”

甲骨文随想 采遗思道 818 2021-12-17 14:36:29

  农村娃的影象里,几多有个谷仓,有的是在院子里建的一个圆滔滔的大囤子,有的是家里阴凉干燥处开的一个小谷仓,另有的是某个靠谱的地方挖的一个地窖。

  那粮仓里面,囤着玉米、麦子、谷子等粮食。那是家人一年的口粮。

  我家就有一个小谷仓,谷仓的最深处,有一个隔板,经过晒干的稻谷收起来之后放到下面,上面则存放豆子或者高粱。

  爷爷跟我说,这就是为什么最早的昔人在造“米”字的时候字的形状是:“谷子打出来就是米,上面一堆米,下面一堆米,中间一个隔板”。

  我其时是一个很是爱钻牛角尖的小孩,我问那个字明明上面下面都只有三颗米,怎么能够说是一堆米呢?

  于是,爷爷就告诉我:“三,就是许多的意思”。

  我又很不解地问,为什么人们曾说“五谷丰登”,甲骨文的米字里面,却只有“两种米”。

  爷爷见招拆招:“古时候,很少有地方能把五谷全部种出来,好比南方人种稻米多,北方人种麦子多,另有些地方种小米,也有些地方种高粱……五谷,是指的国家境内所有的粮食作物,五谷丰登,虽然是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够吃饱饭啦!”

  长大后才知道,虽然从古至今每个农民都期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但是古代自然经济生产力有限,封建统治者和田主也会凭据收成来调整税赋和租金,即便在精耕细作、风调雨顺迎来丰收,农民在缴纳了田赋地租之后也很难吃饱饭。

  一旦有了天灾人祸,颗粒无收,古代农民的境遇就更差了。

  看完那些厚厚的古代农书税赋的资料,我竟有些模糊:我竟然生活在一个没有农业税、没有催租的田主、另有杂交水稻的时代……

  这种境况,是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古代农民梦寐而不得的:

  他们很难以遇到一个为了让他们吃饱饭而不懈探索的政权;

  他们很少有为了让他们吃饱饭而努力研究的科学家,即便有其结果也因闭塞而不得流传;

  他们没有能够在一个多小时之内收完所有庄稼的机械;

  他们甚至很难获得在饥荒时来自四面八方同胞的援助……

  但是,如今我国因为缺少粮食被饿着的人越来越少,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明白米的价值。

  如若古代农民泉下有知,对此不知是喜照旧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