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我的乡土味

尼姑

我的乡土味 作家WuaUPQ 1018 2021-12-04 23:54:37

  随着经济的生长,村里的巨细寺庙也都一座座地进行翻新扩建。在村子的新中心位置新盖了一座寺庙,据说庙里的神龛原先是供奉在某一户人家家里的。新建的寺庙围起了一个大院子,俨然成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寺院了,也成了村里人节日庙会的运动场所。

  寺庙建好之后,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渠道请来了一位尼姑,年龄约三四十岁,厥后听说似乎和南普陀有渊源。尼姑在新建的寺庙一住就是二三十年。中间也抚育过几个女弃婴。记得有一次上学穿过寺庙,偶然看到寺庙里多了一个小尼姑,很是可爱,和当年《青青河滨草》里的小女孩很是神似,只是小尼姑真的剃成了秃顶。

  等我上了中学之后,小尼姑也进入村里的学校去上学了,不外据说她以后是要去上佛学院的。尔后几年,小尼姑就很少泛起在寺庙里了,可能是结业后去了佛学院了吧。

  寺庙里又剩下原来的尼姑主持。中间来来回回有好几个尼姑泛起在寺庙,可能是尼姑的实习期吧,她们经常没呆多久就又走了。

  再厥后,母亲去寺院勤了,竟然和老尼姑熟稔起来了。原来主老尼姑是隔邻都市的,算是半路出家。皈依空门后和俗家亲人也另有联系。她在寺院劈面的院子里开辟了一个菜园子,每次母亲去上香的时候,尼姑都市拿一些自己种的蔬菜给母亲,母亲也时常把供奉的斋果留在寺庙。频频以后两人才徐徐熟识起来。

  母亲每次去寺庙上香其实都是带着心事或者对某件事情有疑问才去的。获得神明的启示后,也经常能从尼姑那里获得一些生活上的开导。从母亲转述过的频频来看,尼姑某种意义上说,其实相当于担任了村里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劝人向善,疏导心结。

  去寺庙里的大多是农村妇女,大多没有知识,只是在家做农活,相夫教子,偶尔也有一些出外打工的。她们到寺庙的行为更多地是人云亦云,很少是真正所谓的信仰释教的,而她们从庙里神明那祈求的也无非是小孩的求学宁静安富贵。

  母亲没有闲情像其他人那样每天也披着袈裟随着尼姑做早晚课。不外每次去上香时,母亲都市在上香后跟尼姑聊天。那段时间,母亲的性情也变得温和起来,不再事事纠结。

  出家人能够舍弃世俗的追求,遁入空门,舍小我,为众人,期间的思想斗争想来也是一个艰辛的蜕变历程吧。

  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个故宅主人,当年落难时曾被寺院的主持救起,尔后经商发达后回报社会。最特此外是故宅主人当年曾开办多所慈儿院,收留抗日军属子弟、阵亡将士遗孤和部门沦陷区孤儿以及一些地域的贫困儿童。看到到这一介绍,让我联想到邻镇有一个育婴堂的事。那所育婴堂是当地最早的慈善机构。从建设以来的一百多年,累计收养了弃婴两万多名。在清末民初,因为种种原因,其他育婴堂先后停办,只有那一所育婴堂艰难支撑下来,直到现在仍然连续运营中。

  岂论是育婴院照旧寺庙收养的孤儿,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门是女婴或者是身体残疾、有问题的。之所以泛起(弃婴)这种现象,跟社会上重男轻女的看法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当年在寺庙里看到小尼姑的时候,我的第一反映是小尼姑可能也是个弃婴,还好因为她有了尼姑的养育,可以像普通小孩那样去上学。

  附录:

  新闻:“僧人”给20多个弃婴当“爸爸”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