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

第一部 迁移 第一章 (四)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 珍珠蔡 1057 2021-06-03 09:50:49

  几百万年前,人类始祖自非洲要地缓慢迁移,他们形容相似,性情相近,默契地结伴向前。几十万年后,一部门跨过地中海北上,一路上凛冽的严寒和湿冷、温煦的日照让他们的鼻梁徐徐隆起变高,肤色毛发变浅,四肢长粗身体越发健硕;一部门翻越高加索山脉往更遥远严寒的地方去;另有一部门历经万里穿过伊朗高原,翻过昆仑山脉,来到一片广袤的东方大地,其中一些止步在蒙古高原。

  北方大漠的烈日炎炎、风沙狂野和凶禽猛兽,让来到蒙古高原的人逐渐缩窄了眼睛,降低了鼻梁,鼓张起两腮,灵敏了嗅觉,强壮了臂膀。一路行走,大脑里变换的能量不停涌动着冲向指尖,疏散地球各部的古老人类,不约而同地拿起工具留下特殊的画符通报信息,于是,源自非洲疏散到地球各部的人类祖先,在岩石上刻画下同样的图案。法国南部的山洞中,中东的海岸边……内蒙古高原的阴山峭壁,他们用类似的图形表达出近乎相同的思想和情感,有五官的太阳、月亮,排列相同的星,猎狩一只奇怪的兽,养出的一堆娃娃,漫地奔跑的长角物,耕作作物,张着四肢站立,收割一颗野菜,扑棱地飞虫……围成圆圈舞成千姿百态的人。

  自人类的祖先开始,就有迁移地习性,每块山川大陆自形成以后,就接纳着来自差异地域的移民。内蒙古高原这片广袤而平整的大地,同样是世代的生命繁衍生息的地方,在中部富庶的河套平原周围,漫衍着几个古老的城镇,从古至今肩负着边疆重地的职责,包头即是其中之一。

  包头处在蒙古高原中部,气候怡人,矿物资源富厚,赵长城的界限在包头西北偏向的山峦上。她自古是游牧民族与汉族的接壤地带,是地广人稀的大漠中各方交流最活跃的地带。世界上第一条高速路“秦直道”起点就在包头,自那时已是重要的边塞枢纽。

  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老问:“你们为啥叫包头?是不是因为你们这风沙多,每小我私家都得把头包上?”当地人把头一摆,憨直地说:“唉,差池。我们这儿不咋起风,一年一般就刮两场,上半年一场,下半年一场。”说完咧大嘴角,放出爽朗的大笑,与问话的人一起笑出二人台大戏的局面。或许是常年风沙,把这里人的眼睛都拉细变小,笑起来有点促狭的俏皮模样。

  秦直道修筑后的两千年,包头一度为边防重镇,自明朝起,逐渐成为的移民都市,清末明初时更是重要的水陆码头,境内外货物集散地。解放初期被列为重点计划都市,属于北方重要的工业都市。包头地域辽阔,人口稀疏,地方语言因移民而夹杂着山西、陕西、河北方言和蒙回语言的特点。在这里,很少看到双眼皮,通常有着双眼皮睫毛卷曲的漂亮女人,都市被人称为“花眼眼”,“毛眼眼”,“花迷甚眼的细女子”。虽然,“花迷甚眼”的男人,也一样受人喜爱。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