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

第一部 迁移 第一章 (二)

撒满星星的窟野河 珍珠蔡 1598 2021-06-02 16:24:36

  六天前,张全胜还活力十足地奔忙着。

  刚过六十的他特别地忙,与他相守几十年的老伴蔡玉梅从未见他如此忙碌。老年的他性情大变,一改泰半生慢悠悠田地态,总是低着头,步履急遽,手里电话响个不停。蔡玉梅实在搞不清楚他忙什么,图什么。“你这退休金也拿上了,正是该清闲的时候,是天天往外面跑甚了?一把岁数了,早干甚去了!”他言语也没有从前那样多,不愿跟她多讲,最多会甩出一句:“你少问,问了你也不懂!”

  他正在忙碌的事情,使他在别人心中重新占据重要的位置,他不能停下来。蔡玉梅完全不知道,眼下,她的丈夫可是位风云人物。

  在一个群体中,他很是着名,他们管他叫“洪流卜洞公园纪委书记”。张全胜正式退休后,每月能领到社保统筹发给他的五千块钱退休金。手头宽裕时间富足,他便专注到“起诉”上来。最初,他专忙两件事情。一件是去跟原国营生产资料站重新盘算自己的工龄和待遇。那里是他十几年前每天都去的地方,尽管厥后与他解除所有关系,但在他的心中,这个已经洗面革心多次的“单元”,始终是应该对他的人生负一切责任的。自他加入事情后,所有的时光险些都在那里渡过。“单元”现在连名字也换了,原来的人也没有几个还在,他便一点点的顺藤摸瓜往上找。再有一件,即是当年单元分配的眷属院拆迁时,拆迁赔偿不合理的事情。拆迁关联的人多,他便成为牵头的。几经折腾,张全胜在这方面成了行家,厥后,开始帮别人申诉类似的情况。徐徐地,与他有同样情况的,需要解决问题的人都来找他,甚或是其他五花八门的难题也来找他。一时间,似乎张全胜酿成无所不能的大能人。

  这些日子里,张全胜变得正直又坚定,那些摸不清政策看不懂质料的同龄人,把他当成靠山。他帮他们把当年稀里糊涂的跟单元买断的用度重新盘算,有少算的向主管部门申辩;单元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障用度没有缴足的,他替他们主张索要;举报已经离退休干部当年的违规行为。他整晚整晚戴着老花镜替人写种种申诉质料,干得兴致勃勃,比干化工厂时来劲得多,似乎这些才更能发挥他的才气。他从书店买回《民法通论》、《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这类书仔细研究,书桌上一沓沓钢笔墨水写下的质料,都是他下岗那些年练出的漂亮行草。他身体状态不错,东奔西跑也不觉得累,思维敏捷,老人们理不清的陈年旧账,到他那能酿成清楚明了的书面质料。他整日在老年人聚集的洪流卜洞公园里运动,想找到的人都知道在这就能找到他。或许这些年用脑太多,刚上六十岁,头发就变得全白,各人便又送他个外号“张白头”。

  “张白头”每天气势汹汹地出去,似乎要去索要他被亏欠的一切,意气风发地回来,似乎在昭告他的家人,他是个重要的人物,有大事在身。更重要的是给蔡玉梅看,他一辈子要在蔡玉梅面前高一头。辛苦没有辜负,他还真帮人解决掉不问题。原来模具厂被下岗清退的人员,到现在没有医保,看病全部自己花钱,他们不敢去医院看病,怕看出大病来治不起。模具厂这个讼事,信访办看完张全胜整理的质料后,优先处置惩罚,很快便把他们申诉的医保问题解决。去信访的模具厂老职工对张全胜谢谢加赞赏。“张白头,可以的!”“照旧你行了么,有文化的人就是纷歧样,要咱们说也说不清楚哇!”“瞎白丁们,没措施,政府能给钱,那肯定得谢谢张师傅了!”这些事情蔡玉梅都不知道,她仍然卖力给张全胜每天做好饭摆到餐桌上,他什么时候回来什么时候吃。

  生活在包头的三百多万人里,认识张全胜的不多,但提起“张白头”这个名号,知道的可不少。停灵第三天,有小我私家站在灵棚前,惊讶地吼了一嗓子,“呀!这是张白头哇?张白头咋死了?”

  张全胜自从出生起便生活在这方土地,在这长大,在这结婚,在这养育儿孙,在这老去……他生性爱热闹,运动规模遍布市区郊县,一辈子积累的熟人真是不少,小学初中的同学,技校的同学,同事,萍水相逢的人,七拐八拐认识的人。祭祀他的这些日子里,得知消息的远近熟人们都来抵家里,七手八脚地资助。当人们聚集起来追忆起他时,都一致对他做出评价:难得的好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