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流水三卷之塘南东路

第五十五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流水三卷之塘南东路 程胤麟 2412 2022-12-28 21:43:00

  寒沐日记

  (一)

  2009年1月19日

  小年,晴天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小年,一大清早,刚听到几声公鸡打鸣,妈妈就进了我的房,说要去清河街上买年货了,爸爸妈妈都去,姐姐也说要去,问我可去,我缩在被窝里说,冷死了,不去不去。妈妈又问我,早饭可还吃?我说,不吃了不吃了,我要睡觉。妈妈说,好吧,那你转头起来了,自己在家搞点什么吃吃吧。我说,吃什么?妈妈说,电饭煲里另有一点饭菜,你自己热饭吃。我直接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起床,我可不会热饭,我也要去街上。

  街上可真热闹啊,乌泱泱的全都是人,人山人海,人头攒动,门庭若市,龙马精神。我们家和小姨家一共八口人,逛了好几个超市,厥后又在粮油店里碰到了舅舅一家四口。我们买了许多几何年货,另有更多七零八碎的,黄昏老板会开着小货车送货抵家,买的无非就是种种荤菜素菜,种种瓜果零食烟酒,另有几箱牛奶、奶茶、健力宝之类的。

  逛完街已是中午,舅舅舅妈让我们都去他们家用饭,也就都去了。他家四周也有个小卖部,说小也不是很小,四五个店面,也有那么大地方,我们也去那里买了些工具。

  在外婆家吃了丰盛的一顿午饭,大人们聊天的聊天,打麻将的打麻将,我们一堆孩子就在楼上玩,下午三四点也就各回各家了。晚上又是丰盛的一餐。

  (二)2009年1月23日

  阴天

  我家在村里靠老后边的位置,因为是依山而建的村子,越往后阵势越高。我家一共三层楼,一楼是客厅、厨房和两间卧室,爸爸妈妈一间,爷爷奶奶一间(不外爷爷奶奶今年不在我家住,他们有三儿一女,所以他们每家住一年,今年是在大伯家住),二楼也有两间卧室,我和姐姐各占一间,另有一个空房间作为小堆栈,放了点杂物。三楼比力低矮一点,因为顶上是盖瓦的三角尖顶,几个屋子都是堆栈,也没做门窗,我和姐姐小时候睡过的摇篮也放在那里,现在躺在里面的只有两三本连环画,摇篮和连环画都沾满了岁月留下的灰尘。

  三楼走廊上做了栏杆,我和姐姐有时候没事就会爬上三楼,扶着栏杆眺望远处的风物,我们险些可以望到泰半个村子,也能望到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我们最喜畛刳夕阳西下的时候去眺望风物,总是会陶醉于天边那辉煌光耀的云霞,偶尔还会有几只结伴回家的小鸟。还没望一会儿,我们就会被楼下的爸妈发现,大叫小叫地让我们不要站在栏杆边上,赶忙下楼,因为栏杆不怎么高,只到我的胸口位置,而且看着也不是特别牢固,用力推的话还会轻微晃动。厥后,三楼的铁门直接被锁上了。

  我家有一台长虹彩电,可粗笨了,摆在一楼堂屋里,寒假在家的时候,我和我姐写作业写累了就一起下楼看看电视,我们总是要抢遥控器,今天也不例外。我刚打开电视机,不知道是哪个台,正在放新闻,“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昨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梁羽生与金庸、古龙、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五金店那个老家伙似乎有许多武侠小说,我还没听完新闻,电视就突然切换到了湖南台,在放《天天向上》那个节目的预告。我转头龇牙咧嘴地去抢遥控器,姐姐侧身躲过,我差点一头撞到墙上贴的中国舆图。

  (二)2009年1月25日

  除夕,多云转晴

  过年啦过年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从中午就开始响了,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到达了热潮,四面八方都在放鞭放炮,又吵又热闹。

  妈妈在厨房里忙活年夜饭,从早上起来就开始忙活了。我和姐姐随着爸爸,三小我私家忙在世扫地,拖地,贴对联,装果盘。我和姐姐时不时的就跑到厨房里去,看看有什么菜做好了,顺手牵羊尝两口。

  五点左右,爸爸从楼上小堆栈里端出了一个大花炮和一挂一万响的鞭炮,花炮摆在院子里,鞭炮拴在竹竿上,竹竿靠在院墙边上,爸爸掏出打火机先后点燃了花炮和鞭炮的引信,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里,硝烟弥漫整个庭院,呛得我打了个喷嚏,躲进了堂屋里。

  爸爸也进了堂屋,关上了大门。年夜饭终于陆陆续续端上桌了,满满一桌,七八上十个菜,正中是一个牛肉暖锅,四周是鸡鸭鱼肉,一大碗红烧鸡,两大盘不知道什么鱼,或许是鲫鱼,另有红烧肉,粉蒸肉,山粉圆子烧肉……碗筷也摆好了,碗里都已经盛好了香喷喷的饭,我和姐姐拿起筷子先尝了几个菜,顺便给自己倒上了满满一杯橙汁。

  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最最热闹最最欢快的时候,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整个村子都是一派眉飞色舞的热闹气氛,各家各户都团聚在自己家里,围坐在一起。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稀释了一整年的疲劳,承载了一整年的忖量,点亮了千家万户的温馨灯火……

  吃完了年夜饭,我和姐姐帮着爸爸妈妈收拾桌子,所有菜都收到厨房里去,桌子擦洁净,摆上了果盘,果盘里装的是种种坚果零食,无花果,夏威夷果,杏仁,瓜子,砂糖橘,怀宁贡糕,明白兔奶糖……

  天色渐暗,妈妈把我喊去洗脸,给我换上了前几天买的新袄子新鞋,我拿着健力宝箱子的包装袋,随着爸爸出了门,由于爷爷奶奶住在大伯家,今年各人是去那边汇合,然后再一起贺年,一路上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犬吠声,心里涌起莫名的兴奋。

  到了大伯家,二伯已经到了。大伯大妈(我们这里,大伯的老婆叫大妈,二伯的老婆叫二妈),另有两个堂哥也都在堂屋里,大堂嫂和儿子在楼上房里看电视。大妈捧来一大堆糖果,塞进了我手中的袋子里,又拿了一罐王老吉和一包方便面塞给我。大堂哥的手机响了,“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晤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他接了电话,是堂嫂打的,问他是不是要出去贺年了。没一会儿,堂嫂抱着两岁的小儿子也下来了。我凑已往捏了捏小宝宝的脸,肥嘟嘟的,白里透着红,真可爱,和我小时候一样。

  大伯的手机也响了,是小姑打来的电话,小姑嫁到江镇去了,姑父是一名武警,但是九八年抗洪的时候牺牲了,小姑原本是投军的,九十年代退役事后回了老家,在江镇小学教英语,认识了姑父,然后结婚,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姑父牺牲后,小姑憔悴了好几年,厥后二伯和我爸爸带她去云贵川玩了一阵子,才慢慢好过来,这几年一直住在江镇,一边继续教书,一边照顾公婆,每年也会回来频频,正月里也会回来。大伯接了电话,大伯二伯我爸爸和小姑聊了好一会儿,然后小姑和爷爷奶奶也聊了几句,她那边也吃过了年夜饭,正带着三个孩子躺床上看电视呢。

  一堆人坐在堂屋里,喝品茗,吃吃瓜子,天南地北聊了一会儿,放了鞭放了炮,就起身出门,除了我和我爸,另有大伯二伯和两个堂哥,大堂哥怀里还抱着他儿子。

  我们先去了二伯家,二伯家在村子西边,旁边就是村里的小学。二伯二妈有个女儿,叫程立夏,是我堂姐,比我大十岁,已经上大学了,据说学的是什么戏曲音乐剧,应该挺好玩的。二妈和立夏堂姐也给我塞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小龙人糖果,另有一罐健力宝,我感受袋子已经有点重了,懒得装进去,直接喝掉了。

  又是聊天,然后放鞭炮,然后启程去下一站,下一站是小姨家,再下一站就是我家了。照旧聊天,照旧放鞭炮,电视上已经开始在放春晚了,几个明星在唱《新年好》。我回了自己房里,把袋子里的糖果泡面什么的全都倒下来,待会儿还要去跑许多几何家呢。

  从六七点开始,我们在村里跑来跑去,串门贺年,一路上也能看到此外两三队人马,手电筒相互照照,停下来聊两句,大人们相互递根烟,又继续贺年,跑得不亦乐乎,一直到差不多九点才结束,各回各家,真是个体力活儿,幸亏收回了许多糖果,另有好几个优乐美香飘飘和健力宝,虽然爸爸妈妈禁绝我和姐姐多喝。

  回家事后,就是一家人坐在堂屋里,嗑瓜子,看春晚,时不时的也还会有一两个大叔或者大爷来贺年,虽然我并不认识他们,但是他们都认识我和我姐,真神奇。

  十点多的时候,都犯困了,就关了电视,回房睡觉。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吃了几个糖果,掀开日记本,写了几行,丢下钢笔,跑去姐姐房里借成语词典,顺便找她聊聊天,姐姐正靠在床头看书,看的是韩寒写的《三重门》。

  十二点左右的时候,外面又开始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爸爸也在院子里放了鞭和炮,到这时候,除夕才算是过完了。我也带着一身疲惫与心满意足,把自己裹在被窝里,慢慢沉入了梦乡。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