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振奋新明

第十三章 炼钢

振奋新明 小波不停 2096 2020-10-19 16:53:49

  如何说这个世界有比教小学生识字更令人抓狂的事,那就是教古代的小学生识字。从正月初三开始,李振新就把山谷里七八十号小孩子和十几个管事,以及民兵稍长等人集中起来分为两个班,每天早晨给他们进行识字和算数教学。这项事情在李振新看来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是实际展开以后才发现困难之大令人难以想象。

  在后世上学的时候,尽管遇到过比力笨的同学,但近一百号人全是笨蛋的现状,真的是难得一遇。一加一即是二,这种简朴到极致的算术题,交了十天之后另有很大一部人要扳着手指头数半天。一到十这几个数字许多人学了十天以后,照旧不会写。最要命的是,为了以后教学方便,李振新还叫给各人阿拉伯数字的写法,这样一来,许多人就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之间经常搞混。

  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这是他带过的最差的一届学生,不知道如果后世的老师穿越过来,面对自己的这些学生会生出什么样的感伤。原来以为小孩子要比大人好教一点,可没想到笨起来不分巨细,怪不得古代教育普及难度如此的大,这也是有原因的。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届扫盲班里体现最突出的居然是吴老三这个老汉,近百十号人数他识字最快,十天时间就认识一百多个汉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算的贼溜。这种人属于被时代原因埋没的人才,李振新甚至恶俗的想,如果给这老头找一个好点的老师,说不定三五年之后都能加入科举考试,靠一个举人和进士出来。以后说禁绝,有什么吴老三,五十二,始发愤的段子流传于世。

  白昼一半的时间用于给一帮文盲当老师,另外一半的时间则用于和一堆石头较劲。把铁矿石炼成钢铁的历程也不容易,特别是李振新想要一步到位的把钢和铁一道炼出来。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这个知识李振新照旧知道的。

  当把铁矿石和焦炭到进砌好的炼铁小高炉之后,第一个意外就发生了。烧了没多久就熄火了,因为提前没有考虑供风的问题。做一个有供风设备的炉子,首先就得有鼓风设备,李振新带着木匠做了一个新式的转轮鼓风机,为了加大鼓风量,人力鼓风显然是不现实的,那就得做蓄力鼓风机,而这有牵扯到齿轮等传动设备的制造。

  当鼓风设备做好以后,李振新又想起来之前看穿越小说的时候,许多人提到要给风进行预热,这样能提高炉温,所以重新修的炼铁炉只能拆了重新做一个蓄热池,配合蓄热池再砌一个炼铁炉。

  当炉子重新做好以后,练铁的时候又出意外了,炉子的强度不够,在高温的情况下,裂了开来,又不得不研究怎么增强炉子的耐火强度。

  整整折腾了一个正月,李振新才终于做好了一个一次能出,五百来斤铁的小高炉和一个一次炼三百多斤钢的小平炉。但是炼出来的钢和铁,质量并没有想象中的好,李振新总结了一下原因主要是经验太少,不能掌握火候,同时铁矿的质量以及铁料的配比都欠好,这些因素都导致目前出铁的质量并欠好。预计要想炼的铁质量达标,得经过近半年的调整才可以。

  现在的这个小高炉,最大的产量一次也就能出个四五百斤,一炉铁的生产周期得三天左右,而且炼上四五炉铁之后,就必须重新装填炉壁。所以完全靠一个炉子是不行行的,必须得做两个炉子才气保持连续生产。依照目前这个效率一个月的能生产的钢铁最大也就三五吨的样子。

  山谷里的的产能,也就只能这么大了,要想更大规模的生产,李振新的想法是等到清涧河谷地N那儿开发好了之后再开展。而清涧河那儿开发好,预计得等到后半年了。所以目前的思路是利用现在的小高炉尽可能的为以后大规模生产奠基基础。

  有了钢铁原料以后就可以开展之前,因为缺铁而停止的事情了,开荒种田用的农具,民兵使用的武器、一些铁制工具、于此同时李振兴还准备做浅易轴承,链条,齿轮的基础机械工具,条件容许的话还要试着炼一些工具钢出来。

  时间进入了二月,种田和开荒就成了山谷里的主要事情、五百多人全体发动,经过十天不到的时间就把山谷里的五百亩地种上了夏粮。主要是小麦和大豆。大豆是必不行少的辅粮既能榨油又能生产豆腐,同时也能当骡马等牲畜的饲料,而且还能改善土壤的氮含量提高粮食产量,绝对是好工具。

  种完地之后,就紧接着启动了清涧河河谷的开荒。其实哪儿的地以前都是熟地,所以开荒难度并不大,唯一让人感应困难的是,它离山谷的距离有点远,得走二十里的山路才气到。这个路程其实很延长时间,为了接下来方便一点,又不得组织人整修山路,起码的修一条可以通车的路,这样运送物资之内的就会方便一点。

  在修路的,开荒的同时,李振新也开始研究新的运输工具。在穿越之前的农村,有一种常用的运输车架子车,在李振新看来这种车比目前明代使用的板车和独轮车要先进许多。做架子车最难的一道工序是如何制作可靠的轴承。架子车使用的轴承,要求并不高,但如何磨出规格统一的钢珠,对工艺的要求却很是高。

  李振新想了许多几何措施,最后只得接纳铸造的措施,先铸出巨细差不多的钢珠,然后进行研磨,磨出来的钢珠尽管误差照旧不太理想但是勉强能用,把他们放进做好的轴承套里边,似乎挺像那么回事的。不外这种轴承的误差太大,预计使用寿命会很是短。因为生产精度的问题,将轴承套进车轴和车轮里就完全酿成手工技术活了,需要一个工匠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用锉把误差找平,才气组装乐成。有了轴承和铁制车轮,做出来的架子车在轻便性上,要比以前车好许多,这极大的提升了山谷和河谷之间的物流联系。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