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红楼悟梦

十七、梦甄“枉凝眉”

红楼悟梦 寒隽 2656 2020-03-28 10:43:06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

  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几多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单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会联想到黛玉和宝玉。许多人就认为“阆苑

   仙葩”是指绛珠仙草——林黛玉,“美玉无瑕”是指佩戴通灵宝玉的——贾宝玉。其实这是错误理解,这些读者早已被作者的“烟云模糊之笔”给蒙了。刘心武老师认为“阆苑仙葩”是说湘云、“美玉无瑕”是说妙玉。而且还举出了第十七回的证据:“西府海棠,其势若伞,绿垂碧缕,葩吐丹砂”,认为其中的“葩吐丹砂”就是照应此句。我认为,第十七回的这句话确实是寓湘云,但是与“阆苑仙葩”却毫无关系。因为,同样在第十七回,作者在描写宝钗的居所——蘅芜苑时,有这样的句子“或如翠带飘摇,或如金绳盘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这些被曹雪芹重复称为异草、异香的“茝兰、清葛、金簦草、玉蕗藤、紫芸、青芷”,才是真正的“阆苑仙葩”(另文细述)。庚辰本这段文字后面有双行夹批:“金簦草,见《字汇》。玉蕗,见《楚辞》,菎蕗杂于黀蒸。茝、葛、芸、芷,皆不必

  注,见者太多。此书中异物太多,有人生之未闻未见者,然实系所有之物,或名差理同者亦有之。”这些“人生之未闻未见”的草,显然不是人间所有,而是来自于仙界。而刘心武老师所寄予厚望的,系出女儿国中的西府海棠——“女儿棠”,则明显不是“仙葩”,仅是普通的花。另外,“丹砂”一词在《红楼梦》中用处许多,曾用来形容贾敬(第六十三回)和尤三姐(第六十五回),“葩吐丹砂”在这里显然另有寄义,一定与湘云最后的命运有关。第七十七回,有宝玉的一段话:“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真应在他身上。”加上湘云判词中的“湘江水逝楚云飞”,“终究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体现了湘云的薄命(另文细述)。

   其实,解决这一问题,要害是要充实读懂“终身误”的寄义。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

  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寥寂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从“俺只念木石前盟”一句,我们足可断定这支曲词是说贾宝玉。谁

  “只念木石前盟”呢?这明摆着就是宝玉呀。然后,“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寥寂林”,也是说他空对宝钗和忘不了黛玉。接下来两句中的“美中不足”和“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是说他和宝钗“恩爱虽浓不到冬”,最终不能白头偕老的婚姻悲剧。

   这就发生一个问题:由于“红楼梦引子”和“收尾·飞鸟各投林”都是总结性的语句,不光独影射任何一位金钗,而除“枉凝眉”之外的其他十只曲子都划分独寓一名金钗。既然“终身误”独寓宝玉,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枉凝眉”合寓宝钗和黛玉。这就从源头上否认了那些关于“枉凝眉”的差异声音。

   从内容上看,第一句是分说:“一个是阆苑仙葩”是说宝钗,“阆”字意

  为宽广、空旷之意(寓天庭),“苑”字暗合宝钗的居所——蘅芜苑;“仙葩”如上所言,是说她也是来自于仙界的百花之王——牡丹。“一个是美玉无瑕”则是说黛玉。甲戌本第一回在“赤瑕宫”的瑕字后面有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可见被称作“赤瑕宫神瑛侍者”的贾宝玉是有瑕之玉,而并非“无瑕”。而黛玉才是作者心目中最完美的人物,在曹雪芹精妙的笔墨下,连她的缺点(爱哭、嫉妒心强)也酿成了优点,《红楼梦》中,她的职位是至高无上的。凭据书中的描写,她是“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的——绛珠草,只有她才配得上“无瑕”二字。

   第二句是总说:“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

  事终须化?”是说她二人虽然都与宝玉有缘,却都由于各自的缘由而“心事终须化”了。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是分写。凭据前面的分析,“枉自嗟呀”对应宝钗。“嗟呀”是叹息的意思,宝钗待选秀女未果,理想并未实现,自然会“枉自嗟呀”。与宝玉那段没有恋爱的婚姻,是她“枉自嗟呀”的另外一个原因。前面文章中曾提到,蒙本第二十一回的批语讲明了后三十回有“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一回。我们可以想象,宝钗对宝玉的讽谏虽然是对牛奏琴,结果只能是顾影自怜、“枉自嗟呀”。“空劳牵挂”是寓黛玉,这一点,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的文字:“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以及第七十回“林黛玉闻得贾政回家,必问宝玉的作业,宝玉肯分心,恐临期吃了亏。因此自己只装作不耐烦,把诗社便不起,也不以外事去蛊惑他”“谁知紫鹃走来,送了一卷工具与宝玉,拆开看时,却是一色老油竹纸上临的钟王蝇头小楷,字迹且与自己十分相似。喜的宝玉和紫鹃作了一个揖,又亲自来致谢”,两段文字就足以说明。最明显的是第二十六回的文字却说那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充实说明了黛玉对宝玉的“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也是分写。“水中月”是指宝钗。第二十八回中有关于宝钗的肖像描写:“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其中的银盆(寓月亮)就是暗影此句。“镜中花”是同一回中“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的伏笔,当是用来形容黛玉的。

   分写的要害证据在第四十六回有文字:“鸳鸯红了脸,向平儿冷笑道:

   ‘这是咱们好,好比袭人、琥珀、素云、紫鹃、彩霞、玉钏儿、麝月、翠墨,跟了史女人去的翠缕,死了的可人和金钏,去了的茜雪。’”后面有一条脂砚斋的庚辰本双行夹批:“余按此一算,亦是十二钗,真镜中花、水中月、云中豹、林中之鸟、穴中之鼠、无数可考、无人可指、有迹可追、有形可据、九曲八折、远响近影、迷离烟灼、纵横隐现、千奇百怪、眩目移神、现千手千眼大游戏法也。脂砚斋”。从袭人到茜雪又是十二人,再次影射了十二钗(也将另文说明)。脂砚斋明确指出,其中的“水中月”和“镜中花”是描写十二钗的词语,与宝玉基础扯不上半点关系。

   末句“想眼中能有几多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是总

  写,但“秋流到冬尽”,显然是隐寓宝钗的死,同“恩爱虽浓不到冬”一样,体现着宝钗的离世时间是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春流到夏”是寓黛玉之死,“到夏”(到夏结束)的意义是指黛玉是结束了夏天的生活后(秋天),才回归离恨天的(另文细述)。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