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鼠年说鼠人

由两位博士差异的人生路引发的思考

鼠年说鼠人 瑾握国 2345 2020-10-10 09:15:06

  两个孩子,一样的优秀,都考上中科大,成为“天之骄子”中的佼佼者。其后,一个保送BJ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再到意大利高等研究院做博后;一个直接赴美深造,成为留美博士。人们有理由期待他们有更精彩的人生,为科学事业,对祖国人民做出比凡人更大的孝敬。然而,两人今后的人生门路迥异:一个成为 2014年5月20日《中国科学报》头版推介的杰出人才——《夏俊卿,发作的“小宇宙”》;另一个却成为当日中国各大网站关注的反面典型——《扬州留美博士杀父伤母获刑10年母亲当庭为其求情》。

  同时看到这两则报道,对比鲜明,感受强烈,甚至震撼,堪比鲁迅当年在日本留学时看时事片而决定弃医从文。我从事语文教育多年,深感原先常讲的什么知识系统、解题要领、应试技巧,简直全都无足轻重。

  不是么?孩子上科大,留美读博士,考试过关斩将,知识储蓄、应试能力绝对没有问题。可最终还会泛起这样的情况,谁想获得呢?身为这样的孩子的怙恃,多悲凉,多痛心啊!为什么会这样,与夏俊卿对比,差异竟这么大!探究他们生长的轨迹,能不能找到一点纪律?

  细看他们的经历,不难发现,在人生的要害处,他们追求的目标确有明显差异。夏俊卿,当同学一窝蜂地选择考托福、考GRE出国读研,他选择了保研,留在国内研究所从事感兴趣的科研;硕博连读完到意大利做博士后研究,体现精彩,外洋研究机构想以高薪挽留,他却毅然选择回国,组建科研团队,进行创新研究。这种选择体现了逾越小我私家功利的高尚境界。反观那位留美博士,当初考托福、GRE走出国门,已见其从众心态;学成之后,看中美国公司的高薪,留在老美当图片扫描工程师。我并不了解这位留美博士所学专业是否跟图片扫描真相关,只知道他在美国“事情压力大,情感、生活不如意,却没有人倾诉”,过得很纠结。当辛辛苦苦一年赚得相当于三四十万人民币,以为不少,以为回国能够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让怙恃过上体面生活,可回来看,自家的日子却不及在国内的亲友同学鲜明、舒适、有脸面。加上相亲不顺被女方拒绝,他的思想瓦解了。

  自杀,为免得怙恃鹤发人送黑发人伤心痛苦,杀死怙恃再自杀!他发生了这样的想法,而且还真实行了。最后被邻居发现,是在他自家猪圈里,满头满身是血。杀死了父亲,致伤了母亲,自杀未遂弄成这样,其情其景,情何以堪?学位高如博士者,应该是知识广博,更多能洞察事理的,为何如此短视?一年收入三四十万,十年三四百万,来日方长,何须跟暴发户去比一时的财富金钱?我有博士的知识学历,漂洋过海,见过大世面,岂是只知赚钱的乡间土豪可比?我是国家“百人”、“千人”计划想法吸引回国的“人才”,找个合适的岗位,回国生长,也可跟夏俊卿一样,尽施才气,大有作为。总之,他可以,网友也为他设想有千百个理由鲜明、充实、有脸面地活下去!而他却作了令人不行思议的选择!

  也有人认为他有精神障碍,患有抑郁症,其实,纵然有这些问题也非先天遗传,而与其生长情况紧密相关。留美博士自小念书出类拔萃,一直是家乡四邻八方青少年的模范,优越感早就存在于心中。怙恃更是对他寄予极大希望。尤其是父亲,自己不善经营,常把他作为炫耀的资本,改变家庭生活境遇全靠他了。这给他造成极大的压力和肩负。他奋力拼搏,年薪在美国也算相当不错的,但在经济生长日新月异的家乡长三角地域,与那些经商办企业的乡邻同学朋友相比,已无太大优势。而专程回来找工具,感应对方很优秀,又因自己不愿回国生长而先婉拒女方。母亲听说后深感遗憾,希望他再与女方联系,他发了三次短信却始终没有获得回复,而这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最后在法庭上母亲出来求情也是事出有因。造成儿子如此结局,这对怙恃确有不行推脱的责任。

  看看夏俊卿的家庭情况如何呢?夏俊卿的怙恃都是HF市长丰县三十头中学的初中物理老师,常带结业班,教学任务繁重。于是在夏俊卿四岁半那年,怙恃爽性决定让他先随着一位熟识的小学老师去上学,愿望只是有个去处,“只要别掉茅厕里就行了”。上了一段时间,家里人发现他“完全没有跟不上”的情况;聪慧加勤奋,夏俊卿的求学之路顺风顺水。怙恃并未特殊设计要他如何如何,倒是从小在其为人、品格方面严格要求,发现问题,该处罚就处罚,绝不手软。在他的生长之路上,各阶段都由自己掌握、选择,听从心灵的召唤,许多事情都未曾让怙恃操过心。怙恃都有自己的事情,爱岗敬业,不把自己的理想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给夏俊卿形成一个宽松的生长情况。特别是其母亲,2011年被HF市妇联授予“十大杰出母亲”荣誉称谓,表彰她从教数十年“把满腔的母爱献给了学生”,同时将儿子培养为优秀的栋梁之才,事业与家庭“双丰收”,给孩子带来的绝对是正能量。

  这两个家庭的情况差异,也许能成为解读两位博士之所以有如此差异人生之路的重要密码。放眼更辽阔的生长空间,学校教育也不是无可挑剔,一些学校重智轻德、重学习要领轻思想要领、重应试技巧轻人生智慧的情况照旧差异水平地存在,升学率一直是权衡一所学校好欠好的重要指标甚至唯一指标。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学校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却显得空泛无力,甚至可有可无。有些老师甚至在课堂上果真宣扬“不乐成不要来见我”的乐成哲学,这更易导致那些“人生抗体”缺乏的“尖子生”迷失偏向。

  教育事关民族的未来,国运的兴衰。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念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社会厘革的大潮中,面对开放的世界,如何掌握自己,守住心灵的底线,维持高洁的精神家园,是永远值得研究的课题。“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不停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无论是学校教育,照旧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应当纠正“英雄只问结果”的错误倾向,把教学生如何做一个身心康健的人放在首位,让教育回归求真育人、塑造高尚灵魂的本真。

  2015.7.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