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我们的30加

林家买房啦

我们的30加 黎阿午 1238 2019-11-10 21:26:32

  林家没遇上楼市的“金三银四”,年初林琪琪的爷爷生病住院了,老爷子已经八十六岁高龄,膝下子嗣单薄,一共只有两个儿子。这回病来如山倒,林父林母不得不鞍前马后侍奉左右,再无暇分心去体贴楼市种种了。

  等到老爷子病情稳定一切妥其时间已然到了下半年。

  林家再次踏足楼市,却猛然发现一切已经和去年大相径庭。这一轮楼市涨势凶猛,就拿林母曾经不怎么看好的三林板块而言,上半年中介打电话和她说阿姨,三林二手动迁电梯房,78平方250-260万左右,林母噶自噶眼。三林哦,远得来,荒得来。然而等到下半年,同样房型的屋子卖到了四百多万!真真令人目瞪口呆叹为观止。

  林琪琪同组的小女人,同样只身,原计划在朱家角买套屋子给爸妈养老,印象中青浦的屋子照旧万把块一平方,而等到跟了看房团去实地勘察,才发现新屋子都已经涨到了三万左右一平方。吓得小女人直呼“不买了不买了!公积金用不掉就用不掉了,我照旧吃吃喝喝吧。”

  反观林家这次买房的态度倒是众志成城。面对节节攀升的房价,一家三口越挫越勇。也许是当年制止林母买房的教训着实凄惨,林父首当其冲鼓舞:“买啊,怕什么!现在不买以后越发买不起了!”

  汪爱琴想着她的大飘窗她的连着客厅的大阳台内心也是激情彭拜。

  林父林母这辈人,从最早的单元福利分房一路经历过来,看多了也看开了,深知买房这件事该脱手就脱手,不要等,等等等等就踏空了。八十年代末报纸上报道其时BJ上海的两居室商品房的价钱是一个今世大学生节衣缩食攒一百年的人为才买得起。而现在呢?

  此一时彼一时,做人眼光要久远。

  而且林父林母有老一辈人特有的务实和变通。眼看之前看好的地段涨得离谱,坚决放弃,往偏远的地方再开辟疆土。

  “又不坍台的咯。”汪爱琴振振有词地给林琪琪汰脑子:“阿拉就这点预算,能买就买,不能买就换此外地方,现在上海公交都很方便的。哪能可能要求样样好咯?又要大飘窗又要内环又要地铁房又要学区又要商圈又要医院还要有增值空间,这么好的屋子是有的呀。诺!汤臣一品,可是汤臣一品就不是这个价钱了呀。在能力规模内买到最合适最能满足你条件的就可以了。”

  林琪琪听她一席话生读十年书,当下放弃了无畏的记挂和挣扎,复又开始认认真真做起了作业,老老实实和爸妈坐地铁去看房。

  林家最终把屋子买在了远郊,离舅舅家不远,步行地铁站十五分钟左右。

  105平米的三房两卫,房型紧凑,南北通透,林母的大飘窗大阳台林父的浴缸和林琪琪的书房都有了着落。第一次随着销售去看样板房,一家三口刚踏入小区就异口同声对其情况赞不停口,芳草各处鸟语花香,塑胶跑道羽毛球场网球场应有尽有。

  屋子是期房,两年后交,算在林琪琪名下。汪爱琴看她从付意向等摇号开始到选房付定金签预售条约交首付款,中间不停和对应销售联系确认种种事宜,又要一小我私家跑前跑后,一会儿去人行拉征信陈诉一会儿开收入证明一会儿又要交齐资料办贷款,颇有种“我家女儿初长成”的欣慰。在她眼里女儿一直是个妈宝,没想到她平日里娇气糊涂办起大事倒是井井有条爽性利落。

  林家的屋子终于是搞定了。一家三口胸中大石落地,买定离手,从今后涨跌随缘。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