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30岁只身的我37岁就走的你

第五十七章 太过服务,真的有须要吗?

30岁只身的我37岁就走的你 夕夜之声 1592 2019-10-05 17:18:06

  如果你知道现在的就餐服务已经到了什么水平,你也一定没有措施适应。

  在商业街上,任何一个路过他们家店门口的人,都市有一个服务员跑过来颔首鞠躬:“您好,请问您是来用饭的吗?”

  “哦哦,不是欠美意思,欢应下次惠临。”

  “您好,接待惠临,里面请。”

  每次走到他们家店门口,我都市躲的远远的,纵然这样,还会有服务员小跑几步迎上来颔首鞠躬。我真的很不喜欢这种服务方式,太过了。

  现在去一些店里用饭,过一两分钟就会有服务员过来询问是否需要资助下菜或者要不要把火调小,或者资助盛汤,或者有意无意通报一些就餐的小知识,基础不给客人说话或者自主运动的空间,吃个饭都要不停的应付服务员的“热情”招待,这样真的很不爽。

  难道热情、强迫别人接受的服务才是好服务的尺度吗?这些饭馆都是怎么了?

  另有一些商店或者服装店,进去之后导购员也一句一个:

  “您好,来看看把,看您需要点什么?”

  “想要什么,我帮您推荐一下?”

  “看您很适合这个,要不是试一下?”

  “不需要没关系,我帮您推荐一下。”

  “您真有眼光,挑选的这个是我们家爆款,我拿个号您试一下吧。”

  如果不是帮别人挑选,我自己是绝对不会进去消费的,我只适合网购。店里的衣服只喜欢走过路过,但是绝对没有勇气进去试试。一方面是畏惧我试了之后不买,导购员给我脸色;另一方面是觉得试了半天不买,给了导购员希望又让他们失望很愧疚。有些导购,如果你也热情的回应她,她就会看准你,一直跟你推荐,或者夸你的眼光好、身材好。如果你不热情的回应,她反而看不到“希望”,自觉的离开。

  所以我宁愿在网上买、网上试,不行就退货再买。我不怕麻烦,因为这样最起码不会被强迫。

  太过服务带来的是体验降级,对于服务员来说,需要做的事情更多、跑得更快;对于客人来说,失去了自己动手的乐趣,失去了跟朋友独立相处的空间,失去了对别人服务的尊重(已经又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服务员的服务是理所虽然,不仅不会回应谢谢,还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对于店家来说,为了所谓的服务体验,必须招聘、培训更多的服务员,不仅是成本的增加,更是资源的浪费。

  服务越来越多,客人越来越“刁钻”,店家对服务员的要求也只好越来越“失常”,何须呢?

  我是做过服务员的,那个时候在咖啡馆打工,除了上菜,客人不叫我的时候,我是绝对不会去打扰客户用餐的。但是我会用眼神不停的扫着服务区域,只要客人一个眼神或者一抬手,我一定第一时间跑已往。有些客人需要服务的习惯行动是用眼睛四处看,我只要视察到他做了这个行动一次,下一次看到这个行动我一定很快泛起;有些客人的行动是高声的叫服务员,这个最容易辨识,但是一定要快速的回应他,否则他会一直叫;有些客人的行动是等你走到他的身边,他才会说话,这种也要尽可能快的回应,因为他们轻易不麻烦别人。

  这样的服务或许让一些人觉得太简朴、太偷懒,但是却是相互都舒服自在的水平。相比尺度化的每上一个菜说什么话、做什么行动,或者每几分钟去跟客人说什么话来说,我这种服务难度更大,需要投入的思考和视察更多。

  另有一种店,也是我去了一次就不会再去的。

  她们对我很热情,就似乎我是失散多年的姐妹,对我体贴入微,还勉励我减肥。虽然她们家的衣服很适合我,我也一定不会再去了。我宁愿实验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也不会去她们家买了。因为我感受我被这种热情绑架了,一群对我热情似火的人,如果我不用同样的热情回应就显得冷漠、不够包容;如果我用同样的热情回应就中了圈套,她们借机提出的种种要求我都没有措施拒绝。她们对每一个客户都是同样的演出套路,但是我没有须要为了买衣服也加入演出的行列,那样不就太累了吗?

  在跟别人相处的时候,我总会一半在关系中,一半在关系外,一边相处,一边视察,如果对方是有目的或者有攻击性的,我就会退缩,冷静的退回到宁静的规模。在事情中我也是这样,跟各人都相处的很愉快。但是又跟所有的同事都只是同事,私下没有任何的接触。

  对于我来说,一个微笑就够了,少些套路,多些真诚。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