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是当朝驸马爷

063 皇权

我是当朝驸马爷 炒饭的菠萝 4102 2019-04-11 12:30:00

  早朝后,御书房内。

  姜武手中翻看着一本纸书《论语》,书桌上放着一些赵惇带来的活字印章,这本纸书,即是赵惇送给姜武的礼物。

  公羊宁的手中也拿着一本《论衡》,眼神之中不时透露出欣喜之意,显然是对这份礼物满意至极。赵惇自然亏待不了自家兄弟,姜武有,公羊宁自然也有。

  姜武看罢后,将书册放在桌上,起身走到赵惇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开怀大笑,赞赏道:“这就是子昂想要改善的纸张?另有印刷术?有了这两样工具,何愁我大齐不能够强盛啊!”

  “陛下说得有理。”公羊宁也浅笑颔首。

  两人都不是蠢笨之人,身居高位,那自然是目光久远的人,一眼就看出了纸书以及印刷术的利益。

  有人认为,世家垄断知识,文化,从而掌控着偌大的权利,纸书印刷术的泛起,便瓦解了世家垄断知识的局面,触动了世家的利益,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

  而且大错特错!

  首先,纸书在如何泛滥,穷人也是难以获得学习的时机,就像后世,书籍无数,知识无数,学之不尽,用之不穷。

  可哪怕是有了义务教育,穷人家的孩子,照旧难以获得高等教育的时机,有的人为了生计,甚至早早辍学谋生。

  眼下虽然说不是战乱时期,但是对于普通黎民来说,吃饱穿暖自然是他们唯一的追求,只有家中有余钱的人才会供孩子念书。对于越发穷苦的人家来说,念书是很是奢侈的事情,有些人求他们读都不读,原来粮食就不够吃,家中还养一个只会念书的闲人,在他们看来念书还不如种田好使。

  所以念书,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是有钱人的专利。

  而且是读了书就能够当官吗?

  普通黎民,寒门子弟,就算有人想要通过念书当官,出人头地,首先得过两道难关。

  第一,是获得被教育的时机,第二,念书成才之后,获得步入仕途的时机。

  国家,也给了念书人出人头地的时机。

  军功爵制以及举孝廉制,这两种制度,可以让人才获得出人头地时机。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科举制,全靠各郡向中央举荐人才,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这举孝廉听上去很是简朴,可是举孝廉的权利,一般掌控在世家大族,或者名儒各人手中。

  而他们举荐的人才,一般都是自己治下州郡的属吏,或者自己门下通晓经学的学生。

  走举孝孝廉的路子,要么才学过人,声名远播让世家大族的发现你的才气,如此才气获得他们的举荐。

  要么就得跟世家大族搭上关系,投奔世家大族,成为他们的学生、属吏,幕僚,世家大族举荐孝廉,自然是先举荐自己亲近的人,这也就是门生故吏的由来。

  而另一种晋升方式,即是依靠军功爵制,从军立功,依靠战功获得官职,爵位。

  这也是齐国目前人才晋升的主要方式,不外人才虽然被举荐了,还需要立功才气晋升。例如当朝上将军徐辕,正是因为劳绩赫赫,因功上位。

  齐灵帝时期做的一件最让人称道的事情就是破除了军功爵制度。但只是他改变了其爵位的品级,以及夸奖的内容,重新设定了其他的爵位夸奖制度,人才依靠军功爵制上位的本质没有变化。

  姜武继位之后,也是循着先皇的指令执行,只不外破除了许多明显就是懒怠的政策。但照旧没有改变人才必须立功才气上位的本质。

  纸书,造纸术的泛起,只是促进了社会的生长,提高了念书人的品质,增加了念书人的数量。

  这是不会触动世家大族利益的。

  因为当下人才得选拔制度被世家掌控,对世家是有利的。

  念书人再多又如何?想要当官还得经过他们的手。

  在这种制度之下。

  纸书印刷术,不仅不会损害世家大族的利益,反而对世家大族有利。

  因为天下的念书人,照旧得投靠世家大族,获得他们的举荐,成为他们的门生故吏才气上位。

  门生故吏多了,世家大族的力量也就更强大。

  赵惇是纸书,印刷术的开创者,但同时他也是大齐的驸马,是姜式的人!天下的念书人,自然是心心念念姜式的好,姜武若控制数量,加以垄断,天底下的念书人自然是心向着姜式。

  得士人之心,得天下自然不难。

  有了这一群念书种子,姜式自然会越来越强大。这是齐国境内任何的世家大族都无法比的,任你再家大业大,能有皇上大?你再豪强,也比不外皇上为天下士子缔造出念书的条件!

  看着姜武兴奋的模样,赵惇犹豫了一下,照旧没有将内心的想法说出来。目前这个想法只是在他脑海里开端成型。

  他作为一个穿越者,自然知道造纸术和印刷术动摇不了各世家大族的利益。真正能对对世家大族的利益造成攻击的,是选拔人才得制度。

  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泛起的科举制度,其本意,就是为了消灭世家而降生的。

  世家大族其实对于社会,对于黎民并没有危害。

  威胁社会,欺压黎民的乃是地方豪强,田主阶级。

  世家世家,世代为官的家族才是世家。

  世家的权利在中央,之所以被消灭,并不是对社会,对黎民有危害,

  而是世家,威胁到了皇权!

  好比东晋时期,王,谢,桓等世家为天下之最,皇权基本上被排挤,天下由世家做主,三国时期世家刚刚兴起,至隋唐时期,已有五姓七望,生长至巅峰。

  世家在中央的权利太大,威胁到了皇权。天子想要独裁专权,想要中央集权,自然要消灭世家。

  因此军功爵制,九品中正制等人才选拔制度,被科举制度所取代。

  可是世家被消灭了,地方豪强,田主乡绅阶级却兴起了。

  若是将军功爵制下的世家门阀,与科举制度下应运而生田主阶级相比力。

  对国家真正有危害的,其实是后者。

  军功爵制之下,立功获爵,爵位能够世袭,代代为官,世家也便因此发生了,世家权势过大,因此容易发生权臣。

  若是天子昏庸无能,世家都不需要时间生长,军功制下,一代便能出强臣。

  如东晋南北朝时期,桓温,萧衍即是顶尖世家之主,桓温独霸朝政十数年,垂涎帝位已久,奈何受制于王谢两家不能如愿。而萧衍出自顶尖世家兰陵萧氏,取代刘宋建设南梁。

  好比刘裕,甚至诸葛亮,则是军功爵制之下直接催生出的强臣。

  虽然诸葛亮身世世家,但到了诸葛亮那一代,已经落魄到在南阳以种田为生了,只能算是衣食无忧,凭借家世以及自身的才学,在荆州士人之中稍有名气,但远远比不上荆州的那些各人族。

  但他投靠刘备后,一直做到了丞相,哪怕是皇权,也是触手可及。若是诸葛亮夺取了皇位,便与刘裕无异了,但幸亏诸葛亮是个一忠臣,但不行否认,他是因为军功爵而崛起的。

  不外世家的存在虽然威胁到了皇权,但世家的利益,其实国家是一致的。

  因为世家的爵位,荣耀,是国家给予的,国家若是灭亡,世家的权利,便会荡然无存。

  虽然强大的世家,虽然会威胁到皇权,但外敌若至,世家便会上下一心,配合抵御外敌。

  所以哪怕是西晋灭亡,北方的世家大族,基本上都南下投奔东晋。

  蜀汉灭亡时期,如姜维,诸葛瞻父子,赵云,张飞的后人,依靠军功爵获得权利的家族,都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撒热血献出了自己名贵的生命。

  在看益州的投降派,大多是豪强,田主阶级。

  这些人的利益,与国家是不挂钩的,他们与世家差异,他们的利益不在中央,而在地方。

  国家灭亡了,换一个主子就行了,他们的土地还在,仍旧可以在地方作威作福。

  对于极端缺乏文史知识的赵惇来说,这一些他是不知道的,但是他知道,真正能让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制度是科举制。只有科举制是在这不公正的世道里相对公正的一道规则。

  只是……科举制度,并没想想象之中那么好。

  科举制说白了就是天子为了稳定皇权,为求拉拢田主阶级消灭世家,进行利益交流的一种制度。

  世家要的是中央的权利,而田主阶级,要的是地方的权利。

  唐宋之后,加入科举的考生,有成千上万,乃至数十万,然而三年之中,金榜题名的名额,只有两百人。

  如此稀少的名额,为什么天下念书人,还要如此热衷于科举呢?

  因为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考个秀才就够了,虽然距离金榜题名的官途遥遥无期,但他们当不了官,可以回乡保全经济利益。

  国家对秀才有着优厚的待遇,见官不拜,犯罪不打,免除徭役税收,秀才回乡之后便成了乡绅田主,隐瞒佃户,偷税漏税,屯积居奇,吞并土地,都是这些豪强田主乡绅阶级干的事情。

  豪强田主阶级,才是国家的蛀虫。

  军功爵制度之下,老兵退伍之后,可以回乡担任乡吏。

  然而科举制度之下,地方乡吏,则是由田主阶级掌控,如此地方的糜烂,便越发严重了。

  天子灭了世家,集权中央,但却放地方权利于田主阶级,掌控了中央,失去了地方。

  也因此,国家变得越来越腐朽,遇到外敌,更是不堪一击。

  科举制度之前,从未有国家因为外族而被灭国,农民起义,也是少之又少。

  而科举制度之后,唐,宋,元,明,清,不是被农民起义灭了国,即是被外族灭了国。

  为何会如此?

  因为以前军功制度下,士兵就算在战场上立不了功,无法封候拜将。但退伍以后,还可以回乡担任乡吏,因此那个时候,投军是可以获得利益的。

  可是科举之后,投军的就是投军的,退伍没有利益可言,依靠战功立功立业更是空谈。如两宋时期的岳飞,狄青等依靠战功上位的将军,下场皆是很是凄惨。

  没有利益激励士兵,武将更是被残忍打压,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提得上去?

  黎民被田主阶级压榨,农民起义自然是层出不穷。

  异族外敌来了,田主阶级与国家的利益不统一,重新换一个主子便行了,如何会上下一心保全国家?

  军功爵制之下,是促进了科技的生长,华夏的科技,一直是领先世界千年。

  可是科举之后,莫说领先世界了,最后反倒是被其他国家给赶超了。

  军功爵制之下,国家尚武崇尚征服,两汉领土到了最后灭亡时期也一直是处于扩张状态。

  而科举制度之下,人们的思想被禁锢,无法开拓,念书人只知考取功名保全利益,没有进取之心,故而国家的领土越来越小,随着土地吞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积贫积弱,最后逐渐被外敌吞并。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即是这个原因。

  军功爵制,世家门阀,虽然会威胁皇权,但却远不如科举制度,田主阶级对国家的危害大。

  其实任何一种制度,都难以保证国家延续万世经久不衰,想要国家走的久远,其泉源,照旧看统治者,看帝王。

  帝王英明神武,国家自然繁荣兴盛,可帝王要是昏庸无道,国家一两代便会被灭亡。

  但是无论如何,科举制度是真正意义上做到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今天看来,无论它怎么荼毒天下士子的思想和制度的不够完善,但是不能否认这个制度的公正公正性,寒门子弟想要翻身就必须要支付努力。相比之下,什么“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漏洞很大,逊色许多。

  科举制度还化解了天下黎民和皇权的对立关系,把主要精力放到念书考试上面。既化解了阶级矛盾又可以选拔人才,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治国安邦的良策。对于念书人来说这是证明自己的时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