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

李三古堆

第272章第一次寿县守卫战⑦

李三古堆 老兵阿三 2504 2024-04-12 08:26:57

  史保国乐成地将进攻寿县的日军挡在了北城墙外。

  望着高峻结实的城墙,日军指挥官决定改变战略,变一路进攻为多路进攻。

  中村右一下令一部舰艇向正阳关开进,攻取正阳关;一部向瓦埠湖开进,进取平山头,然后从陆路划分攻击寿县的东门和西门。

  中村右一企图三管齐下,拿下寿县城。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

  却说进攻正阳关的是日军中佐鬼塚大队长。他率领手下近千人,驾着六艘舰艇声势赫赫逆水而上,不几便到了正阳关。

  鬼塚大队长在指挥舰上举着望远镜视察正阳关,发现这座千年古镇雄踞在淮河滨,同样有高峻结实的城墙;而那座写着“望淮楼"三字的修建,更像一只雄狮蹲着,令人望而生畏。

  此时镇守在正阳关的是桂军的一个营,营长叫田罕。

  说来也是巧,这个营正是桂军第三十一军的809团,团长正是樊登科。

  不外樊登科本人並不在寿县境内,而是在颖上。他送上峰的命令扼守豫皖边,目的是防范日军西进豫省,同时也负有守卫第十一团体军总部的职责。

  在津浦线上,他曾经与柯岩和柳曼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还爱着柳曼。

  但是他不知道柳曼现在正在寿县与日特影子队作殊死屠杀。他若知道,还不知会怎样惦念着呢?

  日军进攻正阳关是早晚的事。这是因为正阳关区域位置特殊。

  “淮水出桐柏,流至颍寿,夹淮而东,有正阳关。‘长淮三面八百里,七十二水归正阳'”,正是正阳关地域位置重要的写照。

  闻得日军来攻,田罕登上望淮楼。

  宽阔的河面上,但见日军舰艇一字儿摆开,黑魆魆的炮口虎视眈眈地对着正阳关。

  田罕眉头紧锁,他知道,一场恶战就要开始了。

  田罕本不怕,广西士兵历来被称为狼兵!可是在津浦线,他这个营多次与日军塵战,消耗很大。现在营里虽然经过增补,人员和装备都较齐全,但所补之人皆是新兵。新兵没有经过训练,其战力肯定要大打折扣。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田罕决定接纳先发制人的战法。他命令炮兵连立即向敌人开炮。

  为了增强正阳关的防卫能力,团长樊登科特意将炮兵连拨给了田罕。

  为什么要先发制人呢?

  田罕是这样想的:淮河地域宽阔,盘旋的余地很大,而北门和西门均面临淮河,倘若日军不仅从北门进攻,还从西门进攻,能阻止住日军吗?

  基于这种考虑,他决定接纳先发制人的措施。

  田罕将炮兵连部署在北门与西门之间,可以直接攻击进攻北门或西门的敌人。

  当下,几门大炮一齐对着停泊在北门外的敌人轰击。

  这是一种野战大炮,叫苏罗通机关炮。

  抗战初期,桂军建设了两个炮兵营,所购置的大炮是瑞士苏罗通战车防御炮。一个炮兵营给了46军,一个炮兵营给了31军。

  战争进行了一年多,桂军深感炮兵的重要。于是,各军都扩大了炮兵的规模,基本上一个师就有一个炮兵营。

  苏罗通机关炮名义上是由瑞士苏罗通公司制造的武器,但实际上苏罗通公司是二战前德国为了规避凡尔赛条约,由莱茵金属公司在瑞士设立的一家子公司制造的。

  苏罗通机关炮对于其时极端缺乏防空与反坦克火力的中国军队来说可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同时威胁日军飞机,坦克装甲车,步兵乃至另有一定攻坚能力的武器。

  苏罗通野战大炮可以发射两种炮弹,一种叫穿甲弹,是专打日军坦克的,可以打穿一公分厚的钢板;一种是打日军重机枪的,日本人的机枪阵地最怕这种炮。

  田罕命令炮兵开炮,几发炮弹事后,田罕从望远镜里发现有一艘日舰起了火。

  也许是这种先发制人的做法凑了效,日军遭到创伤,立即就疏散开来,其一部后撤,企图脱离中国炮兵的攻击规模,一部绕到正阳关的西门,准备从西边攻击正阳关。

  各人知道,正阳关与寿县城差异,正阳关的北门与西门均临水,且都筑有码头,日本人想来个两面夹击,攻取正阳关。

  这是田罕最隐讳的。

  西门的码头不光没有北门的长,而且很平缓。不像北门。北门外有十八级的河埠头,河埠头连接着码头,地形较庞大;西门没有河埠头,西门外即是码头。

  看到日军分出一部军力去攻正阳关的西门,田营长赶忙打电话到西门守将。

  镇守在西门的是营附李子维,是他带着的三连。

  西门地形倒霉于防御,事先田罕就在码头上筑有野战工事,有一个排的官兵据守着工事。

  另外,田罕高度重视城墙的防御作用,在墙头上广设机枪掩体。他申饬李子维,若遇敌人炮击,应想方设法掩护这些掩体。

  掩护城墙上的掩体,这却有点强人所难。谁都晓得日本人的大炮厉害,日本人的大炮一响,直接受攻击的即是这些掩体。

  为此,战前李子维率领队伍做假掩体,而隐藏真正的掩体。若敌人冲锋时,真正的掩体便会发挥作用。

  当日军在西门前摆开阵势欲发动进攻时,李子维命令队伍躲避。

  就见日舰上数炮齐发,炮弹准确地落在西门前的工事掩体里,直炸得那些掩体底儿朝天。

  尔后,日军的大炮抬高,又轰击城墙。

  可是城墙上的掩体都是假掩体。真正的掩体在假掩体的下面。

  原来李子维在城墙上凿开不少暗洞,这些暗洞便成了机枪掩体。

  日军轰炸了许久,见墙头上的那些掩体也基本瘫痪,便驱舰靠上码头,不几,便发动了进攻。

  日军士兵嗷嗷嗷叫着往码头上冲,本以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冲上码头,冲进西门,殊不知,从城墙上那些隐藏的掩体里发出猩红的火舌:“嘟嘟嘟……嘟嘟嘟……",日军进攻的士兵就像醉汉一样跌跌撞撞,仆倒地上。

  看到城墙上那些潜伏的吐着猩红火舌的火力点,日军指挥官恼羞成怒。“强击击!”日军指挥官把指挥刀抡了个囫囵圆,日军的大炮再次发出淫威。

  然而这种炮击效果极小。因为角度问题,大炮基础击不中目标,只是徒费炮弹。

  日军指挥官把情况汇报到鬼塚,鬼塚又汇报到中村右一,请求飞机支援。

  很快,日军的轰炸机便泛起在正阳关上空。

  日机俯冲轰炸,也是肆无忌惮。

  可是桂军的这种苏罗通大炮另有向空中发射炮弹的功效。当日机轰炸西门时,田罕命令苏罗通大炮开火。立即就有两架日军轰炸机被击中起火,拖着长烟坠入淮河中。

  战斗进入白热化。

  当轰炸机轰炸完毕,日军便再次发动进攻。

  日军指挥官有了第一次进攻的教训,变得谨慎起来了。只见两艘水陆两用坦克开上了码头。日军士兵紧跟在坦克后。

  日军的坦克先是对着西门外的那些工事进行火力攻击,迫使中国士兵撤回城去,然后驱车直趋城下。

  李子维对于日军坦克的进攻几多有点束手无策。

  他请求营长寿令炮兵连攻击这些坦克,却传来炮兵弹药告罄的消息。

  他又两次组织士兵炸毁两辆坦克,结果均未乐成。

  李子维眼看敌坦克迫近镇门,只得组织交织火力搪塞敌坦克后的日军士兵。

  敌坦克最终撞开镇门,日军蜂拥攻入西门。

  西门失守。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