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武装明末

第八十六章 高产农作物

武装明末 潜水攻城狮 2303 2018-02-05 20:36:31

  方云的计划是,每个甲长给牛九头,八个甲长有七十二头耕牛就够了,这样一来,只需要投入五百两就够了。

  而且这些买牛的银子方云也不会白出,他会在耕地开垦完之后,将这些牛全部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卖给军户们。

  军户们前三年不用交税,三十亩地,至少能有无十石粮食,留十二石自己吃,再留七八石应付突发情况足够了,剩下的三十石都可以换成银子。

  山东的粮价均价在五钱每石,三十石就是十五两银子,买下耕牛完全不是问题。

  方云也不计划要军户一年就还清,而是在三年免税期内还清就行。一头耕牛也就七两银子,分成三年每年就只需要还不到二两五钱银子,对军户来说没有任何压力。

  同样,方云还可以把种田要用到的铁犁、锄头等种田需要用到的农具,全部卖给军户。

  这样不仅军户不用为耕牛等农具发愁,方云也能收回一泰半开垦的成本,一举两得。

  于是方云对刘晔及其他几个甲长说道:“我给你们每小我私家九头耕牛,开垦所要用到的农具我也会替你们全部准备好,至于粮食。。。”方云顿了顿继续道:

  “就按人口来盘算,不管男女老幼,每人每天一斤粮食,不外只有在开垦的期间是免费的。等开垦完这三千亩亩地以后,如果家里没有粮食的,也可以来找我,不外那时就算是借的,等你们收了粮食之后再还给我。

  所以你们几小我私家必须尽快把土地开垦好,虽然已经错过了种小麦和水稻的季节,但还可以种玉米,种红薯、土豆等,这些都是耐寒高产的粮食,尤其是红薯,一亩地的产两,就够让你们吃上半年的饱饭了。”

  红薯在古代可是好工具,连牛逼哄哄的康乾盛世都是靠吃红薯吃吃出来的。

  在后世社会可以到达亩产两千到三千公斤,明朝虽然没有后世那个条件,但是亩产七百公斤,照旧问题不大。

  明末著名内阁大臣徐光启在的甘薯十三胜文中的第一胜就是说了:‘一亩收数十石’。

  明朝一石或许一百二十斤,就算徐光启有些夸张,可就算凭据十石盘算,也有一千两百斤,所以方云预计亩产七百公斤是有可能的。

  刘晔被方云说的一愣,玉米很少有人种植,刘晔年纪不大,没有见过玉米,红薯他更是连听都没有听过,所以基础不知道方云在说什么。

  “大人说的玉米是应该玉蜀黍吧,这个小人知道,我们这边就有,我以前也种过玉。。。玉米。不外因为口感欠好,很难卖出去,官府收税时也不收玉米,厥后就不种了。至于大人说的红薯、土豆,却是没有听说过。”

  第三甲的甲长崔广说话了,崔广今年正好五十岁,在古代,这个年纪也算是高寿了,他吃过的盐比刘晔吃过的饭还要多,玉米不光见过,而且还种过玉米。

  玉米、红薯(甘薯)、马铃薯等粮食作物原产于美洲,具有耐旱、耐贫瘠、产量高等特点,被称为“美洲高产作物”。

  其实它们在明朝中叶以后便已传入中国,玉米被称为玉蜀黍,明朝晚期,许多有识之士鼎力大举推广种植这两种高产作物。好比明末很是有名的大臣徐光启就为推广红薯种植而总结了“甘薯十三胜”进行宣传。

  具体为:一亩收数十石,一也;色白味甘,于诸土种中,特为敻绝,二也;益人与薯蓣同功,三也;各处传生,剪茎作种,今岁一茎,次年便可种数百亩,四也;枝叶附地,随节作根,风雨不能损,五也;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六也;可充笾实,七也;可以酿酒,八也;干久收藏屑之,旋作饼饵,胜用饧蜜,九也;生熟皆可食,十也;用地少而利多,易于浇灌,十一也;春夏下种,初冬收入,枝叶极盛,草秽不容,其间但须壅土,勿用耘锄,无妨农耕,十二也;根在深土,食苗至尽,尚能复生,虫蝗无所奈何,十三也。”

  说了一大通,就是为了证明,红薯产量高,而且耐寒,耐旱能力强,还没有小麦和稻米那么难伺候。

  尽管玉米和红薯早在隆庆、万历年间便已进入中国,但它们也没能在崇祯大灾中拯救大明。主要原因是这两种作物的食用口感不如大米和面粉,特别是红薯食用之后有胀气、泛酸等不良反映,因此黎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再加上粮商不收,就越发没人种了。

  其实天启年间,也曾经推广过一段时间,不外民间的反映强烈,甚至引起了民变,最后不了了之。

  而崇祯刚开始基础就没有这个意识,因为他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帝王教育,等到崇祯年中后期,小冰期时期影响扩大,在去区推广种植玉米和红薯,已经有些为时已晚了。况且这个时候发农民起义频发,崇祯投鼠忌器之下,更没有那个心思了。

  这一点崇祯天子就不如他老祖宗朱元璋了。

  要知道明朝以前,古代人在隆冬季节除了在家里通过烧柴火等方式取暖外,对穿衣取暖一般有两种措施。

  一个是动物的皮毛,有条件的皇室贵族,王公大臣或者巨贾巨贾一般用狐、貂等高等动物的皮毛,而普通老黎民家由于条件有限,就只能选择羊、狗等动物的皮毛;而真正能够用起羊毛、狗毛的老黎民也是少少数。

  而大多数都是用另一种要领来御寒,那就是接纳丝麻这种作物来制成衣服或者被褥来御寒,可这种要领御寒效果很差。

  朱元璋本是草根出生,建设明朝之后,小时候的冬天经历依旧让他历历在目。

  为解决老黎民的过冬问题,松江地域的一种农作物引起了他的主意,这个农作物就是棉花。

  朱元璋是个实干家,觉得棉花好用立刻就下令在全国规模内推广,但就像推广红薯一样,那时多数老黎民并不知道棉花有多大的价值,又不能吃,所以背地里都在抵触,种的都是能填饱肚子的那些农作物。

  为此,朱元璋决定接纳强硬手段,强制推行,消极待命和不听话的官员不是回老家,就是被干掉了,虽然朱元璋也不是一味的蛮干,他是天子,拥有的手段太多了,他还通过实际行动来支持种棉花的人。即“益种绵花,率蠲其税”,意思就是:谁家多种植棉花,谁家就可以免收钱粮。

  于是,宽大农民在确保自家能勉强过活的情况下,都开始鼎力大举种植棉花。最后的结局就是普通老黎民也能穿的起御寒的棉衣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如果崇祯能像朱元璋推广棉花一样推广红薯,不说能不能造就一个像康乾盛世一样的时代,给大明山河续几十年的命应该没问题。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