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明传万里

第九十七章 白蛇传

明传万里 往日如风 3021 2019-04-10 23:05:00

  科举时代,所谓“老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给学生授课的老师,一类是在各级考试中录取了考生的老师。

  给学生授课的老师叫授业之师,简称“业师”,业师可简陋分为“蒙师”和“经师”,这时候一般不叫老师,叫先生或者夫子,而录取了考生的老师就是主考官和同考官,被称之为“座师”和“房师”,赵彦的座师是内阁首辅曹鼐,房师则是给事中姚夔,这些他在殿试事后已然知晓,也与其他同房的新科进士一起提着礼物去了姚夔贵寓参见,奈何却吃了个闭门羹,这才知道自己这位房师的脾气秉性如何。

  李夫子从没想过自己这个学生可以走这么远,见到赵彦提着礼物前来造访,心中自然很是兴奋,要知道在此时有一个怪相,那就是长年给学生授课的真老师往往并不被学生待见,一面之缘只管监考评卷的假老师反而被考生视为大恩人。

  为何如此呢?说穿了,念书都为稻粱谋,假老师给的是功名,大笔一挥,能让你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授课的真老师不外是教授知识技术的匠人而已,在这个官本位的时代里,念书人们做此选择并不奇怪。

  李夫子既是为赵彦能金榜题名而兴奋,也是为他在金榜题名之后还记得来看望自己而兴奋,只是李夫子在科举路上走的远远没有自己这个学生远,师生二人相对而坐,身为老师的李夫子却是并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再教授自己这个学生了。

  等到赵彦起身告辞时,李夫子将赵彦送至门外,语重心长的最后说道:“国美,老夫蹉跎一生,文不成武不就,最大的成就即是教出了你,只是说到底,你能三试连捷非我之功,而是源于你的坚韧,你能有如此造化,老夫心中很是欣慰,只望你以后在政界中要立身持正,万万不行行差踏错,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若是你有了能力,照旧要为我大明,为我大明的黎民们多做些事才好。”

  “多谢恩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不敢或忘。”赵彦躬身应道。

  其后的三四天时间里,赵彦一直在应酬中渡过,以后除非他立志做一名孤苦伶仃或是孤臣,否则应酬是少不了的,然而人是具有社交性的,想做一名孤苦伶仃也不是那么好做的。

  紫禁城,司礼监。

  毛贵站在司礼监王振的值房之外收拢了一下心绪,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那本小册子,嘴角不期然弯起一抹弧度,随即他小心翼翼的敲了敲门,待听到里面发声让其进去,这才轻轻推开屋门走了进去。

  “儿子见过父亲大人。”毛贵进了屋子后规行矩步的给王振行礼。

  王振刚刚小憩了一会儿,此时正由一名小太监服侍着品茗漱口,他将嘴里的漱口茶吐回茶盏中,从袖子里抽出一条巾帕在嘴角沾了沾,这才正眼看着毛贵问道:“你不在东厂好好待着,青天白昼跑到咱这里来作甚?”

  毛贵闻言脸上笑的和菊花一般,谄媚说道:“儿子知道父亲喜好野史杂文,今日偶然在街面上得了一册,就想着赶忙给父亲送来解解闷子。”

  说着,毛贵将手中的小册子递给一旁侍立的小太监,再由小太监送到了王振手中。

  王振接过小册子随手翻了翻,心中也没在意,只是状似无意的向毛贵问道:“听说前两日你与王长随又闹了别扭,还险些打起来?”

  毛贵心里一咯噔,面上却做出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道:“父亲明鉴,王长随那厮与儿子同在东厂为父亲服务,可是那厮太过奸猾,有什么事既不先报与父亲知晓,也不与儿子通气,儿子看不外眼便与他争抢了几句,谁想这个泼才竟然恶人先起诉禀告了父亲大人。”

  王振呵呵一笑,心知毛贵没有说实话,却也没有点破,只是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二人打从进宫便随着咱,你们心里的那点心思咱还不知道吗?你们俩都是咱的干儿,名义上是兄弟,闹归闹,却是不能真的伤了和气,否则咱可不依。”

  毛贵赶忙颔首应是,只是心中如何想却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父子’二人又说了一会儿闲话,王振又问道:“那些蒙昔人走了?”

  毛贵颔首,道:“已是走了,走的时候带着几百车的锅碗瓢盆,倒是叫京里的爷们们乐呵了好几天。”

  “哼。”王振闻言气哼哼道:“这些蒙昔人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鞑子,不通教化,不知礼仪,咱早晚得有一天得效法太宗天子,带兵到北边把这些鞑子赶尽杀绝。”

  毛贵笑嘻嘻拍马屁道:“父亲英明神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国,胸怀气吞万里,儿子拍马也不及也。”

  王振虽然有些城府,却到底也是凡人,对于这些恭维话自然爱听,他闻言笑道:“就你说话好听,等回去了部署人一路监视着那些鞑子,要是他们做了什么非法之事,万不能迁就。”

  “是,那儿子告退了。”

  “嗯,去吧。”王振招招手,随手打开了手中的小册子,只见开头写着《白蛇传》三个略大些的字,想必是这篇杂文传记的名字吧。

  王振未入宫之前便以秀才之身就任了县里的学官,厥后又考中了举人,学问自然是有的,等净身之后入了宫,以他的才学来说,在皇宫中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只是刚开始守着照旧太子的朱祁镇,上面有宣宗天子和司礼太监金英,之后等朱祁镇幼年登位,内有张太皇太后压制,外有内阁三杨制衡,他只能夹起尾巴当孙子,而到了如今张太皇太后与三杨已经相继故去,王振开始大权在握,享受人前风物之余,身为知识分子的精神上的那种空虚感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幸亏这年头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另有不少供人休闲娱乐的传记小说,慢慢的王振便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消遣的方式,曾经还让东厂与锦衣卫在街面上放肆搜集此类文学作品以供他休闲解闷。

  以王振看了不下百部小说的眼光,自然不会因为一个新奇的书名而惊讶,他徐徐展开书册,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振的眉头却是忽而舒展,忽而紧皱,等到他将手中的小小书册看完,已是到了掌灯时分。

  运动运动腰背,王振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脸上却满是意犹未尽的意味。

  “福顺。”王振冲着一旁站着瞌睡的小太监叫了一声。

  小太监马上惊醒,忙道:“小的在呢。”

  王振将手中书册递给小太监福顺,揉了揉眼说道:“明日你跟福贵去东厂走一趟,找毛贵问问这册传记是否另有后续,顺便告诉毛贵,咱对他的孝心很是满意。”

  越日,东安门北,东缉事厂。

  毛贵虽然粗通文墨,却也看不出这个薄薄小册子里的文字有什么吸引人的,不外王振喜欢看,毛贵自然上了心。

  打发走了福贵与福顺两个小太监之后,毛贵让人将自己的几名心腹叫了来,举着手中的小册子付托了几句,随后泰半天时间里,京里人明显发现街面上尖帽白靴的东厂番子们要比往日多了不少,而且专门找各条街上的书坊书铺盘问,这一莫名其妙又轰轰烈烈的行为自然让不少人注意到了,只是东厂乃是大太监王振的心腹之地,只要事不关己,很少有人会追根究底。

  等到黄昏时分,毛贵的几名心腹纷纷将打探到的消息汇总而来,毛贵听几名心腹汇报完毕,阴着的脸才露出一丝笑容:“知道这本传记是从哪里流出来的就好办多了,明日你们派几小我私家去深州桃园书坊,务必将这本传记的后续带回来,老爷我重重有赏。”

  一名尖嘴猴腮的东厂挡头闻言问道:“寄父,要是那桃园书坊交不出来怎么办?”

  毛贵一瞪眼,斥道:“咱们东缉事厂是做什么的?小小的一个深州,照旧京畿之地,就算掘地三尺也得把书给我带回来。”

  “寄父放心,明日儿子亲自跑一趟,一定把书给您带回来。”尖嘴猴腮的东厂挡头拍着胸脯,信誓旦旦道。

  毛贵白了他一眼,笑骂道:“不妨告诉你,这书可是你们的干爷要的,王长随那厮太过奸猾,老爷我好不容易借这本书讨了你干爷的欢心,能不能压王长随那厮一头,可就全看你的了。记着,此事决不能让王长随那边的人知道,否则那个缺德带冒烟的玩意铁定会从中作梗。”

  听到这本传记是王振要的,毛贵其余的几名心腹马上颇为懊恼,早知道能借此时机拍拍宫里王振的马屁,适才说什么也得把这趟差事揽下来才行,结果让吴德那厮给抢了先,真是晦气。

  尖嘴猴腮的东厂挡头吴德眼看其余几人脸上的丧气模样,心中暗爽,嘴上却道:“寄父放心吧,儿子嘴严的很,断不会漏了口风。”

往日如风

歉仄,之前断更了那么久,原因有二,一个是懒,一个是真的没时间,具体的不多说了。其实写小说算是我一个小小的梦想,08年就曾动笔写过,只是最后没有坚持下来,蹉跎了十年之后再次动笔,无论如何也要坚持写完,否则就太对不起给我支持的列位书友了,也对不起我自己,只是世事如棋,有时候身不由己,只能断更,我会尽量保持更新,希望过段时间生活和事情能稳定下来,再次谢谢喜爱本书的书友们,歉仄!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