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史事讲将1

第四章 东林三君——邹元标

史事讲将1 徐夏半生 3849 2022-06-13 15:00:00

  邹元标,字尔瞻,号南皋,江西吉水县县城小东门邹家人,明代东林党首领之一,与赵南星、顾宪成号为“三君”。幼有神童之称,九岁通《五经》,在都匀卫所讲学,中进士,入刑部视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因阻挡张居正夺情,被就地廷杖八十,发配贵州,潜心钻研理学。回朝廷吏部给事中,又多次上疏革新吏治,冒犯了天子,再次遭到贬谪,降南京吏部员外郎,以疾归,居家讲学近三十年。后因魏忠贤乱政求去,追赠其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特谥忠介。

  邹元标,从小聪颖勤学,9岁即学习儒家经书,20岁时追随嘉靖进士胡直出游,遍历名山大川,造访了诸多书院,饱闻各家学说,深受影响。在都匀卫所讲学,考中进士,入刑部视察政务,与伍惟忠友好,为人敢言,勇于抨击时弊。

  张居正父亲病死,首辅张居正居丧不丁忧,邹元标三次上疏阻挡夺情,奏章说:“陛下以为张居正对国家有利吗?张居正论才干虽然有所作为,学术基本却非正途;志向虽然远大,却过于刚愎自用。他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合情理,好比州县入学的人数,限定为十五六人。有关官厅迎合他的旨意,越发淘汰数量。这是选拔贤才的路子不广。各地判决囚犯,也有一定的数量,有关部门畏惧受处分,数量上一定追求有所富余。这是刑罚实施得太无节制。大臣拿了俸禄轻易偷生,小臣畏惧开罪保持缄默沉静,有的人今天陈述意见,明天却遭到了谴责。这是上下言路没有通畅。黄河泛滥成灾,老黎民有的以荒草地为家,以喝水果腹,而有关部门却充耳不闻。

  这是老黎民的痛苦没有获获救济,其他诸如任用残酷的官员,埋没杰出的人才,真是举不胜举。臣恭顺重敬地读天子的诏示,上面说道:‘朕的学业还没有完成,志向还没有确定,先生就离开了我,将使前功尽弃了。’陛下还这样说,真是国家无尽的福份啊。虽然如此,辅助完成皇上的学业,协助树立天子的志向的人,不能说朝廷就没有啊。幸好是张居正遭遇怙恃丧事,还可以挽留,倘若不幸就此离去,陛下的学业莫非就此不得完成,志向莫非终究不能确定么?臣看到张居正的上疏说:‘世上先有非同寻常的人,然后才气做非同寻常的事。’这是把奔丧看作事而不屑于去做的人。谁不知道人只有恪守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伦理才气成其为人。现在这小我私家,怙恃在世时不去照顾,怙恃死了不去奔丧,还自我吹嘘为非同寻常的人,世道人心不认为他丧失天良,就认为他是猪狗禽兽,这能叫作非同寻常的人吗?”

  奏疏写好,放入怀中然后上朝,正好遇上吴中行等人受廷杖刑,邹元标等打完棍子后,把奏疏拿出来交给中官,利用他说:“这是请假的奏疏。”等奏疏呈上后,张居正十分恼怒,也将邹元标打了八十棍子,贬职流放都匀卫,都匀卫位于万山丛中,与少数民族杂居,邹元标处之泰然。越发专心研究理学,学问获得很大的进步,巡抚御史受张居正的指使,将要陷害邹元标,路过镇远在那里住宿,一个夜晚,御史突然死了。

  邹元标流放了六年,张居正去世,征召授仕宦科给事中,首先陈述培养道德看法、亲近大臣下属、严肃执法准则、尊崇儒家品行、整顿地方吏治五件事。不久,弹劾免职礼部尚书徐学谟、南京户部尚书张士佩。

  慈宁宫遭火灾,邹元标又上疏陈述有关时事政治六件事,其中说道:“臣先前进献无欲望的教诲,陛下实验自我检查,是真没有欲望呢,照旧节制了欲望?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陛下简直应该尽快彻底地自我检查,着意节制自己的欲望。”这个时候,明神宗正当壮年,着迷于声色巡游、宴席,以为邹元标指责自己,很不兴奋,降旨责怪他。首辅申时行因为邹元标是自己的门生,却弹劾免职了他的姻亲徐学谟,也心怀不满,于是把他贬职为南京刑部照磨,调任兵部主事。

  征召改任吏部,提升员外郎,因病免职,后起用候补验封,陈述吏治十件事,黎民痛苦八件事,奏疏接近一万言。文选员外郎空缺,尚书宋熏请求任用邹元标,很久都没有消息,宋纁接连上疏敦促。给事中杨文焕、御史何选也帮着说话。明神宗震怒,斥责宋纁,将杨文焕、何选贬到外地,而将邹元标调往南京。刑部尚书石星为他辩解,也遭到明神宗的责备。

  邹元标在南京过了三年,称病回家,很久之后,起用为本部郎中,不去赴任。不久,母亲死,定居乡里讲学,跟他学习交游的人一天比一天多,名气也越来越大,朝廷内外上疏举荐被遗失的人才,共有几十甚至百道奏疏,没有不把邹元标列在第一位的,终于不被起用。邹元标整整三十年居家讲学,未涉仕途,在这期间,邹元标与顾宪成、赵南星成为“东林党三君”。

  明光宗即位,征召邹元标为大理寺卿,尚未到任,被提拔为刑部右侍郎。邹元标重返朝廷,有感于朝内党派纷争,大臣各怀偏见的情况,向明熹宗进谏“和衷”之议,说:“现在国家这个样子,都是二十年来各大臣纷争酿造成的。已往不选拔人才、礼让贤能,却天天嫉贤妒能,压制人才,讨论事情的人又不能心平气和,反而专门致力于分立门户派系。卑臣以为今天最要紧的,只是朝廷大臣相互和气而已。朝廷大臣和气了,天地之间自然就温顺了。

  以前讨论人和事,每小我私家都心怀偏见,偏见导致迷乱,迷乱导致顽强,顽强转而自私,不再知道有别人,国家的灾祸就降临了。现在跟各大臣立一个约定,讨论一小我私家应该公正,不要轻易下笔做结论;讨论一件事应该借鉴以前的经验,考虑它的结果,不要不加思考、轻信听说。用天下万世的良心,来权衡天下万世的人和事,则议论公正,而国家能享受安宁宁静的幸福。”于是,推荐涂宗浚、李邦华等十八人。明熹宗优先下诏,夸奖并接受了。过了二天,又陈奏掘客选拔人才、理财振军等数事以及保证安宁的四项规条,并请求征召录用叶茂才、赵南星、攀附龙、刘宗周、丁元荐,而抚恤、登用罗大大纮、雒于仁等十五人,明熹宗也赞同接纳。

  当初,邹元标站在朝廷上,正直威严,令人生畏,晚年努力争取做到和气平易。有人议论他赶不上刚开始做官的时候有气魄。邹元标笑着说:“大臣跟言官是有区此外。风度超绝,是言官的事情。大臣体贴的不是大的利益和损害,就是应当掩护扶持国家,怎么能像年轻人那样怒形于色呢?”这时结帮拉派十分兴盛,邹元标讨嫌这种做法,想纠正这种陋习,所以他举荐引用的人不拘一格。曾经想推举任用李三才,因言路不通,邹元标没有坚持。王德完讥笑他首鼠两端,邹元标也不盘算。南京御史王允成等人以为他们二人有矛盾,请求明熹宗下诏调整。

  邹元标说:“我与王德完从来没有矛盾,这一定是有人在从中捣鬼。我曾跟朝中大臣说:‘当今天子年幼,敌人就在国门边上,只有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了。倘使再党同伐异,对国家来说就是不忠,对家庭而言就是不孝。世上自有不偏袒、不结党的正道,为什么总是在窝里斗个没完呢?’天子即位已经很久,但前朝被废黜、死亡的各臣还没有获得赠封照顾,邹元标再次上疏论述抚恤大典,言辞更为恳切。不久,改任吏部左侍郎,未到任,授官左都御史。

  主管在外地官员的考核,离职或是留任全凭公论,御史潘汝祯、过庭训一向有人议论,等过庭训官期任满,潘汝祯的评价充满了赞扬的话。邹元标上疏弹劾,二人一起称病离职。不久,邹元标对京官的考核不公正,专门攻击压制跟自己意见纷歧致的人,请求明熹宗收留录用章家祯、丁元荐、史记事、沈正宗等二十二人。由此各臣多获得平反昭雪,又说:“果真下诏征召被遗失的人才,但各老臣的官阶照旧三十年前就应该获得的,应该增加三品抬高他们的官级,体现陛下褒扬尊敬年高德重之人的美德。”明熹宗接纳了他的意见,于是北京和南京的太常寺、太仆寺、光禄寺三卿各增加了二个名额。

  孙慎行议论“红丸案”,邹元标也上疏说:“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所以确立,是因为有信史。我去年搭船经过南中,南中的知识分子都说先天子突然驾崩,死因不清楚,听说不行轻信。我开始还不以为然。等到进入北京城,跟人说起先天子有大德,应该尽快记入信史。

  各大臣说:‘提到先天子弥留之际的大事,叫人停笔不敢下,有谁敢继续这个责任?’我开始对前些天听到的话有了怀疑。首辅方从哲不伸张讨伐逆贼的正义,反而实行夸奖特工的执法,纵然是无心做事,又怎么向世人解释交待。况且方从哲执政七年以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建树,只听见说骑在马上一天打三次仗,损失我国十万士卒。请问是在谁当政期间,使先皇受到震惊,奸邪之人突入内宫、虎豹当道,扰乱朝政?方从哲如何回覆?从来惩戒乱臣贼子,都是依靠信史。信史延长于今天,不知到何时才气写成?”其时刑部尚书黄克缵张望内廷的意图,小仕宦们都随着他,而方从哲世代定居京城,盘根错节的关系不少,崔文升一帮人迎合内廷,尽力追究孙慎行和各人的议论,都不能陈述。不久,孙慎行和王纪一起被驱逐,邹元标上疏挽留,明熹宗不听。

  邹元标自从回到朝廷以来,不危言耸听,不发表过激言论,对于事物没有怀疑。然而奸诈小人因为他是东林党人,照旧忌恨他。给事中朱童蒙、郭允厚、郭兴治担忧明年考核京官对他们倒霉,暗地里想措施赶走他。正好邹元标同冯从吾建设首善书院,荟萃志同道合的人讲学,朱童蒙首先请求禁止。邹元标上疏辩说请求告退,天子已经慰藉挽留,郭允厚又上疏弹劾,语言尤其谬妄没有凭据。而魏忠贤刚刚大权在握,传旨说宋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讲学,将要严加谴责。叶向高尽力辩解,而且乞求一起告退,这才下了道温和的诏书,郭兴治和郭允厚又交相上疏鼎力大举攻击,郭兴治竟然把他们比作山东的“妖贼”。邹元标越发坚定地接连上疏请求离职,下诏加赠太子太保,乘驿车回家。闭门谢客,进呈《老臣请去国情深疏》,陈述军国大计,而规劝天子节制欲望,人们争相传诵。

  邹元标在家中病逝,享年74岁,御史张讷请求拆毁天下的讲坛,尽力诋毁邹元标,魏忠贤于是假传圣旨剥夺他的官籍,追赠为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号忠介。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