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八十四章 浙派绘画——戴进

史事讲将1三国明 徐夏半生 1238 2020-08-28 12:00:00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玉泉山人,钱塘人,明代画家。早年为金银首饰工匠,后改工书画。宣德间以画供奉内廷,官直仁殿待诏,后因遭诽语被放归,浪迹江湖,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虫草,为“浙派绘画”开山鼻祖。作品有《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三顾茅庐图》《达摩至惠能六代像》等。

  戴进,小时候当过铸造金银器的工匠,制作出的钗花、人物、花鸟,武艺精湛,很有名气,戴进也以此为傲,暗自自得,以为别人获得他的工艺品会十分名贵,恒久地珍藏下去。有一天,戴进在市上见一熔金者,所熔金器都是他精心制作的手工艺品,马上“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精意,将托儿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尔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徙智于嫌素,斯必传矣。’”戴进大喜,改学习绘画,年轻时就很有影响。

  永乐初年,戴进至多十七八岁,已有好的捕捉和影象人物形神的能力,一方面显示了戴进在绘画上的聪颖天资,另一方面也说明戴进可能从小随着父亲学画,刻苦练习,到这时已积累了一定的绘画经验。永乐初,明成祖尚未迁都,京城尚在南京,而以南京为留都,戴进随父进京,在宫中十几年,画艺大进,却并不得志,因而离开京都,回到杭州。

  回到杭州后以卖画为生,主要艺术运动和影响是在民间。作为明代著名的画家,他的山水、神像、人物、走兽,没有不精通的,早年学画很是刻苦,由于临摹昔人作品许多,所以戴进的传统笔墨功夫很好。戴进创作没有被传统所束缚,他的画用笔流畅,逐渐形成自己气势派头。

  戴进的山水画,主要吸收南宋时期的马远、夏圭气势派头,但也吸取北宋时期的李成和范宽;戴进的人物画,主要题材有神仙、历史故事、名人隐士等,所画神像的威仪,鬼魅的勇猛,衣纹的设色,都很熟练。他画衣纹常用铁线描和兰叶描,有时用丁头鼠尾描,行笔顿挫有力。戴进的花卉、花果,画的也很是精彩,有工笔设色和水墨写意两种形式。

  戴进的作品在明代中期被公共认为是经典艺术,追随他学习的人许多。据美术史纪录,受到戴进画风影响的除了他儿子戴泉、女婿王世祥以外,另有夏芷、夏葵、方钺、仲昂,以后又有吴伟、张路、蒋嵩、汪肇等人。戴进的画风盛行一时,在宫廷内外特别是江浙地域影响很大,形成独具特色的流派,画史称作“浙派”,而戴进作为浙派的首创人,很受人们的重视和赞誉。

  戴进晚年的运动规模,主要在家乡杭州及南京、浙东一带,仍以画画为生,关于戴进的结局,流行的说法是他晚景凄凉,以至“嫁女无资,以画求济,无应之者”,因穷困潦倒而死,终年七十五岁。日本著名美术史家铃木敬在《明代“浙派”绘画研究》一文中对此提出了异议,他在考察了与戴进交往颇密的文人杜琼、杨荣、杨士奇、王直等人的诗文之后,认为戴进“穷困死”一说不行靠。如杜琼记其“晚乞归杭,名声益重,求画者得其一笔,有如金贝”,而且他的才气和人品、修养都受到了这班文人的推崇,如杨士奇赞誉说:“此君高节净娟娟,况复瑶华相映妍。”因此,他晚年穷死一说也让人难以置信。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