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四十四章 吴氏兄弟——吴良、吴祯

史事讲将1三国明 徐夏半生 977 2019-11-27 15:00:00

  吴良,初名国兴,后赐名良,濠州定远人,海国公吴祯之兄,明初名将。早年随朱元璋起兵,为帐前先锋,累迁指挥使,镇守江阴十年,抵御张士诚的进攻,成为朱元璋政权的东南屏障,使其无东顾之忧。任都督同知,封江阴侯,辅佐征南将军邓愈征讨广西蛮族,平定粤西地域。病逝于青州,追赠特进、光禄医生、上柱国、中军都督、江国公,赐谥“襄烈”。

  吴祯,初名国宝,字干臣,定远人,明朝开国名将,江国公吴良之弟。早年随明太祖起兵,为帐前先锋,累功至天兴翼副元帅、英武卫亲军指挥使。他先后加入明朝平定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盘据势力的战争。明朝开国后担任多数督府佥事,封靖海侯,后督理海运,担任剿倭总兵官。病逝,追封海国公,谥号襄毅。后因被追认为胡党,除爵。

  吴良,早年与弟吴祯一同追随朱元璋起兵濠梁,吴良善于水战,并时常进行侦查运动;吴良崇尚节俭,对名声、女色、钱财、权利都不看重。

  吴良镇守江阴十年,经常睡在城楼之上,枕着刀戈留宿,以战时状态训练队伍,而在空闲时,吴良则经常宴请儒生教学经史,兴建学校,又派兵屯田,淘汰钱粮,使得黎民得以安宁。朱元璋赞美道:“吴良保障一方,使我没有东顾之忧,劳绩很大,车马珠玉都不足以夸奖他的勋劳。”便命学士宋濂写诗褒扬。

  厥后,吴良兴兵攻取泰州,张士诚再出战进攻镇江,吴良进行镇守、朱元璋亲自督军,后张士诚队伍失败逃跑,吴良兴兵夹击,活捉两千人,朱元璋叹曰:“吴良,你真的是当今的吴起啊!”厥后吴平加官为昭勇上将军、苏州卫指挥使,移师苏州,后到全州。

  两兄弟生为一主尽忠,死后归葬在一起,也算是天子的恩赐了,不外,去过这两处墓葬的朋友可能会有点疑问:同样被封为国公,为何两人的墓葬石刻却相差那么大呢?

  作为弟弟的吴祯,其墓葬石刻却超出了这一级别,显得越发高峻威猛,雕琢也精细得多。再仔细看,会发现,吴良墓前武将石刻所穿衣饰,与吴祯墓前武将石刻所穿盔甲也有巨大差异,吴祯墓的武将石刻肩膀部位有兽首,而吴良墓前的则无。从明代官服制度上来看,吴祯墓石刻的武将乃有官阶的,而吴良墓石刻则是无官阶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吴祯曾经做过朱元璋的亲卫队队长,这个职位看起来官不大,但是要晓得,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需要是天子最信任的人,这是其一,在《英烈传》中还写到,吴祯曾阻止了一次谋害行动,救了朱元璋一命。亲卫队队长加上救命之恩,也许这就是朱元璋给予吴祯,特别看待的原因了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