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史事讲将1

第四章 受民恋慕——况钟

史事讲将1 徐夏半生 1396 2020-07-09 12:00:00

  况钟,字伯律,号龙岗,又号如愚,江西靖安县龙冈洲人。出任苏州知府,任职长达十三年,况钟是明代一位受黎民尊敬的清官,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和包拯“包青天”海瑞“海青天”,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昆剧《十五贯》,以赞美况钟而使其妇孺皆知。其劳绩《明史·况钟传》有较详细记述,著述有《况太守集》、《况靖安集》等。在“仁宣之治”前后,未经科举,由身世低贱的书吏做到知府,而且政绩斐然的官员中,苏州知府况钟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在明代有一位与包拯、海瑞齐名的清官,他就是被老黎民称为“青天”的况钟。况钟任苏州知府官十三年,三次离任三次留任,替黎民办了不少实事,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于苏州任上。《明史》赞美谓“有明一代,一人而已”。据《明史》纪录,况钟7岁丧母,从小受到生活磨炼。聪颖勤学,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习知礼仪,处事明敏。二十四岁被县令俞益选用为礼曹吏员。九年任满后又被荐至礼部,经永乐帝面测抉用为礼部六品主事。在九年的任期中,由于他勤谨廉洁,广博老练,又任劳任怨,极得朝廷赏识,升为仪制司四品郎中,宣德五年又提拔他担任其时“天下第一剧繁难治”的苏州知府之职。况钟在苏州任内,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除奸革弊,为民服务,深得苏州人民的恋慕。最感人的是,况钟因丁忧、考满,三次离任时,苏州先后有数万黎民联名上书,请求夺情起复和留任。

  苏州黎民之所以对况钟如此拥戴,都是因为况钟在苏州任职时,为当地黎民做了许多好事,惩治了许多贪官污吏,纠正了许多冤假错案。据《明史·况钟传》纪录,苏州是一个富贵富庶的地方,是江南巡抚的治所。那里主办织造的太监、往来于沿江沿海的卫所军官、地方的乡宦豪富等,都是权势显赫、违法害民的豪强。况钟朴直不阿,不向阉人、豪强低头,对欺压人民、横行非法的阉人、豪强,均予以坚决攻击。况钟到任后,经过一个多月的视察,当众正法了六个贪污非法的胥吏。又对苏州府统领下的仕宦进行考核,“出贪墨者五人,庸懦者十余人。郡中不寒而栗”。他这种不畏权势,伸张正义的行为被世人所称颂。况钟在任苏州知府前,前任知府对讼案“累年莫决,囚多死于淹禁”。况钟上任后,着手处置惩罚这些案件。整肃吏治、规则民风,注意清理冤狱,为民伸冤。苏州府统领七个县,他排了一个日程表,每天勘问一个县的案,周而复始,从不中断。况钟一个县一个县地轮流审问案件,不到一年,在刚到任的八个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老黎民没有了冤屈,都说况钟是包龙图再生。明朝冯梦龙在《警世通言》中也赞扬“况青天折狱似神”。

  苏州人为了纪念况钟,特别创作了昆曲《十五贯》,以况钟为原型,反映了他体民苦、察民情,朴直不阿,执法严明的形象。如今,只要一提起况钟,人们就立即会想到《十五贯》故事里那位甘冒风险、敢于伸张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虽然身世于刀笔吏,但况钟却十分注重教育,礼敬文儒,贫寒之家的念书人许多都受到他的资助。有个叫邹亮的人,写诗献给况钟,况钟想推荐他,有的人却写匿名信诋毁邹亮。况钟说:“这是想叫我赶忙成就邹亮的名声呀!”立即奏荐给朝廷,朝廷即召任邹亮为吏刑二部司务,厥后迁升为御史,并成为明代“景泰十才子”之一。对于家人子女的教育,况钟曾做《又勉子侄诗》:“故意立品贵无差,子孝臣忠两尽嘉。唯有一经堪裕后,任贻多宝总虚花。膏腴竟作儿孙累,珠玉还为妻女瑕。师剑古箴传肖者,取之不竭用无涯。”事实上,这也是一生为官清廉的况钟,留给家人子女最名贵的财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