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三十一章 大夏政权——明玉珍

史事讲将1三国明 徐夏半生 2390 2019-10-29 21:00:00

  明玉珍,随县人,元末义军领袖,农民战争发作,明玉珍集乡兵千余人屯青山,加入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任元帅。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不平,不与相通,自称陇蜀王,之后,受刘桢等人拥立称帝,国号大夏。明玉珍病故,子明升继位,后大夏被朱元璋明军所灭。

  最初明玉珍召集乡中民兵千余人,恪守青山,并没有反心,最初的目的只是出于自我掩护而已,这种事情其实很普遍,天下大乱之时,通常有条件的都市想方设法的团结众人,增强力量,这样才气在乱世中,提高存活的概率。至于厥后为什么会加入起义军,或者说加入徐寿辉的起义军,是摄于徐寿辉的威势。“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徐寿辉将自己的条件摆在那儿,若是加入自己的起义军,那么以后定然共富贵,有我肉吃就少不了你酒喝,各人一起图谋天下,若是不加入我,那么久欠美意思了,咱们枪刀上见真章,我肯定率兵前往屠杀。

  虽然说明玉珍有两个选择,加入徐寿辉和不加入徐寿辉,但严格说来,明玉珍也只有加入徐寿辉起义军这一个选择,论实力明玉珍远逊于徐寿辉,如果徐寿辉真的领兵来犯的话,只有引颈就戮这么一个结果。所以严格来说,明玉珍加入农民起义军,算是被逼无奈,明玉珍娶妻彭氏,有子明升、明重、明昭,其中明昭是义子,明升早在明玉珍自立为帝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

  明玉珍身长八尺重瞳,最初曾任弓箭队的头目,被流矢射伤右目,因而得了一“明眼子”的外号,是一位“独眼龙”。厥后他升为元帅,驻守湖北沔阳时,因为天灾战乱,民不聊生,便乘驻守重庆的元朝仕宦内讧之机,率军三千、桨斗船50只,溯三峡而上,占领重庆,并逐步统辖了重庆及川、云、贵三省部门地域。此时,起义军中的陈友谅杀害了徐寿辉,自称汉帝,明玉珍闻知很是气愤,说:“汝能为帝,我不能耶?”遂以重庆为国都,建设了大夏国,年号天统。

  大夏国朝廷设置六卿,现在国都重庆城内大梁子的长安寺,就是其时六卿治理朝政的地方,又分四川为八道,设州县官进行治理,明玉珍还广设学校开科取士,吸收知识阶层加入政权,革新税制,免除徭役,严禁掠夺,一时颇受黎民接待拥戴,社会也日趋繁荣稳定,颇有开国明君的气象。从南宋到元朝末年,四川盆地经历了种种灾难后并没有获得恢复,明玉珍执政后,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恢复历程。据《明太祖实录》纪录,“是岁夏,始定钱粮,十取其一,夫家无力役之征。”这极大的减轻了饱受元朝压迫的四川黎民的生活问题。

  明玉珍对外战争,主要是对元朝、陈友谅的战争。元朝在云南军队计划进攻明玉珍,他便让人主动进攻,直接打到了昆明,针对陈友谅,他也接纳主动出击,从汉中出陕西,进攻陈友谅。至于和朱元璋,明玉珍接纳了相助的态度,相比与厥后的张献忠,明玉珍在巴蜀基本上接纳了休养生息、淘汰战争的执政方式,和厥后张献忠的无入四川,拉锯式作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明玉珍带到巴蜀的军队也为明朝“湖广填四川”做了准备。

  明玉珍去世之后,太子明升继续皇位,改元开熙,今后一直遵从父亲遗愿,恪守四川重庆。朱元璋为了统一中国,开始了对各个农民军的收复剿杀行动,初时朱元璋派使臣前来劝降,明升没有同意,先礼后兵,朱元璋遣汤和、廖永忠、傅友德等领兵征大夏国,夏军败溃。雄师抵达重庆,大兵压境,明升出城投降,由明玉珍建设的大夏王朝,自此在历史上画下了句号。

  明升降明后,朱元璋就将明玉珍之子明升,以及其母彭皇后等27人遣送到高丽,并告诉高丽国王这群人身份特殊,“不做官,不做民”,好好供着就行。于是,在明玉珍家族一行来到高丽后,高丽恭愍王把延安、白川两县作为贡物,供奉给明升一家,并将位于松都北部梨井里的兴国寺,提供应他们作为邸宅,配以奴婢。明氏一家在高丽定居后,明升与郡夫人坡平尹氏结婚,明氏一族今后开始在韩国扎下根来。

  韩国历史纪录,明升与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友爱颇深,二人经常下围棋,明升之母彭氏在李成桂登位时,献上了一套自己亲手缝制的“龙袍”,使太祖李成桂感泣。另外,其时在中国流行的唐装和首饰也开始在朝鲜王朝普及,李成桂为表谢意,封明升为“华蜀君”,享受“忠勋世禄”,彭皇后去世后,安葬在朝鲜松都万寿山的肃陵,并建有祠宇。

  明升在高丽落脚后,他四个儿子的子女便疏散在朝鲜半岛24个地域。日本侵占朝鲜半岛时期,首次实施户籍制度,把明氏家族分成两大支系:一支系为“西蜀明氏”,另一支系为“延安明氏”。其时的“西蜀明氏”主要指的是本籍在中国四川、其时居住在朝鲜的明氏;“延安明氏”主要指的是以明氏二世祖明升繁衍生息地延安为籍贯的明氏家族。

  明氏后裔将两大支系的家谱合二为一,编辑成一本《明氏大同谱》,并在“明氏大宗会”的统管之下。明玉珍后裔在朝鲜半岛繁衍生息600多年,涌现出许多英雄好汉和著名人士。例如,近代历史中的明济世,是反抗日本侵略朝鲜半岛的英雄。韩国被日吞并后,明济世立即投入恢复运动,曾被捕入狱达5年,出狱后,组织“稳定团”继续进行独立运动,在大韩民国建设时曾担任审计院长。

  明玉珍的第6代孙明克谦,曾任进士,其宗子光启曾任平泽县监,当日本入侵时与赵宪率领的义兵团组成抗日队伍,给予日本侵略者极重攻击,他在著名的锦山战役中壮烈牺牲。明天得曾以“通训医生”资格担任“军资监正”;明自贤在任“承政院左承旨”后,又升为“龙卫副护军”;著名孝子明右镇曾任“延安郡守”,因施善政而受好评。今世明氏后裔中,有的担任政府高级官员,有的成为著名律师、教授、企业家等。上个世纪90年代,明玉珍的后裔曾从韩国来重庆寻根,从重庆朝天门乘舟而下,过南岸弹子石不远处的观音碚,江边有一座大佛寺,是天统二年,明玉珍为了保佑此处行船宁静,镇压河妖,命都察院邹兴在江岸石壁上开凿释迦牟尼佛像一尊,像高7.5米,肩宽2.5米,座宽3.3米,面江而立,庄严慈祥。佛像后为大佛寺,至今香火壮盛。

  在明玉珍的陵墓被发现之后,韩国的明氏后裔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在1995年率领参拜团前来祭祀他们的祖先,今后险些是年年率团前来祭拜,在重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