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七十一章 公瑾之子——周循、周胤

史事讲将1三国明 徐夏半生 1147 2019-10-04 09:00:00

  周循,庐江郡舒县人,身世庐江周氏,东吴名将周瑜宗子,周循有当年父亲周瑜的遗风,被孙权厚爱,迎娶大帝长女鲁班,官至骑都尉,早卒。

  周胤,庐江舒县人,吴国名将周瑜次子,初任兴业都尉,娶宗室之女为妻,领亲兵一千,驻守公安,封都乡侯。后因罪被免官为民,迁徙庐陵郡。

  周瑜,是孙策平定江东时的元老及大元勋,孙策去世之后,他又开始辅佐孙权,在军事上,他曾从征黄祖,也曾火烧赤壁;在战略目标上,他曾提出扣留刘备,与曹操两分天下,也曾提出进军西川,雄据巴蜀,再与曹操角逐。连孙权都曾感伤,“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在准备攻打益州的时候,亡于巴丘,“时年三十六”。只是他不仅自己的结局令人唏嘘,其两个儿子的下场也让人难以接受——一人早夭,一人因罪被流放。

  按理说,周瑜是江东重臣,就算他早逝,其后人也应获得良好的照顾和教育才对,可《三国志周瑜传》纪录:“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徙庐陵郡。……会胤病死。”

  抛开早逝的周循不谈,单说周胤,他之所以开罪,是因为孙权授予他精兵,赏给他爵位之后,他不光不思为国效力,反而倚仗自己的权势,着迷酒色不能自制,孙权数次警告也无济于事,这种情况一看便知是缺乏教育的问题,究竟周瑜早早便已去世,这个时候其宗子周循也才八九岁的样子,周胤的年龄则更小,再加上周瑜一直忙于战事,也没有时间教导子女,周胤长歪并不意外。周瑜、周循相继早逝之后,他便能为了周瑜一脉唯一的传人,不管是他家庭,照旧其他曾与周瑜交好的人,都乐意惯着他,他做出一些荒唐的事情,可能性则更大。

  周循早逝,很可能是受周瑜遗传,或者自己存在什么疾病,他的早夭,任何人都只能唏嘘却无可奈何。至于周胤,则有自己不争气的缘故,毕们兄弟二人,同时丧父,周循“有瑜风”,他却生长为了这般模样,除了与缺乏与亲的教导有关,也有他自身的原因。

  另有一种说法,就是孙权故意为之,孙权是一个很是小家子气的人,在权势方面比力严防死守,例如他称帝之后,只为自己的父亲孙坚追加了帝号,却只将为自己打下江东的哥哥孙策,追封为了长沙桓王,再如他一直重用自己提拔起来的人物,却对江东的世族,以及孙策时期的旧臣进行打压等等。

  周瑜身世名门,又是劳绩不行抹杀的重臣,孙权忌惮他是难免的,究竟周瑜不光身世好、劳绩大,照旧孙策的发小与连襟,他很可能畏惧,如果自己一脉与孙策一脉,争夺江东控制权的时候,周瑜一族对战在孙策后人一方,纵然周瑜早逝,他也不放心,所以对“有瑜风”的周瑜宗子周循下了辣手,对长歪了的周胤进行了捧杀,甚至故意命人对其进行了错误的诱导。仔细分析下来,这三种原因皆有可能,甚至三者兼而有之也说不定,只不外,这些事情史料中没有详细的纪录。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