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穿越古代后的农家生活

第35章 决定

穿越古代后的农家生活 白玉苏苏 2223 2024-04-06 10:00:00

  方氏下葬后,这个年也过得冷冷清清。

  杜文秀和陆方海商量,要不从桃花村搬走吧。

  陆方海仔细考虑了一番,缄默沉静着点了颔首。

  经过之前那么一番闹腾,石河镇已经没有媒婆愿意给巧儿说媒了,就算是他俩愿意养巧儿一辈子,可是这村人的指指点点怕她早晚也会受不了。

  一直处在这个情况里,不是劝她想开些便能做到的。

  现实的困难,也放在眼前。

  不外虽经过泰半年的努力奋斗,一家人虽是省吃俭用,手上也没攒下几多银钱。

  陆方海每个月进三次山,打些野兔野鸡的,回来了就上镇上卖,顺便把杜文秀的酱菜带去会安楼。

  山货每次猎到数量不等,或许一个月合计七百文左右照旧有的;现下冬天,大雪封山,也几个月没去了。

  干木耳也在会安楼卖出了名声,杜文秀去镇上时,还教他家的厨子炒菜的时候放几朵木耳进去,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消耗也更快了,有时候每个月送一次一斤,有时候送两次,一斤一百二十文;

  鸡蛋、盐蛋每个月送已往或许一百枚左右,再加上也收了村里人的鸡蛋做变蛋,价钱比盐蛋还横跨五文。

  这样一个月下来,差不多也有五贯钱的收入。

  如果搬到县里的话,首先木耳是种不了了的,这一项就减去了几百文的进项。

  狩猎预计也难,这又是几百文的进项。

  鸡也不知道另有没有措施养,只获得时候再看。

  能做的怕只有酱豆子和盐蛋变蛋一类的工具,两小我私家面劈面坐在炕上发愁。

  但是每日里看着巧儿郁郁不乐的样子,心里也是畏惧。

  若是因为想挣钱,把巧儿给延长了,只怕挣再多的银钱,两人心里也是不安的。

  最后终是拿了主意,俩人合计了一下手中的银钱,先遣陆方海到县里探询一下行情,看看手中这近六十两的银钱能找个什么样儿的落脚处。

  想着到时候少不得还得把酱菜生意做起来,所以最好是找个带院儿的铺子,前面能做生意,后边儿呢能住人,到时候再去转转,看看能不能像在石河镇这般,给酒楼供应些酱咸菜和盐蛋这种,若是能稳定供应,压力也会小一些。

  趁着陆方海去县里,杜文秀也依着先前俩人商量的,去秋勇家找了他的新媳妇安氏。

  安氏年前才嫁过来,还腼腆得很,秋勇见她来了,忙往屋里让,这会子天寒地冻的,站在外面受不住。

  杜文秀也不矫情,直接把自己的来意说明,秋勇的老娘听的在一旁直抹泪,说巧儿多好的一个女人啊,被那些子闲人传成这样。

  还说就是秋勇跟安氏定的娃娃亲,若否则......

  杜文秀忙打断话头,岔开了说起种木耳和养鸡的事儿。

  桃花村的人早就传开了,陆家的媳妇靠着那什么木耳赚了好些银钱,村里人也有随着学的,长得好好的树伐了好些搬回家,也没发出来木耳。

  也有人借着串门的名头过来瞧过频频,杜文秀将那小屋看得紧,靠着这个用饭呢,怎么能让人随意就学去了。

  其实杜文秀也想过,之所以陆方海将那无赖狠狠收拾了一顿,谣言照旧没有停住,多数就是因自家只顾着自己赚钱,将这挣钱的法子捂得死死的,别人眼红了,没事还要编排出些事情来,况且这会儿现成的说道。

  倒不是杜文秀不想教,现下是点对点给会安楼供应,销售渠道有限,还想着之后有了更大的市场,带着全村发家致富呢,踏在金光大道上的美梦都让她笑醒好几回了,哪晓得又出了这档子事。

  “嫂子想把这事交给我们干?”秋勇惊讶问道,新媳妇疑惑地看着他,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激动。

  杜文秀笑笑,沉静地说:“可不是,这几日我和你方海哥商量了许多回,最后照旧决定交给你们,另有我们家那院子,你们也可以暂时先住着。”

  “啥?”秋勇想不明白了。“嫂子这是啥意思?我们住你们的院子?你们要去哪儿?”

  一连串的问题抛过来,秋勇的老娘也一连声地问。

  “你看巧儿现下也不愿意出门,我们也不敢让她出去,要是走在村里听见什么闲话,怕她心里难受,再跟我婆婆一般......”

  杜文秀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我和你方海哥商量了,换个地方住,好歹让巧儿散了心情,不要一直闷着,最后闷失事儿来。”

  “这样一来,家里就没法照看了。趁着你方海哥出去找屋子,叫我过来问问你们,愿不愿意接手我们这一摊子家业......”

  秋勇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声气说道:

  “这是方海哥和嫂子照顾我们,我哪能不知道呢。只是你们要搬哪儿去?以后咱们还能见着面吗?”

  杜文秀哈哈笑着,抚慰他道:

  “我们也不能飞到天边儿去啊,你看这会子,石河镇的媒人都来过我家了,巧儿也说不上什么好亲,我和你方海哥寻思着,要不到县里去瞅瞅,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能让我们落个脚的。”

  秋勇依然眉头不展,新媳妇安氏也不吭声,只等着他拿主意。

  “嫂子,说不得过两年巧儿那事儿各人就忘了,也就没人说道了,到时候再找人说门好亲也使得......”秋勇给出着主意。

  杜文秀摇了摇手,苦笑着说:

  “怕是只要我们妹子说亲,就要有人将这事儿拿出来念叨的,趁着巧儿年纪还小,还等得,我们也趁着这几年好好干,若能在县里扎下根,说不得巧儿的前程还好些。”

  见他们铁了心要走,秋勇也无法,叹息吕三桂走了,现在陆方海也要走,以后狩猎三人组,只剩下自己一个了。

  “种木耳,晒木耳,养鸡这些做好了,不比你狩猎差的。而且还更稳定,到时候你就不要总往山里跑了,若是非要去,也要找可靠的人搭伴儿,别一小我私家就扎进去。”

  杜文秀嘱咐道,秋勇颔首连声应着。

  安氏这会儿听出来了,刚来的时候还听村儿里人闲谈之间酸过杜文秀,却没想到她在家做的那些活计这么挣钱。

  秋勇进山也不是经常能打到好卖的野味,平日里也不外就跟陆方海差不多,一个月差不多七八百文的收入,虽是比种田强些,但却不稳定。

  这大冬天里大雪封山,也去不了,一家子围着炉子不外是吃老本儿。

  可若是能学得了杜文秀种木耳的法子,又直接供应会安楼,不用自己去找销路。

  失了伴当的秋勇也不必冒险进山了,家里另有了稳定的进项,这如何欠好?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