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槐树巷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四章

槐树巷人们的日常生活 蜗牛漫步2023 2070 2023-10-29 08:33:21

  医院里。李爷躺在病床上,一只手上挂着点滴,右腿小腿上篐着石膏,吊了起来,让小腿高于身体,便于瘀血回流,制止继续肿胀。

  也已经做过了全身检查,除了右腿小腿骨折外,没有其他伤处。又由于掩护措施做的好,病人受伤处并没有受到二次创伤,这对治疗和痊愈,都是很有利的。

  贺叔和刘山河他们很是欣慰,究竟这一路没有白奔忙,是有价值的,李爷没啥大碍比啥都强!虽然刘山河几人和李爷素不相识,但人心向善。

  刘山河见李爷没事,带着两个徒弟急急遽走了。

  李爷心头很极重。他这一跤不知要摔出几多钱去!依他并不想做啥全身检查,那是要花钱的。可贺叔和那个叫刘山河的美意人非要坚持做,说是做了才会放下心来,免得犯合计。他动不了只能听他们部署。听大勇说两人还为交住院费争执了一阵,最后照旧由贺叔交了。贺叔说这钱他交了,他和李家是老邻居了,李家就不会那么急着还。若刘山河这个新邻居交了,李家一定会急着还的。刘山河听了是这么个理儿,便不再争执了。

  贺叔等李父李母来了才回去。大冬天的,两人骑车都骑出一身汗。李父和李母听说李爷没什么大碍,只是右腿小腿骨折,一路提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让贺叔骑着他们的自行车回去。

  李大勇回去取李爷的换洗衣服,李爷需要住院视察几天。

  医院里只剩下李家一家人,李爷收去了脸上的笑容,他是心疼钱,也是生儿子的气。

  李父脱掉蓝布大衣放在一边的床上,顺便环视一下病房,六张病床,只父亲这一张病床上躺着父亲一个病人。

  李父:爸,您这是住单间的待遇呀。

  李爷没好气地:那我应该感应兴奋而且很开心是吧?

  李父:最起码您不能生气。

  李爷:我原来没生气,看见你小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李父:您是气我来晚了?您知道我去家访了,谁知那孩子的家长半路有事儿,让我陪他家孩子做个伴儿,那孩子不敢自己在家呆。我就一边陪她做伴儿一边给她授课,讲着讲着就忘记了时间,也就把下雪的事给忘了,直到二力去找我——我来时那孩子的家长还没回来,二力在那陪着呢。

  李爷听到这又急了:你就放心把俩孩子扔下了?

  李父:我那学生已经十五岁了,除了胆儿小点,此外啥都市,跟……跟杨哥家大女儿丽云差不多。

  李父怕老爷子听不明白,举例说明。

  李爷听了果真放心了。杨家大女儿他是知道的,才十四岁,里里外外啥都行,连被子都市缝!今天更是多亏了杨家大女儿,要不是她脑子好使转的快,想到这样的天贺叔或许不会出门去做生意而叫了贺叔来,他也未必会这么顺利的住进医院来……

  想到自己现在是住在医院里,心情又降低下来,不禁埋怨儿子:你咋不早点来?你要是早点来,就不用做啥全身检查了,白白浪费那么多钱!

  李父有点搞不明白这位老父亲了,适才还嫌自己扔下两个孩子不管,这会儿又埋怨他来晚了。

  在一旁一直没插上话的李母,这会儿听明白了,原来老爷子一直在心疼钱。

  李母过来慰藉李爷:爸,您不用心疼钱,照旧养好身体要紧。

  李父恍然:就是。我早来也得让您做全身检查,花钱买放心,划算。

  李爷气极:你说的轻巧,钱从哪来?

  李父:您那呀,您不是有退休金吗,用不了。

  李爷:日子不外了?

  李父:过呀,我和翠萍不是另有人为吗。

  李爷:凭你们俩的人为,孩子们能吃饱吗?

  李父:吃不饱吃半饱好了。

  李爷:这是你做父亲该说的话?

  李父:那您要心疼您孙子,您就得尽快让自己好起来。好起来的最好措施就是配合治疗并心情愉快。

  李爷看看吊瓶又看看腿,愤愤地说:我都这样了,心情能愉快得了吗!

  李父心里一酸,不露痕迹地把头扭向一边,再回来时照旧一副云淡风轻:那三个忘八是时候该好好收拾收拾了,下这么大的雪,不知道回来扫雪,只顾自己在外面玩的痛快……

  李爷:你敢!

  李父陪笑:那等您回去收拾。爸,您现在想吃点啥?我去给您买。

  李爷:你钱大烧的,还去买?回家随便做口得了!

  李父:您现在可不能随便了……

  李爷提高警惕地看着儿子,他这忘八儿子净道儿,一不小心就让他掉坑里!

  李父停下来:爸,您咋看您儿子跟看阶级敌人似的?

  李爷:你小子还不如阶级敌人好预防呢!

  李父:爸,您说话越来越高深了,您儿子我都听不出这是褒照旧贬……

  李爷:你小子少跟我瞎胡扯!你给我说说我咋不能随便了?

  李父:爸,您到啥时候都是自由的。儿子我到啥时候也没有资格限制您的自由。我是说您现在不能随便……吃了,要专拣有营养的吃,且是对骨折恢复有益的,好比猪角汤了,鸡汤了,牛肉汤了,红糖水煮鸡蛋了……

  李爷:你滚一边去!那是给孕妇吃的!

  李父笑嘻嘻地:那是补气血的,对您也有益处。

  一辆洗车行驶在漫天飞雪中。刘山河坐在司机李全亮身旁的副驾驶上,另一个叫孙灼烁的小伙和贺叔、李大勇坐在后面。

  他们基础没回新家,而是回老家把煤和柴火一些零零碎碎的工具都拉上了。回来的路上正好碰到贺叔和李大勇,忙让他们上车,自行车放在后车厢里。

  两个年轻人都是刘山河的徒弟。李全亮今年刚满十八岁,对口分配进了父亲的单元修配厂,成了刘山河的徒弟。刘山河手把手教他开车,更教会了他修车,险些是倾囊相授,一点没留私。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都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因此李全亮对刘山河视同父亲一般。

  孙灼烁是临时工,还没转正。他和李全亮是好哥们,属于孟不离焦焦不离孟。便也死皮赖脸地拜刘山河为师。刘山河教他和教李全亮一样,绝不藏私。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