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潸然往昔

第十六章

潸然往昔 然之雅 2267 2023-10-17 18:37:18

  早上7点半,闹钟响起,甑姗睁开迷蒙的睡眼,随手拿起手机关闭闹钟,松弛地摊在床榻上,眼睛干涩地发疼,脑袋也闷闷作响,昨晚又只睡了个把小时。

  起身,拉开窗帘,外面天已经大亮,似乎是个阴天,她去到洗手间打开水龙头洗了把脸,又刷了牙。她用手摸了下昨晚洗的衣服,照旧湿的,也没关系,今天也不穿,就让它自然干吧。

  她烧了壶热水,倒了一杯凉着,拿出头包吃了几口权当早点,她准备一会儿去古镇转转,网上查了一下,那边有家汤包店不错,老字号的馆子,里面的蟹黄汤包可以去当早点吃。

  约摸到了八点左右,她用手机在平台呼叫了辆出租车去古镇,很快有司机接单,四分钟左右抵达。她换好衣服和鞋子,穿上防晒服,拿了把遮阳伞,准备出发。

  甑姗走到大厅,前台的女服务员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她礼貌地笑了笑,径直走出大门外。出租车司机把车停在门口,她拉开后座的门上了车,汽车掉头驶上高架往古镇偏向飞驰而去。

  天气阴沉地有些清凉,甑姗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晴天气,这样的天气出门走走至少不会太晒。她问司机那家汤包店离古镇远吗?司机告诉她就在古镇边上,这个钟点已往可以先去用饭,然后再去走走古镇。那边的修建许多都是几百年遗留下来的民居,古朴原生态,厥后政府为了兴建旅游景区便给周围新建了一些仿古修建,但是中心区域的古宅都是上百年历史的老屋子。

  或许走了二十分钟左右,出租车停在了汤包店的门口,甑姗在线付过车费,推开车门下车。眼前是一家古朴的店肆,小小的门脸上面立了一张牌匾,印着文文汤包,据师傅介绍这家汤包店有好几家分店,这个店是它的总店。

  甑姗站在门口透过玻璃窗向里面审察了一番,也没几桌人,她应该算是来的比力早的一波客人。她推门进入店里,有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师傅穿着白色的厨师服正在一张桌子后面摆弄着什么,看见有人进来,他指了指右手边的桌子,习惯性地说“里面坐”。

  一楼分了两个区域,左手边是厨房及样品展示区,右手边是客人就餐区域。甑姗走进就餐区一看,靠里面用木格子隔了七八个圆桌位,外面摆放着十几张长方形小桌子,她选了一张靠里面的小桌坐下来。服务员过来递给她菜单,她点了蟹黄汤包、馄饨当早点。

  屋顶悬挂了一个圆型中式吊灯,正对着她的墙面上装了一台电视机,正播放着电视节目,定睛看了一会儿,是一档美食节目,主持人降低婉转地讲述着一道传统美食的渊源。

  有一位中年女服务员用抹布抹靠墙的圆桌子,圆润的身躯随着胳膊的摆动而晃悠着,偶尔会传过来碗碟轻微磕碰的声响。靠里面的一面墙上挂了五块金底黑框的老字号牌匾,划分印着遂平市知名商标、中华名小吃、旅游定点饭馆、地方名菜馆等招牌字样。

  甑姗觉得这家汤包店应该比力有年代感,周边的门面房看起来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屋子,店里面的装修也流露出经年累月的沧桑感。适才司机师傅说这家店是总店,那应该就是几家店面中年代最久远的店了。

  劈面餐厨区走过来一位穿白色衣服的服务员端着一张餐盘,里面盛放着甑姗点的馄饨和蟹黄汤包。服务员把盘子放在甑姗面前,说“请慢用”。甑姗笑了一下,体现回应。

  甑姗用手摸了一下馄饨碗,有点烫手,觉得应该稍微凉一下再吃。她顺手端过茶壶倒了杯水喝,现在是早上八点多,一会儿吃过早点后,她要在这个区域转几个景点。既然来了,就索性转转吧,横竖周末也办不了什么事。

  蟹黄汤包配了一个吸管,吸过里面的汁水后,再用筷子夹起汤包沾蘸汁吃。甑姗不是头一回品尝蟹黄汤包了,十年前她去扬州学习,那里的蟹黄汤包也是很有名的。在盛夏时节的扬州步行街里的老字号馆子里,她一边品尝隧道的当地美食,一边聆听皮包水、水包皮的地方文化。

  现在,在这个清净寥寂的汤包馆里,甑姗快速地解决掉早餐,扫码结账后,拿起包和伞信步走出店门。

  她想先去古镇转悠一圈,凭据出租车司机师傅指的方位,应该是先向左转再在前面路口继续左转后直走就能到目的地。

  眼前的马路宽敞豁达,甑姗走在人行道上面,感受天上淅淅沥沥地滴起了小雨,她撑开了伞,脚步轻松地往前走。从前面什字路口向左拐,这条街是一条窄道,马路两边充满了种种旅游纪念品商店,小店里面传来喧闹的音乐声。

  甑姗靠右手边行走在路上,或许过了一站路的距离,前方泛起了一座桥,桥的左边有一座魁星楼,左前方的马路上驶过来的车辆都绕过魁星楼然后拐向右手边的马路上去了。她想,穿过这座桥应该就是古镇步行街了吧。

  甑姗快步向前穿过小桥进入古镇,里面的路酿成了青石板铺路,两边漫衍着一座座宅院,院墙下栽种着各色绿树花卉。有一个青春的少女围在一株紫色藤蔓花卉前拍照,青石、紫花、绿衣、粉脸,甚是惹人怜爱。

  再向里面走,越来越有生活的痕迹,里面或许是古老而质朴的民宅了吧,虽然大门紧闭,但是屋子看起来朴素中透漏着烟火气息,院墙上缠绕着绿色藤蔓,嫩绿的枝叶随着轻风飞翔着。

  有的屋子临街的木窗子开着,侧目望进去,里面摆着几张桌子,看样子是被商业开发的老宅子,里面经营着饭馆、茶室或者其他店面。有一些老屋子门口挂着民宿的招牌,透过半开的大门能看到里面豁然开朗的院子和走廊。

  由远及近传来小贩叫卖的声音,追随小贩走过的身影,甑姗辗转来到比力热闹的街区,这里狭窄的小道两侧尽是小吃、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租古装照相的小店面,有的铺面门口打着非遗文化街的旗子,不远处的一处绿墙下还竖着一块“现在我在遂平古镇很想你”的网红牌子。

  行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些人应该是从正街上过来的游客,那边的马路上有一道牌坊,是进入古镇的正门。

  甑姗今天进来的那条路应该是另一条通道,直接通向古镇要地的一条门路,里面的屋子都是古老的宅院,靠近正门的院子就明显有现代仿古的痕迹了,新盖的屋子计划整齐,青砖白墙,但是却没有几多历史的沧桑痕迹。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