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辞掉高薪事情,我回村放羊

第17章 都来求她直播带货

辞掉高薪事情,我回村放羊 老道 2002 2023-11-03 08:41:58

  购物时,各人都有一个习惯,喜欢货比三家,只要多看几家,多比力。

  只有这样,才气了解市场行情,才气知道自己是否被当成冤大头。

  刘春燕去镇上的几家快递站,与人谈相助。

  她重点强调,她要生长电商,日后有大批的农产物,通过快递,发往全国各地,她希望建设恒久的相助关系。

  刘春燕说这些,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快递站把她当做重点客户看待,把快递费打下来。

  刘春燕的目的到达了,镇上几家快递站的卖力人听了刘春燕的讲述,都很重视她,报出的价钱都不高。

  刘春燕综合考虑快递价钱、快递口碑等因素,最终选定一家快递站,作为相助同伴。

  当天下午,快递小哥开着小卡车,来到刘春燕家的南瓜地。

  在地头,堆放着一大堆南瓜。

  刘春燕,另有她爹娘和弟弟,与快递小哥一起,把南瓜装进箱子里,打包,贴上订单,尔后装进卡车里。

  忙了三四个小时,把所有的订单搞定。

  快递车驶离,把南瓜送往天南海北。

  刘春燕揉揉腰,擦擦额头的汗水。

  打包这活挺累人的。

  虽然各人都很累,然而,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很甜。

  200个南瓜卖了2000块钱,这价钱比卖给二道市井,至少多卖一半钱。

  刘春燕娘看着她,连连夸她。

  她爹不擅长夸人,心里想说一些夸赞的话,可是,愣是没说出一个字。

  弟弟刘春山:“姐,你保持这个速度,把咱家的土特产全部卖掉,赚到钱给我娶媳妇。”

  刘春燕白他一眼,“想娶媳妇,自己挣钱去。”

  晚上。

  刘春燕来到怙恃家,和怙恃一起吃晚饭。

  左边的邻居三大娘来了。

  后边的邻居二嫂也来了。

  陆陆续续,来了二十多个乡亲。

  他们的想法都一样,见刘春燕用直播的方式卖出200个南瓜,而且卖了高价,他们想请刘春燕资助,卖他们的南瓜。

  乡亲们种田有个特点,喜欢跟风,啥价钱高种啥。

  玉米价高的时候,都种玉米。

  南瓜价钱高时,纷纷种南瓜。

  于是,经常泛起的情况:今年南瓜特别贵,到了明年,价钱一下子降下来。

  今年因为全村人都种南瓜,而且周边许多村子也种南瓜,导致南瓜价钱直线下降。

  目前,各人的南瓜都没卖出去。

  不外,各人各有各的道。

  有人想把南瓜放到地窖里,等过几个月,拿出来卖。

  有人不想等了,宁愿低价卖出。

  今天下午,看到快递车来到刘春燕家的地头,拉走一车南瓜。

  他们纷纷上前,问这是咋回事。

  刘春山年轻,爱显摆,把刘春燕用直播的方式卖南瓜的事,统统说出来。

  很快啊,全村人都知道这事了。

  有些心眼活泛的人,自认为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想请刘春燕资助,把自家的南瓜也直播卖出去。

  虽然,他们没有直接说出真实目的。

  他们先用种种好听的词汇,夸刘春燕有能力。

  不亏在多数会干过,能力真强。

  相信她在村里也能干出大作为。

  要知道,刘春燕回村放羊的第一天,乡亲们普遍不看好她,认为她折腾不了几天,就赔光了钱,灰溜溜回城里。

  谁也没有料到,刘春燕仅仅搞了个直播带货,就取自得想不到的效果。

  刘春燕今年30岁了,基本的人情世故她懂。

  她虽然知道,各人说这些话,是在拍马屁。

  她没把各人的夸赞当回事儿,左耳进右耳出。

  她娘喜笑颜开,特别开心。

  之前,乡亲们冷嘲热讽刘春燕的话,她听到过一些。

  现在,乡亲们齐夸刘春燕。

  她心里有种逆风翻盘的痛快酣畅感。

  刘春燕同意帮各人卖南瓜。

  不外,她提了一个条件。

  每个南瓜她抽取20%的佣金,好比说,一个南瓜卖10块,她要抽成2块。

  三大娘第一个差异意。

  “燕子,咱们都是左邻右舍,你赚我的钱,不怕羞吗?”

  二嫂道,“老话讲,远亲不如近邻,各人都乡里乡亲的,应该互帮相助。你别赚我们的钱了。”

  对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而言,他们没啥挣钱能力,导致他们对钱看得特别重要。

  用一句话归纳综合,他们赚钱难,想赚他们的钱更难。

  刘春燕明确告诉他们,帮他们卖南瓜的前提是她拿抽成。

  这相当于在割他们的肉,他们绝对接受不了。

  刘春燕看着二嫂,“二嫂,我记得你们家分居时,为了一个饭碗,你和大嫂打骂半个月,对吧?”

  提起这事,二嫂马上气鼓鼓,“是的,气死我了,她多拿一个碗。”

  无论在农村照旧都市,无论是现代照旧古代,都不乏兄弟为了争夺家产,大打脱手的事。

  二嫂家就是这种情况。

  当初,他们的公公去世后,留下60岁的老婆婆,年龄不算大,可是,老婆婆瘫痪在床好几年了,常年需要人照顾。

  农村传统的看法是:养儿防老。

  老婆婆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二嫂家的,另有一个是大嫂家的。

  如何照顾老人这件事上,他们两家商量的结果是,每家照顾老婆婆半个月,然后轮到下一家,如此循环。

  刚开始,没啥问题,然而,时间长了,问题一大堆。

  有时候,到半个月期限了,该去接老婆婆了,非要找理由,往后推一天,理由是这个月31天,不能亏损。

  有时候,还没到半个月期限,就把老婆婆送到对方家里。

  因为这事,二嫂和大嫂经常打骂,在她们枕边风的吹拂下,她们的丈夫,明明是亲兄弟,却像对头一样,晤面不说话了。

  厥后,老婆婆去世之后,他们两家朋分老婆婆留下的家产。

  其实,老婆婆挺穷的,留下的家产没有一分钱,只有锅碗瓢盆之类的生活用品。

  分碗的时候,老婆婆总共留下七个碗。

  大嫂拿走四个,给二嫂剩下三个。

  二嫂差异意,非要从大嫂手里抢一个碗。

  因为这点儿事,妯娌两人闹了很久,天天打骂,闹得全村皆知。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