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签到后小可怜带飞八零姐姐团

16人情,土方子

签到后小可怜带飞八零姐姐团 千炏 2136 2023-05-04 09:01:00

  正行动着,又来了两个大婶子,都是村子里的人,手里拎着油灯和工具。

  钱杏芳见了,道:“你们来了。”

  两人一个是村中间住着的唐铁匠媳妇,唐铁匠叫唐铁,小时候随着师傅学过打铁,但没做过打铁的营生,各人就是这么叫着玩笑,慢慢的叫习惯了,也就没悔改。

  他媳妇高秀红,是个十分爽利的妇人。

  另一个是村子里杨大树媳妇,吴守娣。

  杨大树老实巴交的,吴守娣却十分强势,瞧着欠好相与。

  两人平时都没和老邬家有来往,邬博没想到她们会来。

  既意外,又感动,红着眼眶谢谢了两人,忙往屋里请。

  高秀红和吴守娣问了钱杏芳邬奶奶的情况,钱杏芳或许说了,两人心里有数了。

  吴守娣脸上没什么心情,语气也冷冰冰的:“我带了针线过来,再给她放放血。”

  带的针线,原本是计划来给邬奶奶做寿衣的,如今人死不了,用来放血也行。

  高秀红钱杏芳颔首,这些土法子,她们都市,都用上一用,横竖坏不了事。

  三个妇人拿着邬奶奶的手臂,从上往下撸,从手臂撸到指尖,然后曲着指节,紧紧的缠上线,用针扎。

  扎出来的血,是乌黑的,说明身体里毒气重,是病源,放了就好了。

  这么重复,十个手指头都扎了一遍,挤了不少黑血。

  赵莲的泡姜烧好后,几人又相助给邬奶奶推拿,身上推出不少青紫的疙瘩,这也是排毒和病气,湿冷气的体现。

  三人推脚心时,瞧着邬奶奶裹过的小脚,和上面血糊糊的伤,都有些唏嘘。

  她们私下里还酸过邬奶奶,说裹小脚的命好,一辈子都没做过什么活,在家有爹养,出嫁了有男人疼,老了有儿子孝顺。

  哪像她们,生下来就是刻苦受累的命。

  可对上邬奶奶这双畸形的脚,什么羡慕都没有了。

  她们小时候也试着裹过脚,那时候的认知是,裹了脚的女人,才叫真女人,她们羡慕憧憬。

  但因为受不了这苦,又因为家里穷,没这条件,最终放弃了。

  所以或许勉强算是经历过裹小脚的苦,能体会到邬奶奶这双脚,遭了几多罪。

  小脚,真不是人裹的。

  几人忙活出一身汗,邬奶奶也出了一身的汗。

  成效是有的,邬奶奶温度慢慢退了下去,脸色也悦目了许多。

  天亮时,三大爷自己过来了。

  老人家走得颤颤巍巍的,让人瞧了担忧不已。

  瞧过邬奶奶后,说她命大,挺过来了,慢慢养着就是,会好的。

  邬博赵莲狠狠松口气,红着眼,哽咽着和所有人致谢。

  王山贵道:“都是一个村的,这些小事不用在意,以后有事,就到大队说一声。”

  “你们家住得偏,你不说,有个什么事我们也不知道。”

  “咱们是一个团体,是邻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相互搭把手的事,你也别太较真。”

  邬博颔首说好,暗自自责他们之前的小人之心,盘算主意以后要和村子里的人搞好关系。

  免得再如同之前那般,绝望无助。

  村子里确实有人不待见他们,但大多数都是心善的好人。

  送走众人,伉俪两人烧了热水给邬奶奶擦洗,替她换上洁净的衣服,又喂了些细芽的米汤。

  看老太太睡得牢固,才算放心。

  然后又让四姐妹吃些工具,去睡觉。

  细芽睡得沉稳,没有叫醒。

  伉俪俩也收拾收拾,睡下了。

  忙活一天一夜,铁打的都受不住。

  一家子一觉睡到下晌黄昏,期间有人过来看望,不外看邬家没消息,推测在休息,没打扰就走了。

  邬博率先醒过来,看赵莲没有要醒的意思,也就没打扰她。

  赵莲先照顾了他们母子俩一整夜,又奔忙一天,又忙活一夜,肯定累坏了。

  轻手轻脚起身,先去看了看邬奶奶。

  刚进门,邬奶奶就醒了。

  人另有些迷糊。

  邬博欢喜的走已往:“娘,你感受怎么样?”

  邬奶奶满身没劲,也没力气说话,只摇了摇头。

  邬博道:“没事就好,娘您先躺会,我去烧些热水,弄些吃的过来。”

  邬奶奶颔首。

  邬博放心出门,又去了女人们的屋子。

  大麦几个还在睡,昨天吓坏了,多睡会没事。

  细芽却醒了,正睁着大眼睛,看着房梁上的稻草发呆。

  邬博已往抱起小细芽,疼惜的亲了亲:“爹的细芽真乖,醒了也不哭闹。”

  “是不是饿了?爹给细芽煮米汤好欠好?”

  “啊……”好。

  小细芽咧着小嘴应了声,看得邬博心都化了。

  昨天一整天都没能顾上小人,这会又是心疼,又是自责。

  到灶房给细芽把了尿,用背带绑身上,开始烧火忙活。

  嘴里还跟细芽聊天,教细芽背书,背三字经。

  邬奶奶的学问是邬爷爷教的,她自己又勤学,学得很好。

  厥后有了邬博,伉俪俩一起教,邬爷爷走后,邬奶奶也没落下对邬博的教授。

  邬博在学习上也很有天赋,要是皇权政治还在,他也能轻轻松松考个秀才,甚至举人。

  不外,世事无常,邬博空有一身学问,无处施展。

  但他也不怨天尤人,没事的时候,就在家教赵莲学,然后教大麦几个。

  没有书,没有纸笔,就弄了个沙盘。

  大麦四个学得都挺好,三岁的小米都市认不少字了。

  其中大麦是学得最好的,不是因为她年龄最大,是她最勤学,最喜欢学习,也是最有天赋的。

  细芽听得认真,她对这工具很感兴趣,还会回应他爹随着念。

  虽然出口的都是啊啊啊,但节奏很对。

  邬博开心得恨不得把小细芽疼进骨子里,小家伙还没满月就会背书了,可真是个小天才。

  赵莲进灶房,看着温馨和谐的父女俩,脸上露出柔和的笑意。

  “咱们细芽都市背书了,真棒。”凑已往亲了一口。

  小细芽很喜欢被夸,兴奋的扭了扭小脖子。

  赵莲哭笑不得,从邬博手里接过活:“我刚刚去看了娘,恢复得很好。”

  “待会再把上午三大爷留下的药煎了,喂几顿,就能好泰半。”

  “这几天,我想从细芽那里匀些米给娘煮红薯粥喝。”

  “光吃红薯,我担忧娘受不住。”

  说着看向细芽,他们都知道,细芽是懂事的,她不是普通孩子。

  他们并不想从她身上索取什么,又或者获得什么回报。

  只是如今的情况,他们没措施。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