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养猪百头,不如逼太子殿下还钱

第222章 竟另有这样的好事!

  有系统的保证,宋君君心中安宁许多了。

  管它前路是什么狼豺虎豹,她没完成任务之前想死,怕也是难了。

  张三等人虽也畏惧,但宋君君装傻问起时,却仍旧是哆嗦着身子,咬死了说绝无此等骇人之事,都是安州黎民以谣传讹。

  张三嘴硬得很,头也铁得很,但他手下那几个收钱做事的伙计就没这么坚强了。

  进安州城前的一晚,这一行人路上因为躲雨误了进城的时机,只好宿在安州城外的客店里。

  客店背后是一个小山包,上头隐约有几个低矮的坟包;小山丘后即是茂密的林子,雨后空气湿润,夜里,林子深处不时还传来几声乌鸦的叫声。

  沙哑凄厉的乌鸦声中,宋君君听得房外楼道里有了窸窣的响动,徐徐朝她歇息的房间而来。

  宋君君警觉起身,原以为那响动是冲着她来的,谁知几声忙乱的脚步走过了她的放门口,却仍未停下,一直渐行渐远。

  宋君君打开房门一丝漏洞,从门缝里看出去,是那张三雇来的两个脚夫,正背着小肩负,凑到一起嘀咕着什么。

  客店宁静,四野无人,他们的嘀咕声倒是显得清晰,似乎并不计划避着人一样。

  避着谁呢?

  他们知道宋君君一路以来昏睡得死,又知道客店的伙计都宿在后院。夜深人静,除了张三儿,另有谁要避着?

  这声音一句不落的传进了宋君君的耳中。

  原来,他们在给张三送饭时,掺了蒙汗药,此时,张三正在房中呼呼大睡呢!哪怕是天空惊雷阵阵,他也能一觉好眠,直至天明。

  窝里斗了!竟另有这样的好事!她还正愁找不到时机留下点线索呢!

  宋君君看戏看得兴奋极了,又听得他们说,他们偷拿了张三肩负里的银票,足足有七百两之多!

  可二人的矛盾便也就此展露了:

  一个说,应该拿银票去就近的钱庄兑了,各分得三百五十两,回老家去;

  一个说,就近的钱庄恐怕会袒露,照旧应该先返回京城,再做谋划。

  这时,那个高些的脚夫就不乐意了,不自觉地也拔高了音量,说是张三本就是京城人士,他们再跑回京城,等来日里张三回去了,二人岂不是自寻死路?

  “你傻啊?!”矮些的照着头就给了他一个暴栗,“这个姓张的是个疯子!人人都说郎安山去不得,他非要去,连命也不要了?我看那女人,细皮嫩肉的,不像是他的妹子!保不齐是他贩来的人呢!说不定,他也是听主子付托的呢!”

  这个矮个子倒是有些智慧。

  宋君君悄悄肯定,再去听他们二人说话,那高个子似乎也觉得矮子说得有原理,一瞬间又有了犹豫。

  趁着这个犹豫,宋君君悄悄推门,蹑手蹑脚出去了,把他们吓个够呛。

  “嘘——”宋君君竖起食指放在自己唇边,“别作声!我可是站在你们这一边儿的!”

  两个脚夫被宋君君取下来的钗子晃了眼,都忘记了叫喊。

  这是宋君君身上最后一件值钱的物件,太子特意为她订做的珠钗。

  “这位年老说得不错,我确实不是他的妹妹。”说着,宋君君扬了扬珠钗,“这可不是普通首饰,你们好悦目看……我与他家主子结仇了,他主子想除掉我,却不敢自己动手,这才让张三千里迢迢送我来这郎安山,为的就是神不知鬼不觉地除掉我,自己又干洁净净……”

  那高个子不敢相信,那矮个子却是个识货的:

  “这珠钗,简直不是普通富朱紫家用得上的……”

  “如今便给你们了!”宋君君拿着珠钗,往他们眼前一放。

  矮个子是个上道的人,他贪婪地盯着珠钗,狡黠的笑蔓延进他眼纹中:

  “女人大方,可是有什么事,要我们兄弟俩去做的?”

  “年老是个智慧人!我也就不饶弯子了!”宋君君往柱子上一靠,又以重利相诱:

  “只不外是举手之劳的事情而已!你们若是做到了,到时候的酬金,可换百支这样的珠钗。怎么样,二位年老可做得?”

  那高个子谨慎,照旧有些犹豫:“若是我们兄弟二人做不到呢?”

  “做不到……”宋君君莞尔,“你们若是嫌麻烦,大可带着这支珠钗,远走高飞!我绝不追究怨怼。这珠钗可比千八百两银票要越发值钱!”

  矮个子嘿嘿笑着,问宋君君可是要他们帮她联系家人,故作为难,说这可是一件难事。

  “不是!”宋君君仍旧是好脾气地笑着,“不外是要你们带着这支珠钗,往回走,去最近的林州,到林州官驿去,把珠钗给他们看。”

  “噢……你们若是担忧官驿的人抢了去,大可以随便在街上找小我私家,把这珠钗画下来,交给官驿的驿丞。”

  “你与那驿丞是亲戚?”矮个子问道。

  “非也。素不相识。”

  宋君君说着,见二人眼中尽是不行置信,又增补道:

  “放心,我算准了,你们把这带已往,官驿的人一定好吃好喝招待你们!”

  宋君君一番话,两个脚夫听着格外动心。又想着左不外他们返回也要经过林州,即便这女子乱说,他们也能得一枚价值千金的珠钗,也没什么损失啊。

  这么一想,宋君君在旁敲侧击一番,二人竟真给说动了,也没有了分歧,收了宋君君的珠钗,解了马,骑上便往林州去了。

  第二日,张三儿睡到了晌午才醒,起初是忙乱很是,但扭头看了仍在装傻的宋君君,竟硬是逼着自己镇定了下来。

  宋君君冒充不知情,问张三儿发生了何事。

  张三只咬着牙说是家奴逃走了,只字也不提自己丢了傍身的钱财,只剩下些碎银子。

  两个脚夫骑走了马,剩下的两匹马拉不动两人坐的马车,又听说安州城不许马匹入城,便只好走着去了。

  宋君君憋着笑,眼见着张三儿都要哭作声来了,但照旧要装作个没事儿人一样带着她继续上路。

  只是一路上开始抹眼泪,宋君君跟在他身后,愣是忍住了没笑作声来。

  进了安州城,张三儿一路打探着,要往郎安山去。

  城里街上的黎民大多都是年迈力弱的老人,听说年轻的男子一半战死了,另有一半,在安州军营中了,要加紧训练,好反抗那“郎安山匪”。

  黎民听说张三带着自家的妙龄妹子要往郎安山去,都劝他,那个地方可去不得。

  宋君君装作全凭哥哥做主的模样来,老人家的惋惜哀叹,她只当没听见。

  张三又怕宋君君疑心,起先还遮掩一二,但一转头看多了宋君君懵懂无知又无畏的眼神,徐徐地也大起胆子来。

  直言自己家与郎安山的山匪有婚约,若是不去,山匪一定会抨击。

  几经周折,张三带着宋君君,终于是找到了一条上郎安山的路。

  这时,宋君君才觉察,郎安山与一路上的传说都纷歧致。

  她以为郎安山是一座山,而实际上,泛起在她眼前的,并非是一座山,凭据指路的老人所言,她目之所及的山峰,都是郎安山。

  原来,郎安山,是山脉一串,而非高山一座……

山人钠thing

原来想说元旦快乐的,但是吧,我边看武林外传边码字,码完,诶嘿,1月2日了~那就都快乐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