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民间春秋

第七十回 换牌“南北小饭庄”

民间春秋 福寿山下一书虫 2853 2015-11-20 20:04:12

  (“百日”祭祀做完后,换牌“南北小饭庄”;招牌响亮创意好,北方饭菜超火爆。)

  那天,在为梁爷爷和梁奶奶做完“百日”祭祀后返回来的路上,耿正和弟弟妹妹商议:“咱们应该给小饭馆换个招牌了。这样一来,或许可以使它焕发新的生机呢!”

  听了哥哥的话,耿英点颔首说:“是啊,梁爷爷和梁奶奶刚刚去世的时候,咱们不忍心摘了他们亲自挂上去的那个招牌。如今‘百日’也过了,是该换一换了。肯定得啊,原来想着来咱们饭馆用饭买饼的人,一看到这个招牌,也大多会望而却步的呢!”

  耿直说:“换个招牌虽然对了,可给咱们的饭馆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我想啊,一定要起一个让人们一看了,就很想进去品尝一番的好名字!”

  耿正说:“我开端考虑了一个,叫‘南北小饭庄’怎么样?”

  耿英想一想,说:“咱们从北方来,在南方开了个小饭馆,北南合璧!我看这个名字挺不错的,很有创意呢!”

  耿直说:“可这个字号里边,没有把我们的姓氏加进去啊,应该叫‘耿记南北小饭庄’才完整!”

  耿正说:“这景德镇上只有咱们这一家‘南北小饭庄’,我看就没有须要把我们的姓氏加进去了吧。”

  耿英也说:“我看也没有须要加了,咱这个名字主要体现的是‘南北’两个字;倘若再加上姓氏,不光掩盖了主题,而且还显得累赘呢!”

  耿直仔细琢磨一番之后,说:“可不是耶,照旧不加得好,那就叫‘南北小饭庄’吧,挺响亮的名字呢!”

  耿英增补说:“主要是人们一看招牌,就知道咱们的小饭馆里有南北各地的特色饭菜!可这要真得能够做到名副其实,也不容易啊!”

  耿正说:“是的,咱必须得做出来几样能够代表南北特色的饭菜来才行!”

  耿直认真想一想以后,兴奋地说:“姐姐,我看咱们北方的水饺就最好了,我特别喜欢吃你做的饺子。这镇子上的人,尤其是那些南来北往的外地商人们,也肯定会喜欢的!”

  耿正说:“另有刀削面,剔尖儿、猫耳朵、抿圪蚪、饸饹、莜面栲栳栳等面食,以及大杂烩菜和咱们当年在家里特别爱吃的种种凉拌菜,如果有会做的,也可以试一试!”

  耿直听了,淘气地说:“哎哟,哥哥你快别说了,都引逗得我要流口水了呢!只是,这些好吃的工具,我可是只会吃,不会做啊!”

  耿英说:“别说你了,就连姐也做不了几样呢!而且,在这些面食中,有些还需要家伙什儿呢,好比,抿圪蚪就必须有抿床子,做饸饹就必须有饸饹床。这些家伙什儿,这里还纷歧定能买获得呢。不外啊,我倒是会做剔尖儿和猫耳朵,但刀削面做得欠好,预计拿不脱手的。另有,莜面栲栳栳我也推欠好,但搓鱼鱼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呢!至于大杂烩菜和种种凉拌菜,倒也都不难做的。”

  耿正说:“我只是打个比方而已,并不是都想上桌的。再者说了,咱们纵然是都做得了,也没有精力做那么多啊!先做几种最拿手的就足够了,至于其他一些眼下还做不了的,咱们慢慢试着学学。如果行,咱就上;如果不行,咱不上不就行了嘛!另有啊英子,做饭不能光靠你,我们俩也要学着做的!”

  耿直说:“我已经在学着做了呢,已经会熬粥了!哥哥,你不也已经学会做烙饼了吗?”

  耿正笑了笑说:“另有,咱们要做一个不大不小的黑板挂在店门前,把咱们小饭馆每天能够上桌的面食和菜谱都写在上面,而且注明价钱。另外,还要把特色面食和菜谱写成小册子,向那些来咱们小饭馆里用饭的人们推荐咱们的特色饭菜!”

  耿英说:“这个措施很好。不外啊,咱们得先定了准备上桌的新食谱!依我看,咱就先上水饺和杂烩菜吧,这两种不光好备料,而且也不需要特此外制作家伙什儿,对我来说是最有掌握做好的。猫耳朵也可以上,只要醒上面团,备好浇头就行,很简朴的。另外,凉拌菜也可以推出几样!至于南方饭菜,咱除了保留现有比力受接待的那几种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新的食谱,好比种种配菜的盖浇饭、炒饭和小炒菜。”

  耿正点颔首,长出了一口气说:“好,那咱们就这么定了!我今儿个下午就去牌匾店肆定做新招牌,英子你先简朴写一个食谱和菜谱,然后,咱们就开始备料吧。需要什么家伙什儿,咱也可以去各大杂货店里找找看。咱们争取在三日之后挂新招牌,上新饭菜!”

  耿英笑着说:“食谱和菜谱好说,等一切需要准备的工具都备齐了以后,咱们商量着一起拟定好了再写不迟。我和小直子今儿个下午先把店面上好好收拾一番吧。从明儿个开始,咱们就着手备料,买须要的家伙什儿!”

  耿直淘气地把路中央的一块小石子儿一脚踢得老远,高声对哥哥姐姐说:“是啊,我记得咱爹曾经和我们说过,‘家有三件事,先拣紧的做’!可咱们现在最当紧的是什么啊?你们看,这日头都快到当头了!”

  耿正恰似名顿开一般,说:“可不是耶,咱们得赶忙回家做饭了呢!”

  耿英却说:“没关系,出门之前,我已经提前准备好了……”

  不等妹妹说完,耿正就开始连连摇头,坚决地说:“不不不,俗话说,‘先紧后拉撒,肯定是行家’!咱们惠顾说话了,真还延长了不少时间呢,得快点儿赶回去了!”

  于是,兄妹三人不再商量以后怎么换招牌开饭庄的事儿,快快当当往回赶去。

  当中午的生意做完,来用饭买饼的主顾都散去了以后,兄妹仨随便吃喝点儿,就各自忙活开了。晚饭简朴,尽管他们各有新考虑的事情需要忙活,但依然照旧照常营业了。只是天傍黑的时候,在小饭馆的门口贴出了“从明天开始,暂停营业三天”的通告。

  从越日开始,兄妹三人开始认真察访景德镇上各家巨细米面日杂店肆。之后,他们就凭据设想的经营规模,精心选购所需要的种种米面粮油调味品等等物料,以及一些必不行少的家伙什儿了。

  很是可喜的是,在景德镇的几家米面店肆内,他们居然买到了质量很好的荞面、绿豆面和莜面。但跑遍了镇上所有大巨细小的杂货店,也没有能够买到抿床子和河捞床。不管怎么说,他们精心设计的小饭庄基本上可以开张营业了!

  三日之后,“梁计小饭馆”换成了简练大方的新招牌:“南北小饭庄”。看到这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招牌,凡在饭馆门前经过的人都不由地眼前一亮,来店里用饭的人明显增多了。

  以后,随着北方特色饭菜猫耳朵、剔尖儿、莜面鱼鱼、水饺、杂烩菜,以及几样凉拌菜,和南方特色的盖浇饭、炒饭,以及小炒菜的陆续推出,“南北小饭庄”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起来。

  在收拾得干洁净净的“南北小饭庄”里,不光十几样南冬风味儿的特色饭菜很是可口,而且与大饭馆相比,价钱又相对低廉了许多。因此间,就吸引着远远近近的镇上人家争相赶来品尝。尤其是香喷喷的大杂烩菜和浓香四溢的洪流饺,让那些通常从小饭馆门前经过的人,都由不得掏腰包先品尝为快。然后,这些人又去告诉自己认识的人。如此,来“南北小饭庄”用饭买饭的人越来越多!

  很快,“南北小饭庄”的特色饭菜也获得了来景德镇做陶瓷生意的好些外地商人的青睐。这些人的关顾,使原来就相当不错的经营状态越发火爆起来!

  然而,随着生意的日益火爆,耿正兄妹三人有些忙不外来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