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民间春秋

第二十四回 白家欢喜起新屋

民间春秋 福寿山下一书虫 5802 2015-11-10 19:22:22

  (白家欢喜盖新房,街坊邻居齐资助;压瓦统脊结束后,耿老爹许诺完新屋。)

  第二天是农历九月初六。江南的九月雨水日渐淘汰,气温也变得很是舒适宜人。一早起来,天气特别晴朗,白百大一家人的心情也就像这朗朗的九月天空一样得好。乔氏和小青早早地就起床张罗两家人的早饭了。白百大也睡不住,居然去早市上买回来两条足足有两斤重的新鲜武昌鱼。等耿老爹父子四人收拾利落了走进西边屋子时,新蒸米饭和清蒸武昌鱼的香味儿已经溢满整个屋子了。

  小青正在案板上拍黄瓜,见耿英进来,兴奋地说:“英妹子,快剥几瓣儿大蒜,我给咱们做个凉拌黄瓜!”

  早饭桌上,耿老爹建议:“今儿个是九月初六,在我们那里,逢三、六、九都是好日子呢!咱们不如今儿个就动土盖新屋。说是动土,也就是象征性地挖几锹就行了。依我说,白兄弟你不如吃罢饭就到船老大那里打招呼请假去吧!我们父子们先把棚子里的物料搬出来,腾挪开盖屋子的地方,你回来了再挖他几锹,接下来咱们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干了!”

  白百大哈哈大笑,兴奋地说:“耿年老真是一个爽快人,我就喜欢这样做事情!你说得好,咱们吃完了饭,我就到船老大那儿请假去,你们爷儿几个先悠着点儿干着。你一定要看好娃娃们,可千万不要刮擦磕碰着了啊!”

  吃两口米饭,他又嘱咐耿老爹:“你们先把院子里种的那些菜和花卉拾掇了,然后将棚子里的那些杂七杂八的工具折腾出来堆到南墙跟前就行了;如果另有精力,再把砖啦瓦啦的搬出来摞在西墙那边。大的木料千万不要挪动,等我回来以后,找几个年轻力壮的男人来资助吧。横竖咱们以后盖房也还需要请一些人来资助的。”

  耿老爹点颔首,笑着说:“白兄弟你放心!”

  乔氏和小青看到耿正兄妹三人吃得很香,就不停地给他们的碗里一大块儿一大块儿地夹鱼肉。乔氏还轻声嘱咐他们:“慢慢儿吃,小心鱼刺!”

  耿正欠美意思地用手盖住自己的饭碗,说:“这清蒸鱼真好吃,但我不能尽吃鱼肉啊,我还要吃米饭和菜呢,千万别再给我夹了!”

  耿英也说:“也别给我夹了,我都快给鱼肉吃饱了!娘娘和姐姐也吃啊!”

  乔氏慈祥地笑着说:“你们先吃,留下来散碎的我和你们小青姐姐再吃。我们会吃鱼,不怕鱼刺!”

  说着,她又给耿直碗里夹上一块儿,说:“小伢子,娘娘做的清蒸武昌鱼可好吃?”

  耿直鼓着腮帮子直颔首:“唔唔唔……”

  等到咽下去了之后才响亮地回覆:“好吃极了!可是,娘娘,我饱了!这块儿鱼肉,就让哥哥替我吃了吧。”

  说着把鱼肉夹给哥哥,把空碗递给乔氏,说:“娘娘,我想喝点儿水!”

  小青赶忙接过碗来,说:“我去给小直兄弟盛汤!”

  汤来了,小青还往碗里搁了一个小汤勺。耿直看一眼碗里,说:“啊,照旧西红柿鸡蛋汤呢!”

  赶忙用小汤勺盛起一勺,吹一吹喝了,咂咂嘴巴说:“哇,真香!早知道有这么好喝的汤,我该少吃点米饭呢!”

  白百大把碗里的米饭扒拉完了,将空碗递给小青,高声说:“丫头,给爹也来一碗汤!”

  小青盛一碗汤递给爹。白百大喝了一口,兴奋地说:“各人都多吃点儿多喝点儿啊。别说,我婆姨做的清蒸鱼和丫头做的这西红柿鸡蛋汤,还真是挺不错呢!”

  乔氏笑着说:“耿年老你看他,哪里有这样夸自家婆姨和丫头的!”

  早饭后,白百大去船老大那里请假去了。耿英说:“娘娘,您和小青姐姐洗刷碗筷吧,我和爹他们腾挪棚子里的工具去了!”

  小青却说:“姆妈你一小我私家慢慢洗刷吧,我也要去和他们一起腾挪工具去耶!”

  乔氏笑着说:“去吧,都去吧!可要慢点儿干啊,不要磕着碰着……”

  她这里还没有说完呢,两个丫头早已经嘻嘻哈哈地跑出去了。

  半上午时分,白百大欢快奋兴地回来了,手里头又拎回来两条个头更大的武昌鱼。乔氏接过鱼来问丈夫:“船老大怎么说,准了你几多天假?”

  白百大说:“准了,没有说具体期限,只说什么时候盖好了就回去干活儿。临了我说给他们了,什么时候装卸船人手抽调不开了,就随时来喊我,只要不是长时间跑外运就行。”

  小青眼尖,说:“嘿,我爹回来了!”

  耿老爹赶忙过来说:“白兄弟回来了!”

  白百大说:“回来了,一切顺利!”

  乔氏笑着说:“小青她爹好人缘呢,船老大没有为难他,说是什么时候盖好了再回去干活儿。”

  白百大说:“人心换人心嘛!我也说了,如果他们装卸船的时候人手抽调不开了,就随时来喊我一声,随叫随到。”

  说着话,白百大看到耿老爹已经领导四个孩子将所有的杂物和柴火都搬出来堆放好了,各人正在往外搬摞砖瓦呢,就一起干起来。

  一会儿,乔氏过来招呼各人:“该歇一歇了,都去洗手擦脸,泡的茶正好喝了。”

  于是各人停了手,分头去东、西两边屋子洗手擦脸。然后,耿家父子们过西边屋子里品茗。乔氏端来一大盘子洗洁净的苹果和脆枣儿放在圆桌上,说:“吃点儿果子和枣儿吧!这脆枣儿是对门儿的王婆婆今儿个早上让她大孙娃子送过来的,我吃了一个,又脆又甜!”

  小青说:“你们吃吧,我才不吃这枣儿呢!”

  白百大说:“丫头你不要这样说话,婆婆是一番美意意啊!她听说爹回来了,就送来脆枣儿。我们可是多年的好街坊了。”

  小青使气地说:“那我也不吃!”

  乔氏开始打圆场了,连声说:“好好好,你不用吃,我们吃。耿年老,你抓一把。英丫头,你吃,也给你哥和你弟抓一些。好吃着呢!”

  歇息一会儿,各人又去继续干活儿。

  到乔氏招呼各人吃午饭时,已经腾挪得只剩下四根准备做房梁用的大木材了。

  白百大说:“咱们用饭去。下午,我多找几个有经验,有力气的人来。当年,这四根大木材可是十来个大汉才给抬进院儿里来的呢!另有,拆这几间棚子,也得请各人一起资助了。”

  从农历九月初六破土动工开始,白家五间新瓦房的修建工程进展得很顺利。那天黄昏,腾挪开盖屋子的地方以后,白百大亲自动手象征性地挖了几铁锹,就算是已经破土了。越日早饭后,他请来了本镇上的几个具有富厚造房经验的工匠,拉开皮尺量好了五间新房各间地基的尺寸。然后,两家人就开始自己动手挖地基了。凭据工匠们的要求挖好地基后,白百大又请来了十几个年轻力壮的街坊资助,各人齐心协力打地基、铺石子、垫柱基、立柱、起架、上梁、砌墙、铺椽、装前挡……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五间新屋的主体工程就已经完成了一泰半。接下来需要做的是新屋封顶了。

  新屋封顶也叫“按栈”,是盖房历程中最紧张的一项工程。完成这一工程时,小伙子们光脚下泥盘,边刨边踩,光着脊梁,用长柄泥叉或泥耙往房顶上搭泥,房顶上小工们奔走如飞地运泥,泥匠师傅左右开弓挥舞抹刀抹泥。不管是几间房,都要一口气干完才气用饭。因此,这一天是最需要较多人手来资助的。

  在新屋封顶的前一天,白百大和耿老爹就在院子里的西墙根儿下砌了两个临时的炉灶。小青则领导耿正兄妹三人,从街坊邻居那里借来了足够的桌椅板凳和碗呀碟呀的一应餐具;然后,又推着小推车到菜地,从菜农那里买回了许多几何种种各样的新鲜蔬菜;最后,他们又一起来到镇上的肉铺里,买回了不少的鸡、鸭、鱼、肉。

  新屋封顶当天的上午,许多几何街坊邻居都早早地赶来资助。挑水的、和泥踩泥搭泥运泥的、抹顶的……各人都为白家起新屋感应很是兴奋,干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地日头已经接近正午了。此时,新屋封顶的工程也圆满完成了。

  那一天,街坊邻居的婆姨们也没有闲着。早饭后,她们也都早早地来到了白家,资助乔氏计划张罗了丰盛的饭菜。新屋封顶是男人们干的活儿,所以小青和耿英那天只能是婆姨们做饭队伍中的成员了,两人跑前跑后地一直忙个不停。耿直小,也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一会儿抱柴,一会儿择菜,欢快奋兴地忙碌着。

  新屋封顶工程结束后,白家就在院子里摆开桌子,招呼各人伙儿欢快奋兴地吃了一顿饭。说起来,这新屋封顶街坊邻里资助,主家宴请吃一顿丰盛的饭菜,已经是这一带地方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乡俗了。来资助的人兴奋,主家也兴奋。

  那天干活儿时耿正注意到,在两个卖力挑水的年轻后生中,有一个长得虎头虎脑的特别壮实可爱,各人都喊他东伢子。只见他挑了两只木制洪流桶,跑了一趟又一趟,干得比哪一个都欢快。他不光给男人们这边卖力和泥的人送水,而且还抽闲给西墙根下的那只洪流缸里添水。虽然那边的女子们不停地洗菜做饭放肆用水,但水缸里的水一直都是满满的。

  耿英那天也注意到这个年轻后生了,他看上去比小青姐姐略大几岁的样子。但不知道为什么,小青姐姐非但不谢谢这个赶来资助,而且特别勤快的好街坊,反而老是给人家甩脸子。但这个年轻后生似乎并不生气,反而随处让着小青姐姐。当他第一次欢快奋兴地过来给洪流缸里添水时,小青姐姐竟然硬邦邦地对人家说:“你来我家干什么!”

  没有想到这年轻后生一点儿也没有生气,只是特别憨厚地对小青姐姐笑一笑,说:“婆婆叫我过来资助呢,我想自己也不会干此外,就挑水吧,横竖咱有的是力气啊!”

  小青却用鼻子“哼”一声,很不肖地扭头不看人家了,继续低头剥葱。耿英不解地看着小青,心里着实替这个年轻后生打行侠仗义,但又欠好说什么。

  这时候,正好乔氏提着一篮子准备清洗的莲藕过来了。看到这个年轻后生给洪流缸里添满了水,兴奋地说:“东伢子就是有眼力啊,这边也是很费水呢。”

  然后转头笑着对正在一边切蒜薹的对门儿老婆婆说:“娘娘的这个大孙子就是讨人喜欢呢,您老好福气啊!”

  老婆婆兴奋地笑了,说:“我老了,是他爹和他姆妈好福气呢!”

  另一个婆姨的笑声更响,高声说:“哪里啊,是谁家的丫头好福气呢!”

  小青低声骂一句:“真讨厌!”

  到这个时候,耿英已经基本上搞明白了,这小我私家们喊他东伢子的年轻后生为什么总是随处让着小青姐姐!那天上午,耿英一边干着活儿,一边还一直在想,这个东伢子人挺不错的呀,可小青姐姐为什么要那样看待人家呢?有那么一刻,耿英甚至还跑了神:这东伢子怎么看怎么就似乎是大壮呢!唉,大壮啊,你现在可好?你在干什么呢?在给我娘挑水吗?

  热热闹闹地吃完午饭后,男人们又资助收拾整理一番,就各自搬上自家的桌椅板凳告辞回去了。婆姨们则资助乔氏将碗呀碟呀的全部洗刷洁净了,各人将自家的碗碟归拢在一起。乔氏把剩余的饭菜划分装好了,让婆姨们顺便端回家去给自家的娃儿们吃。各人尽欢而散不提。

  下午,白百大、耿老爹和耿正将院子里临时砌的两个炉灶也拆除掉了,然后又把其他一些零碎的工具也拾掇一番。想着明日一早还要踩房顶呢,各人伙儿就简朴吃了点儿晚饭都早早地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封顶时抹上的湿泥已经半干了。白百大、耿老爹和耿正上了房顶,仔仔细细地踩实了。三人完成了这一法式下房来时,已经是半上午了。

  耿老爹抬头看看晴朗天空中的一轮艳阳,兴奋地说:“就这个天儿,这房顶两、三天就干透了。到时候,咱们就加引泥压瓦统脊了。”

  看到三人都下房来了,乔氏、小青和耿英赶忙端出来三盆儿热水。

  小青心有余悸地说:“看到你们在房顶上连边边缘沿的都踩得那么仔细,我吓得不轻呢,连大气也不敢出!”

  白百大问:“傻丫头,你怕什么啊?”

  小青说:“怕你们一不小心给踩空了啊!”

  耿老爹说:“不会的,我们都很小心呢!”

  耿英说:“可在下边看得还真有点儿吓人呢。要是我,打死也不敢站在房顶的边缘上的!”

  小青也说:“别说站在边缘上了,离三尺远就头晕腿打颤了呢!”

  耿正不以为然地说:“那是你们恐高啊。我就没事儿!”

  耿直站在一边有点儿不兴奋地说:“我也不怕高呢,可你们就是不让我上去踩!”

  白百大和耿老爹都笑而不答。

  耿正笑着说:“就你那两片小脚丫,那点儿小劲儿,踩过了也不能算数的,我们还得重新踩。岂不是让你白费功夫,我们还得费心你。得了吧,这不是小娃娃能够干得了的活儿!”

  说着话,三人都洗涮好了。乔氏说:“快进屋用饭吧,这又累又饿的!”

  三人进屋了才发现,原来各人都没有用饭呢。

  白百大心痛地摸摸耿直的脑袋,说:“直伢子,饿坏了吧?你们该早点儿吃了饭的。我们是必须趁着那湿泥半干的时候一口气踩完了,没有措施中途用饭啊!可你们,这是何苦呢?”

  耿直却很是懂事地说:“幺爹啊,我们没有干活儿,再早早吃了饭,那怎么像话啊!”

  喜得白百大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嘿嘿”笑出两声,对耿老爹说:“年老啊,我真羡慕你,怎么就有这么前程的三个娃娃呢!”

  饭后,乔氏、小青和耿英洗刷碗筷,白百大、耿老爹和耿正略休息一会儿。然后,各人一起动手,又把院子里彻底收拾整理一番。把一些另有用处的工具整理好了放进新屋地上,没有用的,就全部用小推车运到垃圾场上扔掉了。

  下午,白百大仍然还到码头上干活儿去了。由于五间新屋很快就要加引泥压瓦统脊了,船老大并没有部署白百大跑船运,只付托他在码头上一边休息,一边做一些临时照料的轻松活计。

  耿老爹父子四人也趁着这两、三天的空闲时间,继续做一些蔬菜水果的贩卖生意。

  三天之后,按栈上的房顶果真干透了。白百大又请了三天假,而且有限地请了几位泥瓦匠,耿老爹父子四人也停做了三天的生意。这样,五间新屋的加引泥压瓦统脊也顺利完成了。白百大和耿老爹终于松了一口气。

  送走了泥瓦匠后,耿老爹对白百大说:“白兄弟啊,剩下来的扫尾工程不难做了。等到屋子吹干了之后,砌窗台、割门窗、吊顶棚,以及屋内的胶泥、亮家、刷白等,我和娃娃们都能做得了,不需要找别人资助的。到时候哇,只需要把木匠工具和泥匠工具各借上一套用用就行了。从明儿个开始,你也可以到码头上继续干你的船运营生去了。”

  白百大说:“这些工具都不成问题,到时候我或者小青她姆妈都可以找人借来给咱用的。只是耿年老你千万不要强求,需要找人资助的活儿,咱们照旧要找的!”

  耿老爹却充满自信地说:“不用,不用,我在老家的时候,这种活儿干得多了,一点儿也没有问题!再说了,另有耿正他们资助呢,你就放心好了。”

  晚饭后,各人都来到新屋前驻足寓目,久久不愿离去。白百大无限欣慰地说:“咱一个平凡人家,这起新屋是件大事情呢,家里又缺少人手。质料备好后,我一直在犯愁。真没有想到啊,新屋这么快就起了!”

  耿老爹点颔首赞同地说:“是啊,起房盖屋,娶媳嫁女,这都是庄户人家的大事情哇!”

  白百大谢谢地对耿老爹说:“这还得多谢耿年老你和娃娃们啊,让我终于下了决心,而且盖得这个顺溜儿劲儿!”

  乔氏兴奋地说:“赶明年儿夏天咱们就可以有新屋子住了,到时候……”

  小青悄悄拉拉姆妈的衣襟,低声儿说:“我看各人今儿个都累了,咱们照旧早点儿歇息了吧!”

  白百大说:“丫头说的对,各人今儿个都累了,咱们早点儿歇息。我明儿个去码头后告诉船老大,以后可以继续跑外了!耿年老,你和娃娃们也可以继续做蔬菜水果贩卖生意了。这新屋要彻底吹晾干了,怎么着也得两三个月吧?”

  耿老爹点颔首说:“唔,明年开春儿差不多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