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民间春秋

第十四回 生意兴隆认老乡

民间春秋 福寿山下一书虫 3880 2015-11-08 09:21:11

  (诚信为本巧经营,地利人和生意兴;喜认豪爽张老乡,托付带话捎书信。)

  “耿记粮油零售店”开业之初,耿老爹不失时机地来了一个开业月二十日大酬宾运动,允许在十一月十六之前,所有的商品全部让出50%的利润敞开销售。这一举措,一时间在汉口镇上取得了险些前所未有的惊动效应,前来购置粮油的主顾络绎不停,真正应验了“薄利多销”这句老话的受接待水平。

  那些天,耿老爹和耿英在店里忙着招呼主顾,称粮油收钱;耿正和耿直则不停地往返于自家的粮油零售店与粮油批发店之间。如此,至十一月十六,“耿记粮油零售店”已经获得了很是不错的盈利。

  开业大酬宾运动结束后。“耿记粮油零售店”开始以正常的零售价钱销售种种粮油商品。这些粮油商品的价钱与汉口镇上另外几家粮油零售店的价钱完全相同。

  耿老爹郑重地申饬耿正兄妹仨:“咱们初来乍到的,一定要和当地的同行商铺搞好关系。在地利方面我们已经占有了优势,不行以在价钱方面再出风头了。不外,在商品的质量方面我们倒是还可以好好地做一些文章的呢!”

  说着转头看着耿正,认真嘱咐他说:“正儿,这一点在进货的时候就必须把好关!”

  耿正颔首回覆:“爹你放心,我一定把好进货的质量关!”。

  耿老爹又转向耿英,嘱咐她:“英子,你给主顾称米粮和打油时,一定要给足分量!”

  耿英说:“放心吧爹,我肯定不会缺斤少两的。事实上,每次给主顾称好后,我还要给他们再抓一把米,再铲一点儿面呢!每次打够了油,我也要再给他们点上一点儿。他们总是欢快奋兴离去的耶!”

  “这就对了。这样,他们以后肯定会成为咱们店里的转头客!”

  末了,耿老爹又说:“你们一定要记着,信誉是商人乐成的基础。市侩只能占得了一时的自制,但天长日久了,总归是要吃大亏的!”

  如此,在耿家父子们的热诚经营下,大酬宾运动结束之后,“耿记粮油零售店”的营销状态仍然很是不错。

  进入腊月以后,耿老爹从前来采购粮油的主顾嘴里得知,镇上的其他几家粮油零售店肆在正月月朔至初五都是歇业的,等到初六才重新开门迎客。晚饭后,他和耿正兄妹三个商议:“咱们刚刚转遍了整个汉口镇,不如过年也不歇业,或许还能再销售一些。”

  于是,耿正赶着驴车,领导耿直进一步加速了进货的法式。除了满足店肆里的日常销售之外,到除夕那天,还在楼后的小院儿里也存放了一些,以备批发店过年歇业的几天内,自家的零售店仍然另有存货可售。

  在除夕的上午,“耿记粮油零售店”早早地就贴出了过年不歇业的通告,而且在通告上明确注明:凡在月朔至初五来店里购置50斤或50斤以上米面、10斤或10斤以上油的主顾,都可以获得店家赠送的贺年糖果一份。果真不出所料,在其他商铺歇业的几天内,“耿记粮油零售店”又卖出不少,可谓开业大吉,一切顺利。

  开春后的一日上午,耿老爹与来店里闲转的一位常客聊天儿。闲聊中,这位常来惠顾的主顾笑着说:“老兄你这店开得不错呢!但你自家有驴有车的,只从批发店进货却是有点儿亏了。”

  耿老爹赶忙问道:“请教老兄您了,那我应该怎么进货呢?”

  这位主顾说:“只从批发店进货,你们只能够赚获得批发与零售之间的差价,而且自古以来就有整称足,零卖缺的说法,加之你们给主顾的分量又很足,这中间就会有不少的损耗。如果你们辛苦点儿直接从粮农和作坊那里进货,岂不连批发商与产农和作坊之间的差价也赚了!而且,粮农和作坊卖的是一手产物,他们往往不会像批发商那样斤斤盘算的。你们进货的时候,只要他们觉得与你们投缘,这次交易做得很顺心,就会在分量上做出或多或少的让步呢!”

  耿老爹名顿开,谢谢地说:“老兄您说得太有原理了;只是我们人生地不熟的,没有进货渠道啊!”

  “这个好办哦,我是当地人,哪个村子里有粮,哪个作坊的米面和麻油好,我可是一清二楚的呢。我可以给您引见啊!”

  于是,在这位热心主顾的引见下,耿老爹和耿正很快就认识了汉口镇周围乡村里的一些粮农和米面粮油作坊。这些地儿的粮油产量不是很大,但质量绝对没得说。而那些大的批发商们进货时,又经常因为这里的货物少,不愿意专程来采购;于是,零散的粮农和小作坊只好自己去镇上推销,既艰辛又费时。见到“耿记粮油零售店”上门采购,真正喜出望外,都愿意以低于批发商不少的价钱,将自己的产物卖给耿老爹。

  今后之后,“耿记粮油零售店”就不再从镇上的粮油批发店进货了。尽管耿正兄弟两人从这些零散的粮农和小作坊进货,要比从镇上的粮油批发店进货辛苦一些,但是,“耿记粮油零售店”的利润却由此而翻着倍增加起来。

  端午节快到了。

  屈指算来,耿家父子四人出门至今已经多数年了。此期间除了赶路,就是为生意奔忙,父子们倒是一点儿也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漫长。但耿老爹想到,离家之前曾经告诉过妻子,等到爷儿四个的生活稳定下来后,就会想措施捎书信回家来。如今,眼见的已经在这里落下根儿来,是应该写一封书信托人捎回家了。但在其时,要想把书信顺利地送达家里绝非易事,必须有同乡熟人资助捎带才行。于是,耿老爹四处探询终于获知,老家西北邻县郡境界内的张家庄,有一位姓张的老乡也在汉口镇上与人合资做日杂店的生意,而且该老乡准备很快就回老家看望家小了。耿老爹喜出望外,赶忙修得书信一封。当日晚饭后,他就带上耿正兄妹三人一起出门儿了。

  父子四人先在镇上最大的食品铺子里称了二斤上好的点心,然后专程上张老乡的住所造访去了。双方互道姓名认了老乡并问了年庚之后,方知这位张氏老乡还大耿老爹一岁呢。两人当下就以兄弟相称,甚是投缘儿。

  耿老爹又将耿正兄妹仨挨个儿介绍给这位张老乡。三人都向张伯伯问了好,道了谢。

  原来,这位张老乡的老家也在相邻县界的边儿上,所以,“三六九镇”与张家庄之间相距只有二十五里远的路程。俗话说“人不亲土亲”,老乡俩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受,越谈越投机。

  叙了一会儿话后,耿老爹从怀里拿出书信,对张老乡说:“听说张兄近日准备回归家乡看望高堂和妻儿。请回家后一定抽时间辛苦一趟,帮我把这封书信送到我婆姨郭氏的手里。我家的住址和我的名字,我已经详细地写在信封上了。唉,我们走的时候,我的小女儿耿兰才只有四岁,还不大记事儿呢。等到我们十年八载的回去了,只怕早就不认得我这个爹了哇!”

  人常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话实在不假。这位张老乡对于耿老爹忖量妻儿的心情恰是感同身受,而耿老爹家中的妻子对于出门人的记挂他又何尝不能理解呢!于是,他很爽快地允许了耿老爹的请求,说:“唉,出门在外的不容易啊!家中弟妹也一定在日夜牵挂着你们父子四个呢。莫说是来回只有五十里路,就是再远一些,我也一定帮你送到,只管放心就是了。送到以后,我让弟妹也修一封家信,待我返回来的时候再给你们带回来!”

  耿老爹谢谢地说:“那情感好啊!我开的‘耿记粮油零售店’就在镇西人口居住最集中的地方,是一个带有小后院儿的临街两层小楼,上面两间我们父子四小我私家住,下面两间是店肆。”

  张老乡说:“哦,那一片儿我很熟悉的。待十一月里我返回来以后,就给你送去家信,顺便到你们的店肆里看看!”

  对于这位张老乡的豪爽与美意,耿老爹实在是千恩万谢难以表达。他挨个儿看过耿正兄妹三个对张老乡说:“我这三个娃娃张年老你也看到了,都好着呢。你见了他们的娘就告诉她,娃娃们都很好,叫她放心就是。告诉她娃娃们还长高了呢,尤其是我这小儿子,蹿高了一大截子不说,也懂事了不少。现在,他已经成了哥哥的好辅佐了,每日里随他哥哥跑外进货呢。另有,我这女娃儿和我在店里做零售,接待主顾和治理账目都挺顺手的,是我的好辅佐哩!”

  张老乡再次挨个儿看过耿正兄妹三人,赞叹地说:“耿兄弟这三个娃娃可真齐整啊,一看就知道是智慧能干的孩子。放心,我一定把你说的话都给弟妹带到!”

  耿老爹笑着颔首。耿正兄妹三个也都说:“谢谢伯伯!”

  张老乡伸手摸一摸坐在旁边的耿直的脑袋,笑着对耿正兄妹三个说:“伯伯几句话的事儿,谢什么啊!”

  又问耿老爹:“耿兄弟家里高堂何在?”

  耿老爹说:“我乃爹娘的老生子,二老早不在了,现在只有年迈的岳怙恃还好。我的岳丈家也在镇上,看我带娃娃们出来,姥爷和姥娘老大不放心呢!”

  这位张老乡若有所思所在颔首,说:“是啊,怎么能够放心得下呢。”

  耿老爹又问:“张年老你这趟回去准备怎么走啊?”

  张老乡说:“店里的一位老主顾过一段时间正好运货到我们老家的省城太原府。我坐顺风马车到达后,还需要为这边店肆里的事情延误几日。然后,再去已经在那里安了家做生意的表哥家里看看,年迈的舅舅舅母随着表哥一家在那儿住着呢。等到一切事情都办妥之后,我雇一头毛驴,或者徒步走回去都行。总之啊,争取赶八月十五节能帮耿兄弟把书信送到!”

  耿老爹笑着说:“不着急啊,你好不容易回去一趟,等把自己家里的事情都部署好了以后,临走之前抽闲送去也就是了!”

  张老乡却说:“不不不,我既然已经回去了,自己家里的事情就都好说了啊;你父子们这长时间远离家乡没有音信,家里急着呢,我一定得先去给弟妹送信的!”

  看耿老爹父子们谢谢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张老乡轻轻笑着摆摆手说:“都不要再说什么谢谢的话了,再说就见外了。对啦,还没有告诉耿老弟呢,我这次回家是准备接眷属的。在家里好好陪爹娘住些日子以后,就把他们娘儿三个都带来了。我那两个儿子也不小了,想让他们随着我先在店里学学,以后好开个父子店!”

  耿老爹听了连连颔首,笑着说:“哦,那情感好哇,而且嫂子来了,也好照顾你们爷儿几个!”

  又问:“只是家里高堂身边可另有人?”

  张老乡笑着说:“有哇,我兄弟和姊妹都在跟前呢,而且爹娘的身体目前还挺硬朗,我多留些银子也就是了。等过几年两个小子能完全自立的时候,我和老伴儿就回去了。这里虽然富庶,但落叶归根啊,我照旧喜欢我们的穷家乡!”

  实在是乡情乡话暖心田啊,不知不觉夜已深了。

  临离别时,耿老爹拿出二两银子,说是贴补张老乡的路途花费,恳请一定收下。

  张老乡执意不收,说:“这又是何须呢,咱们是老乡啊!这次是我给兄弟你带书信回去,下次说不定就是你给年老我带了哇!”

  然后,张老乡一直将耿家父子四人送至租住小院儿的巷子口上,双刚刚拱手作别。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