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民间春秋

第十一回 五道庙前许下愿

民间春秋 福寿山下一书虫 2581 2015-11-07 17:01:22

  (纵然从未敬过香,出发之时也彷徨;五道庙前许下愿,造福乡里看俺们。)

  在慢慢敞亮起来的晨光中,那头很是通人性的黑灰色大毛驴精神奋起地拉起平车,载着一车行囊和耿家父子们的满怀希望,抬头疾步“哒哒哒”向南而去,转眼之间就来到了丁字路口的五道庙前。

  无数年以来,每年的八月十五节前后三日内,这座五道庙的庙门都是敞开着的。端坐在庙堂里的五道爷,无比幸福清闲地享受着“三六九镇”上淳朴乡民们虔诚的香火和供奉……

  说起来,识文断字,而且曾经走南闯北,颇晓得一些古今文化知识的耿老爹并不是一个特别迷信的乡巴佬,而他的妻子郭氏也很受其影响,并不咋喜欢做那些个烧香拜佛的事情;所以,他和家人从来都没有专门来这里给五道爷敬过香。平日里,通常和乡民们说起来这一类事情的时候,耿老爹经常会置之一笑,然后轻轻地说一句:“哦,这事情嘛,敬神神常在,不敬也不怪!”

  然而如今,当他就要带着自己的三个子女背井离乡,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打拼创业的时候,那种对于渺渺前程既怀有无比美好的憧憬,而同时又难免忐忑不安的庞大心情,使他情不自禁地打心眼儿里很想把自己此时现在的全部想法,郑重地亲口告诉给这位千百年来一直安坐在这个丁字路口上,“保佑”着全镇乡民们平安过日子的五道爷……

  事实上,耿老爹早在离家之前就已经做了简朴的准备呢!

  “吁—”

  耿老爹吆喝驴车停了下来,朗声招呼耿正兄妹三个下车:“来,娃儿们,俺们给五道爷磕个头,许个愿哇!”

  说着话,耿老爹自己已经麻利地跳下车来,而且伸手从搭连里取出来三柱香和一个很好用的火镰子。耿正、耿英和耿直也赶忙随着爹爹下车,父子四人一溜儿快步来到五道庙前。耿老爹先用火镰子打火点着了三柱香,再把它们稳稳地并排插在了庙前的香炉里。然后,他把火镰子装进衣袋里,转头看看身后的三个子女,自己先恭顺重敬地跪了下去。耿正、耿英和耿直也赶忙跪在爹爹的身后。

  耿老爹十二分虔诚地双手合十抬头望着庙堂里端坐着的五道爷塑像,很是字正腔圆地认真说道:“请五道爷保佑俺们父子四人此趟出门一路顺利,南下创业赚钱遂心如愿,早日衣锦回籍,全家团圆,光宗耀祖,造福乡里!”

  耿正、耿英和耿直也十二分虔诚地双手合十抬头望着庙堂里端坐着的五道爷塑像,齐声随着爹爹说道:“请五道爷保佑俺们父子四人此趟出门一路顺利,南下创业赚钱遂心如愿,早日衣锦回籍,全家团圆,光宗耀祖,造福乡里!”

  随后,在耿老爹的领导下,父子四人一起,十二分虔诚地给端坐在庙堂里的五道爷塑像标尺度准地磕了三个头。

  磕完头以后,父子们站起身来双手合十各自许愿。实际上,耿正兄妹三个所许的愿,都只不外是把适才说给五道爷听的那些话,又都在心里边默默地说了几遍而已。然而,耿老爹此时在心里边默默地跟五道爷述说的,却越发地具体和详细了许多。他衷心地希望,五道爷能够听获得他的心里话!他相信,五道爷已经听到他在心里说的话了!而且,他更愿意相信,五道爷一定能够保佑他父子们此趟出门创业一路顺利,也一定能够衣锦回籍造福乡里!

  许完了愿,耿老爹举起右手有力地一挥,高声说:“娃儿们,上车喽!”

  各人又上车坐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耿老爹拉起缰绳一声吆喝:“咦—”

  黑灰色毛驴拉着平车转向左边,又精神奋起地“哒哒哒”向东疾步而行。

  在一片敞亮的晨光中,坐在驾车位置上的耿老爹目光坚贞神采奕奕,那些个曾经在他的脑海里设想过无数回的巨大乐成,此时似乎已经在向他父子们招手了!望着前方宽阔的工具大道,他爽朗地高声对耿正、耿英和耿直说:“这条工具大道无论是往东走,照旧往西走,只要在第一个路口往南拐,就都能通往俺们要去的地方。今儿个俺们打东边儿去,到南面儿转他一圈儿,找个能站得住脚的好地儿,痛痛快快地好好儿干上一番!等到过几年赚发了以后,俺们再从西边儿回来!”

  然而,尽管耿老爹此时是如此得信心满满且神情朗朗,但耿正、耿英和耿直究竟是平生第一次背井离乡啊!前方的门路对于还尚未成人的他们来说,既充满憧憬,但更多的照旧忐忑和不安。现在,驴车转弯了,家门已经望不见了,而他们即将要去的地方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而且他们什么时候才气到达?所有这一切的一切,是谁也不知道的啊!所以,随着驴车“咕噜噜”继续前行,他们三个的心情和心情都无以言表地越来越庞大起来……

  这一切耿老爹都看在眼里,而且他自己的心里边也不能说没有这种忧虑啊!但此时现在,他父子们已经是开弓之箭了;所能够做的,唯有满怀信心向前走,再向前走!

  为了让孩子们快乐起来,耿老爹说:“娃儿们,来,爹给你们唱上一段儿!”

  说完,他清清嗓子就手甩了一个响鞭,随即信心满满地即兴吟唱道:

  ………………………………………………………………………………………………

  晨风那个轻吹啊,日头要升哪,

  驴蹄声儿清脆呀,车轱辘辘转;

  刻苦那个受累啊,他算个啥呀,

  人生那个在世嘛,就是要争口气哟。

  啊啦咳,咱耿家父子们必须得争口气!

  ………………………………………………………………………………………………

  看今儿个啊,八月好时光呀,

  俺父子们满怀着希望啊,打东路去嘞;

  等他年儿啊,春暖花开时哟,

  俺父子们定能满载白银啊从西路归。

  啊啦咳,俺们满载着那白花花的银子从西路归!

  ………………………………………………………………………………………………

  骨血啊,亲人咱再团圆哪,

  光宗那个耀祖啊,就看俺们嘞:

  先建那个一个“耿家”小学堂哪,

  再盖他一座“三六九镇”大戏台。

  啊啦咳,咱耿家人啊,一定要建学堂哪盖戏台!

  ………………………………………………………………………………………………

  今后那个以后哟,

  咱乡镇里啊,日日都有念书的声儿;

  以后那个今后哟,

  咱乡镇里哪,夜夜都有歌声声儿飞。

  啊啦咳,朗朗的念书声儿哟,另有那个歌声声儿飞!

  ………………………………………………………………………………………………

  春秋那个轮回啊,人心儿乐哪,

  俺们这“三六九镇”啊,

  越来越是个美!

  啊啦咳,俺们的“三六九镇”啊,

  越来越是个美!

  是个美嘞,

  是个美,

  哎呵咳……

  ………………………………………………………………………………………………

  耿正、耿英和耿直眼含热泪,认真地听着,听着……

  他们用心地把爹爹唱出来的每一个字,全部都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