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民间春秋

后记

民间春秋 福寿山下一书虫 2885 2016-07-09 10:35:17

  尽道酒后吐真言,谁解梦境震心弦。挥洒心语写作书,历久弥新一年年。

  我将以上二十八字,作为《民间春秋》后记的引子。

  正如引子所言,《民间春秋》这个故事的脉络源于我的一个梦。这个梦,我断断续续地做了整整一个晚上。梦的中途频频惊醒,泪流满面,心痛难忍。然而,似乎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召唤着!很快,我又沉沉地进入到梦乡里,而且继续先前的梦境。更不行思议的是,在起身离床,而且打开小厨宝拧了一块儿热毛巾擦一把满脸的泪水,然后重新躺回床上去之后,照旧再一次进入到了让我心悸、让我激昂、让我哭、让我笑的梦境之中……

  不是我不想清醒,而是我实在清醒不了!

  当夜幕逐渐隐退,淡淡的晨光透过浅色窗帘轻柔地洒满卧室的时候,我终于慢慢清醒了。然而梦境中的一切,依然还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内心深处,还在痛,还在滴血……

  耳畔,还隐隐约约听获得那高亢激昂的吟唱,那勾魂摄魄的泣歌,那天籁般的二胡神曲儿,以及那流淌着热泪的开怀大笑声!

  我已是花甲老人。年岁活得长了,梦也做过无数,但却未曾做过如此让自己的心灵震撼不已的梦!

  于是我想,这个惊心动魄的梦难道是冥冥之中先灵的召唤吗?

  是先灵赋予我责任,让我纪录这个几经中断,而又频频继续下去的梦境吗?

  这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梦,也是一小我私家心向善,自强不息的梦!所重重展现的是作为小小老黎民的一家人,为了实现我国传统的光宗耀祖造福乡里的美美梦想,经受了近十年的骨血疏散和亲情两隔,远离故土历尽千辛万苦南下创业。在创业的途中不幸遭遇骨血亲人的再一次生离死别,然终归创业乐成,骨血亲人殊途同归,全家团圆恋人重聚,在全镇乡民们的鼎力大举支持下携手实现朴实梦想的历历场景。

  于是,我不假思索地给我准备详细纪录的这个梦境起了一个很是通俗的名字:《民间春秋传》。然而,当我开始纪录这个梦境时,对于这个书名却又心存忐忑了。

  我重复地问自己:以“传记”来命名想要纪录下来的那些个在梦境中发生过的曲折故事,这是不是有些离谱啊?

  于是,我爽性将最后一个字去掉了。

  在我以《民间春秋》的名义用心讲述这个悲喜交加,人心向善,自强不息的梦境的历程中,耿家父子们离家出发时的那种对于美美梦想无限的憧憬和对于未知前程莫名的忐忑;那一路上远程跋涉的无比辛苦和孩童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新奇与欣喜;在首次创业初获乐成之时父子们的满怀喜悦和雄心壮志;在不期遭遇天灾生意受挫之后,父子们所经历过的那些个看似相当平常,而实际上又非同寻常的人间悲喜剧,尤其是由于天降大祸而导致父子们不幸遭遇骨血亲人再一次生离死此外苦痛和无奈,坚强和坚韧,以及那一幕幕人性的善良与大爱,少数一些奸诈小人的貌寝与不仁;另有就是,那些个在生长和创业的历程中被逼无奈而无畏迸发出来的那一件件看似再平常不外,而又实属了不起的大毅力和大智慧……都深深地感动、震撼着我的心;而当他们最终创业乐成,骨血亲人殊途同归,在喜泪成行的感人情境中,全家人终于得以团圆,青梅竹马的钟情恋人终于重新团聚,而且在全镇乡民们的鼎力大举支持下携手实现朴实梦想时,我自己似乎已经成为梦中之人!

  虽然说,这个断断续续做了整整一个晚上的梦加起来也就七八个小时,可我用心纪录她,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一年多的纪录历程中,我曾经为梦中人悲哭,也曾经为梦中人欢笑。那种痛彻心肺的感受一点儿也不比梦境中少,而发自内心的欢笑比梦境中还要多。记不起来有几多个夜晚,我陶醉在纪录这个梦境的状态中彻夜难眠。

  当这个梦境的纪录任务完成之后,我伸伸懒腰一身轻松地说:“啊,好长的一觉呀。真不错,我终于醒来了!”

  于是,我郑重地回告先灵:我已经把您托付的梦完整地纪录下来了!

  也轻轻地告诉我纪录下来的这个梦:以后的路,靠你自己走了……

  我还告诉她:放心地出发吧,不要忐忑。我相信,你绝对不会让看到你的每一小我私家感应失望的!

  最后,我告诉自己:你的责任完成了!

  望望窗外,晴朗的夜空中,农历十五的那一轮明亮的圆月正当空呢。然而我的心灵深地方感受到的,却是一夜香甜的酣睡之后,清清爽爽的晨风送来了又一个欣喜的黎明。

  我喜欢黎明,尤其是一夜酣睡之后的黎明!

  以上这段文字,是我于公元2014年6月12日晚12时落笔的。开始宣布时,我将其作为自序宣布在了《民间春秋》的最前面。全面修书完成后,我权衡考虑一番,感受如果把这些文字作为《民间春秋》后记的一部门似乎更合适一些。于是,这些文字就被挪到了这里。

  虽然,作为后记,书虫总觉得另有好些话想和各人唠一唠,但这真要开始唠叨时,却又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了。

  下面,就先从唠叨一些题外话开始吧。

  我出生生长于农村,自幼酷爱文学,但大学结业后,却在工科大学留校任教近5年;以后,又从事了近30年的兵工科技情报研究事情。尽管对于文字的喜爱,加之与生俱来的勤奋和洽思,使我在本职事情岗位上小有结果,但文学之梦却无奈地停顿了。虽然,偶尔写一些随想一类的小工具见刊见报也是有的,但那些还远远不是我的梦之所想。

  2012年5月初,年届花甲但依然精力充沛的我治理了退休手续;而其时,家里老的小的都不需要我费心,正好是我捡拾自己儿时梦想的好时机。于是,我决定写点儿工具。

  在刚退休的几个月内,我一边应付尚未完全脱手的专业写作,一边炼手写了一部6万多字的中篇《爱孩子容易,做称职的怙恃很难》。我想,其中恐怕多留有我习惯了的科技论文写作痕迹吧。之后,慢慢脱开专业写作的我,又精心创作了长篇小说《民间春秋》。

  在追求日更字数的网文时代,《民间春秋》算得上是一部精工细作的文学作品了。自幼酷爱文学的我,把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爱,全部凝结在了这部小说中。我深信,她将是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很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一本实体书。

  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我很是谢谢数不胜数的读者朋友们坚韧不拔的勉励和支持,尤其谢谢不灭情火、青山永不老、红星巨巨、雨露寒霜、精卫等热心书友的恳切指点。我的老乡,人格坦荡且文学功底深厚的书友不灭情火,更是为《民间春秋》的全书修改支付了大量心血;青山永不老是本单元一位很是可敬的老前辈,前面五章里,留下了老人家辛勤的汗水,第六章,也是凭据老人家的建议修改的。雨露寒霜是一位少见的多才诗友,为《民间春秋》逐章写了诗评,是我完本完善心血之作的巨大动力之源。精卫的肯定和建议是那么恳切诚意,我除了接纳,另有深深的谢谢;只可惜,她的两本书现在看不见了,也没有措施和她做更多交流。红星巨巨对我的肯定、勉励和建议,我一直铭记在心;如今,老人家已经年届八旬,依然老当益壮,思维敏捷。一枝绿萝、折梅换酒、曹屿和梨花落落是《民间春秋》完本以后新加入的逐章细读并交流互动的书友,对于书虫继续完善心血之作很有资助,很是谢谢,鞠躬致谢!

  列位可敬的热心书友,你们辛苦了!书虫在此郑重拜谢,并送上我诚挚的祝福!

  接下来,我还想借鉴曹文轩先生的一些看法唠叨几句。

  最近,我认真研读了荣膺2016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著名作家曹文轩先生在“第十八届图书交易展览会——中国出书高层论坛”上的演讲,感伤颇深,也想了许多。为了不延长各人名贵的时间,我只从以下几点简朴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第一点,曹文轩先生在演讲中提到的“文脉”二字,我很赞同。

  他说:“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有文脉。天下的书一种是有文脉的,一种是没有文脉的。”

  他认为,没有文脉的书,不光倒霉于读者,甚至对于写作者也没有任何用处。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写作者,我希望自己倾注了毕生心血的《民间春秋》是一本有文脉的书!

  第二点,曹文轩先生在演讲中说:“我们这些写书的人必须意识到,我们所做的一切,在塑造国家民族精神方面具有不行缺少的作用,因此我们也就有了责任。我们必须对读者卖力,对国家、对民族乃至对人类卖力。”

  曹文轩先生的这些看法,恰恰也正是我写《民间春秋》历程中一直坚持的座右铭。虽然,《民间春秋》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我深知她肯定还欠精欠深,但我确实是在认真、用心、卖力任地完玉成书创作的!

  第三点,一位普通的教育事情者对曹文轩先生作品的评价是:可以“堂堂正正放在书架上,暖暖和和藏在心里头!”

  这句话让曹文轩先生很是谢谢,他以这句话和出书家们和刊行家们共勉。

  而书写可以“堂堂正正放在书架上,暖暖和和藏在心里头!”的书和是非文章,是把我中华文字一贯视为生命一般重要的书虫,终身为之奋斗的唯一目标!

  在这里,我想引用曹文轩先生送给读者们的一句话结束这次唠叨。这句话就是:“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我希望,《民间春秋》能够成为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

  福寿山下一书虫

  公元2016年7月8日于龙城

福寿山下一书虫

不知何以,朋友们针对后记发表的近百条评论,在阅读前台一条也不显示,这让书虫感受很对不起各人。   另外,《民间春秋》全书修改,书虫是在电脑里完成的,而且修改后,部门章节还需要进行前后调整。书虫感受,与其进行逐章修改,还不如全部突击重新宣布一遍来得简朴快捷。但厥后才发现,这样一来,却把无数读者的章节评论,以及不少读者朋友们的打赏和精选票评价统统给丢失了,实在让人遗憾!就此,书虫特向列位朋友深切致歉!   列位的热情勉励书虫一直铭记在心里呢!也正是这些诚挚的勉励和支持,推动着书虫锲而不舍完本并连续完善《民间春秋》的!   请列位上座了,书虫鞠躬致谢!   谢谢列位!   祝福各人!   以后,除了继续完善《民间春秋》正文章节之外,书虫还会在相关分卷内不定期宣布种种体裁的小作品供各人品读欣赏!   让我们一起品味生活,感悟人生!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