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走进新农村,领导乡亲发家致富

第24章 去培训

  谭晓薇将历程简练但是又不失真实地说了出来,孙晓鹤发来一个‘了然’的心情:我就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没想到黎璟轩和他妈竟然想算计你,真是没品。

  谭晓薇:他要是不在背后说我这些话,我是不会把分手的真相说出来的,可他既然做了月朔,可就别怪我做十五了!

  孙晓白:对头,都分手了还这么在背后说,想把分手的原因都推你身上?

  谭晓薇:他要是不平,就让他和我坚持。

  气死她了!

  真是分手才知道人品,黎璟轩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嘴巴了?而且还弯曲事实!

  孙晓白:我觉得他太恨你了,所以才随处抹黑你。

  谭晓薇:恨?他恨的不应该是他妈?

  孙晓白:就是,他妈就是搅屎棍。

  谭晓薇发了个‘emo’的心情结束了此次对话。

  孙晓白也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八卦,计划明天就去怼黎璟轩的那个老乡。

  谭晓薇在公司的时候对孙晓白很好,孙晓白自从进公司后就一直随着谭晓薇,出差也都是谭晓薇带着,业务也是谭晓薇资助把关,可以说谭晓薇是孙晓白的老师也不为过。

  之前在公司听到谭晓薇的这些蜚语,肺都炸了,可是谭晓薇一直没说为什么会和黎璟轩分手,所以公司里都认为是谭晓薇外头有人了,所以才任由黎璟轩闲话。

  原来真正的原因是黎璟轩母子吃相太难看,谭晓薇念着以前的情分没有把他们的嘴脸宣布出来,结果黎璟轩母子还真以为谭晓薇怕了?

  且看她的战斗力,一定要给谭晓薇扳回一局!

  ……

  和孙晓白聊了天后谭晓薇躺在床上煎鱼,直到凌晨一点才睡着。

  第二天闹钟响的时候哈欠连天的爬起来,洗漱,易服服,把行李放在电驴上,开着车出了村。

  到镇政府的时候发现还没有人来,于是谭晓薇找了个地方坐着刷手机,看店肆的评价,看到了客人们有趣的点评,好的评价就截图给施若晨,让她发一些动态什么的。

  搞定后就坐在石凳上发呆,几分钟后陆续有人来了,搭他们去省里的车停在了政府大院,事情人员拿着报名表开始点名,五分钟后车子发动。

  谭晓薇叹息了一句:效率不错呀!

  看了一圈,发现这车上竟然她的年纪是最小的,其他人都四十岁上了,事情人员之前收到她的信息就挺惊奇的,这女人生得好,竟然也是个地里刨食的?

  而且这么年轻,在心里推测可能最后不会去,没想到竟然来了。

  谭晓薇旁边坐着的是隔邻屯的种植能手彭子山,两人之前就认识,谭晓薇笑着和彭子山打了招呼:“彭年老最近在忙什么?”

  彭子山:“最近想上个新项目,可是找不到合适的,正巧碰上了培训,到时候去省里问问老师去,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谭晓薇没想到去培训另有这利益:“彭年老,这几年你们村的砂糖橘销量不错呀,听说一夜之间就多了许多几何百万户呢。”

  彭子山笑了笑:“确实,今年春天砂糖橘价钱好,各人都赚了不少。”

  谭晓薇店里卖过砂糖橘,但是价钱成本太高了,所以只放在店里正常售卖,没有推广,订单有一些,但是算不得大爆。

  她的店肆和相助社走的都是寻常路线,当年种当年可以采收的那种,不计划做长线的,那样的话农户耗不起,她也没那个精力去跟。

  今年冬春倒是可以推一下砂糖橘,如果出果园的价钱好的话!

  谭晓薇又问:“今年挂果怎么样?”

  彭子山:“果子倒是挺多的,已经梳过一回了,年底应该有点产量。”

  这是谦虚了!

  彭子山种了一百多亩的砂糖橘,去年怕是进账了好几百万,他的产量只高不低。

  隔邻小彭村山岭土地多,所以他们屯险些都种了砂糖橘,管护得好的这两年都赚到了钱,这些周围村子的人都知道。

  而谭晓薇他们小寨村有山岭,可是以前的时候村里以团体的名义租出去了,好几个老板包了下来,已经种上了砂糖橘。

  小寨村的村民就种上了经济作物,成本低,每年都能采收进账。

  谭晓薇想了想:“彭年老,年底你家果子成熟了记得说一声,给我匀一些漂亮的果子。”

  彭子山知道这阵子谭晓薇在卖他们村特有的甜瓜,销量还不错:“这个好办,我给你留个果园,果子任你挑。”

  “那就谢谢彭年老了!”真是个意外的大惊喜!

  谭晓薇和彭子山聊了一路,彭子山说了自己管护果园的一些经验,谭晓薇都记了下来,或许以后能用得上,用在此外作物上其实只要变通一下就行。

  彭子山也相当佩服谭晓薇,有知识的人就是厉害,靠网络都能赚钱,活简朴也轻松,和他们对比起来,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看来做新时代的农民确实得有文化才行。

  四个小时后谭晓薇他们到了目的地,把行李放到酒店的房间后就开始签到,这次培训是省农业局主持的,请的技术人员会来酒店这里授课。

  签好到后谭晓薇他们去吃了中餐,培训会在下午两点半准时开始,他们吃过中午后另有两个多小时的休息时间。

  午餐很丰盛,谭晓薇和彭子山坐了一桌,两人又聊了不少话题,都觉得受益匪浅。

  回了房间后,谭晓薇拿着日程部署看了看,把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画了出来,到时候有不懂的地方也能针对性提问。

  和谭晓薇一个房间的是另外一个村委会的一个大姐林云芬,她家里每年都市种许多的经济作物,有小香薯,百香果,还种了不少无花果,另有不大不小的葡萄园,销量都不错,效益也很好。

  谭晓薇觉得自己来这一趟真的很值!

  起码下半年要卖什么,相助社怎么做她又多了几个选择和偏向。

  林云芬和彭子山都是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而谭晓薇的名号他们其实也知道,因为谭晓薇她爸爸经常在各个村子做事,各人都认得,所以也认得他的女儿。

  现在都知道谭晓薇在镇上租了堆栈,开了个网店,似乎做得有声有色,每天的发货量可不小。

  谭晓薇:“芬姐,这次来不会也是带着问题来的吧?”

  林云芬有些欠美意思:“确实带了问题的,去年百香果行情欠好,我想把地腾出来种新品种了,来问问专家们。”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