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我为太子师

第110章 高熲免官

我为太子师 边走边问 2339 2022-12-18 23:29:02

  杨素和杨约商量的结果,是趁着隋文帝追求享受之机,除掉支持太子的第一宰相高熲。

  高熲在朝中的职位,举足轻重,远比杨安重要。

  既然高熲如此重要,杨约和杨素为什么没想过要拉拢他?

  一是因为他们不想屈居人下,就算高熲能被拉拢过来,以高熲的能力和声望,必将在杨素之上;

  二是因为他们深知高熲的为人,不行拉拢。

  高熲有才有德,为人正派,处事向来不偏不倚。他可不像杨素一般,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

  除掉高熲之后,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才是除掉杨安。

  在他们看来,除掉杨安可要容易得多。

  除掉这两人的同时,杨素和杨约可以乘隙上位,牢牢掌握朝中大权。

  到时候,一旦隋文帝升天,无论是让太子顺利登位,照旧废掉太子,让晋王杨广做皇上,都是他们说了算。

  杨素和杨约如此密谋的时候,杨安和太子一点都不知情。

  他们以为,自从平叛江南取告捷利开始,太子无论是文治照旧武功,都体现得十分精彩,让隋文帝十分满意。

  也正因为太子的精彩体现,隋文帝也逐渐放下下来,开始追求安乐享受。

  照此形势生长下去,太子之位越来越稳固,只等着顺利接班。

  杨安此时考虑的重心,甚至已经转移到了太子顺利登位后的种种局面,以及接纳何种措施应付。

  他以为,一旦太子登位,晋王杨广必反。

  如何平息晋王的叛乱,甚至将晋王谋反的计划灭杀于萌芽之中,他必须提前做好部署。

  这些部署,包罗在皇城各处守卫,神不知鬼不觉中安插上忠于太子的人。

  那些手中握有大权的大兴城守卫将军,杨安则部署太子手下的武将秘密结交,眷注备至,让这些人对太子感恩感德。

  就在杨安趁着隋文帝追求享乐黑暗进行种种部署之时,却获得了一个倒霉的消息。

  开皇十六年正月,晋王杨广从驻守的并州回来探望父皇母后。

  杨广十分善于体现自己对父皇母后的忖量之情,一番呜呜咽咽之下,让隋文帝伉俪深受感动。

  隋文帝感动之下,立即下令,让晋王杨广从驻守的并州回迁大兴城,可以带着手下的士兵驻守晋王府。

  这样,杨广便可以随时探望父皇母后,以满足他的孝心,同时也可以缓解独孤皇后的对儿子的忖量之苦。

  这还只是杨安获得的第一个欠好的消息。

  不久之后,又传来了另外一个更坏的消息。

  这次的坏消息,跟谋反案有关。

  此处某犯案的主角,名叫王世积。

  王世积被对头密告,说他曾经请人看相。

  若是普通看相倒也而已。

  问题是看相之人,说王世积贵为国君。

  这王世积若只是一个普通老黎民,隋文帝大可一笑置之。

  问题是这王世积是一名将军,曾经担任凉州总管。

  而且在担任凉州总管期间,王世积曾经和手下议论凉州是用武之地,可以把这里作为基地,图谋大事。

  这不明摆着是要造反吗?

  虽然这件某犯案,仅仅只有人证,并没有查到其它证据。

  但是,这个王世积,是第一宰相高熲向隋文帝推荐的人才。

  隋文帝的皇位本就是篡位来的,疑心极重,时刻担忧底下的大臣以他为模范,也来个篡位夺权。

  一听说谋反之人,跟当朝重臣第一宰相高熲联系上了,隋文帝当下不敢轻视,立即命大理寺严加审问,顺腾摸瓜,一定要找出幕后主使之人。

  此时的大理寺卿苏威已被免职,一应事务全部由大理寺少卿治理。

  大理寺少卿,非是别人,正是杨素的弟弟杨约。

  杨素和杨约正愁着找不到时机搞垮高熲呢,听到这个消息,登时喜出望外。

  可想而知,就算这个王世积是被对头冤枉的,可是既然到了大理寺少卿杨约的手下,他能落得了好?

  一番大刑伺候之下,王世积纵然曾担任过将军,也挨不外酷刑,不得不招出了杨约需要的信息。

  王世积招供,他确实想谋反,而且他背后的主使之人,正是当朝第一宰相高熲。

  除了王世积的口头招供,杨约还从其它方面找到了王世积和高熲过从甚密的证据。

  这个证据,即是王世积私下里给高熲送过三匹名马。

  如果说谋反之事仅仅是口头招供的话,那么这三匹名马,可是实实在在的物证,立即被杨约让人从高熲的住处找了出来。

  有了名马作为证据,已经是明白无误的受贿。

  要知道,隋文帝对贪污受贿,可是万分痛恨。

  仅仅凭受贿这一条,便可以对高熲进行治罪,可况且加上谋反犯上作乱之罪?

  杨约将审出来的结果禀报之后,隋文帝立即下令正法王世积。

  可是念在高熲是开国元勋并屡立大功的份上,隋文帝照旧对高熲从轻发落,就地免职,贬为庶民。

  杨安和太子得知高熲被抓后,便曾经找过隋文帝,力谏高熲绝无谋反可能,可是隋文帝不为所动。

  在查出高熲受贿之事后,太子仍然想力保高熲,却被杨安制止。

  杨安深知,受贿之事有名马为证,就算想保也保不了,反而会惹恼皇上,只能寄希望于皇上的宽恕之道。

  可是高熲终究没能被宽恕,而且在隋文帝自己看来,没有正法他已经是法外开恩。

  杨安很是失望,也第一次领略到了隋文帝的冷酷无情、薄情寡义。

  高熲被贬为庶民,让杨安和太子十分被动,也再次敲响了杨安脑中的警钟。

  现在的形势,对他们再度倒霉起来。不仅仅是支持太子的高熲被免官,晋王杨广,也已回到了大兴城。

  而杨约因为审理高熲谋反受贿一案有功,被隋文帝任命为门下省纳言,与杨安平起平坐。

  此时的苏威,已经两次因隋文帝降罪,被免去官职。

  第一次是因为朋党事件受到牵连,被免去官职,后于开皇十四年七月官回复职,但因为在隋文帝泰山封禅时体现出不敬,再一次被免职。

  杨安从史料从早已得知,苏威虽有才气,但却是个明哲保身、性格耿直之人,两次被免官职并非他本意。

  而且隋文帝也对苏威深有了解,曾经评价他的大缺点是“生性乖僻,不明白世事要害,追求名声太急切,顺从他的就喜欢,违背他的就发怒。”

  依据杨安的推测,苏威虽然暂时被免职,但之后必将再次受到重用。

  所以他盘算主意,和太子一起在隋文帝面前,再次举荐苏威。

  杨安和太子的目的很明确,待苏威受到重用后,可用来牵制杨素和杨约。

  高熲被杨素和杨约借刀杀人,利用隋文帝疑心重的缺点乐成除掉。

  而杨安和太子,也要利用隋文帝重视人才的优点,让苏威上位,平衡力量。

  杨安和太子的推荐,和隋文帝正好想到了一起。隋文帝立即决定,让苏威任内史令,和杨安、杨约组成新的宰相团体。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