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南明

第六章 辩说

南明 青梅烛酒 1553 2022-10-04 13:18:31

  在朱慈烺正式接管杭州府后,史可法不日便来到了杭州府,事先并没有跟马士英、阮大城等人打过招呼,因为马士英等人想立朱由崧为帝。

  当日兵部尚书史可法便向朱慈烺提议道,“先帝以圣明之主被逆贼迫害于煤山之下,不枭首闯贼之头,不足以泄臣民之恨。当前最重要的急事,莫过于办寇矣,然我与贼寇敌众我寡;臣议借建虏之兵先灭李贼,再诛灭马士英、阮大铖等一众乱臣贼子,是今日不得不做的事情。望殿下早做决断,以报先帝之仇,恢复我大明便指日可待。”

  朱慈烺面对史可法如此的“驱狼如虎”之策大感不悦“史尚书此乃驱狼如虎之策,恕我无法听从。今建奴已拿下山海关兵临关内,四处掠杀我大明子民,饮我民室血,吃我骨髓,壮以强大自身,自先叔父天启天子朱由校,与建虏征战数余载,我大明军民死伤无数,建虏亦死伤不知其数,后金主努尔哈赤亦死于我皇室,与我明室有不共戴天之仇不行化解,岂会顺从汝等之心意。卿等欲借建虏之兵内灭闯贼、杀逆臣,然建虏灭贼之后占京师、据中原之地,又借征讨淮北之逆臣攻克不走,兵指南都,卿等该如何据之,我大明山河必亡于此,那时诸位皆罪人矣,何谈复仇、中兴之事”

  “殿下所言不无原理,然我复仇之士卒不及张贼、李贼之广,今李贼已下京师欲东进,建虏尚在关外,借虏平寇此乃权宜之计,我朝只需供应粮草不出一兵一卒,待李贼兵败出京师,再断供应,建虏还未南下必将困于粮草不得转动,我军再兴师北上,复我中原”

  朱慈烺听闻史可法如此迂腐之言,仍以大顺为大敌,不正视大清的狼子野心,不知晓大清的兵强,依旧强调内斗,大感拯救大明无望,如无朝中大臣支持,怎么才气推进革新,只能如历史长流一样任人鱼肉、我为刀俎,难道历史真不行逆吗?大明真的气数已尽?听完朱慈烺的讲话,真的是又气又恼,感受胸腔中堵着一口气,沉闷的无法言喻难受之极。

  只见左宗周身边一御史沈全愤而起身道“虏、贼皆为我大明的大敌,皆是我大明的国仇。自辽东动乱以来,天下财富尽耗于建虏,故群贼乘势而起,以致先帝之自缢,我大明北地皆流民四起,天下大乱,乱贼横行。尔等心存侥幸,容建虏借复仇以南扩,待建虏合贼寇之势,如何去之”

  兵部侍郎陈子龙又言“史尚书通敌实非良策,自强乃是基础,臣子恳请殿下使臣整备军务,以赏罚严明治于军,君臣上下一心并力北伐,则恢复京师指日可待。若假借虏兵,如宋朝借金灭辽,借元以灭金,则必亡于虏人之手”

  史可法听言觉察有理,又担忧自己说的如果自己认可错误那不是打脸,自己在太子殿下面前可能会失势,又犹豫了起来,照旧得听听这位年轻太子的想法“殿下,臣子愿听殿下部署”

  朱慈烺心中怒气马上散了出去,此时还需要史可法等大臣辅佐,也欠好冒犯太过,便婉言道“爱卿皆是我大明忠臣,虽想法各异,然都是思我大明社稷,无需争吵,我兴奋之极。我观史尚书之言偏重于我军势小贫弱,不能以一力平贼寇,陈侍郎和沈御史皆看重虏之亡我大明之心不死,三位爱卿焦点要义皆是北伐中原,匡扶明室,如此我即是定下国策以‘北伐’为第一要义,卿等可赞同”

  史可法见自己的意见也没有被殿下全盘否认也是满意,与其他大臣一同道“臣等无异议,愿奉殿下旨意”

  朱慈烺见大臣都听自己部署,便顺势推出自己定下的政策:先是设科广纳人才由刘宗周卖力;再由史可法进行筹措军粮招兵买马,最后派遣陈子龙从军队上开始革新,在杭州府设立京营,陈子龙担任前军总兵,练精兵六万,由浙江巡抚儿子方元科继续中军总兵,前军为主力三万人由陈子龙直接指挥,体例为五千骑兵、五千弓箭手,其余为步卒。中军由方国安指挥以杭州府五千军队为基础充实成两万人以配置为三千骑兵、五千弓箭手,其余为步兵。重设锦衣卫由孙守法担任锦衣卫都统指挥对全国的锦衣卫进行召回,听命于朱慈烺,暂定任务为军情打探。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