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灵异

寻访山海经

第十五章 陈年旧案

寻访山海经 南国郎君 3113 2022-10-30 09:21:39

  去博物馆的计划那晚被申四娘去世打岔,险些都忘了,谁都没在意,不想阿葭还挂在心上,采蘩甘冒牢狱风险都要搞到的工具真的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路上我见大宝一直在和周茉嘀咕,有说有笑,下车后我把他拉到一边说,你现在这么色迷心窍?挖王一行墙角不怕被打死?

  大宝翻翻白眼:“你以为的是你以为,告诉你,我们王领导早就结婚,孩子都市打酱油了,他和周茉是康健纯粹的同事关系,能不能把你脑袋里肮脏的工具拿出来扔了?”

  “啊?”我很意外,王一行居然是已婚人士?他老婆心真大,整天让他和美女出双入对,怎能放心?

  “说你不纯洁呀,看你整天想些什么。”大宝敲敲我:“你应该多把心思放在阿葭那里,你要让她觉得世界上除了见鬼的罗布泊另有你这货色存在!”

  阿葭似乎感应我们在说她,走过来问,你们说什么,是不是在喊我?

  没……没什么……我们支支吾吾:快走吧,他们都看不见人影了。

  王一行今天的头衔仍是文化部巡视员,历史文化类博物馆和图书馆同属文化系统,博物馆很重视巡视员的到来,听说来研究玉貔貅,还专门部署了解说员陪同。

  解说员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姓孙,我们称她小孙。小孙年轻开朗生动,说话举止大方利落绝不拖泥带水,性格倒挺适合她的职业。

  为方便研究博物馆把玉貔貅移到一个小房间里。照片里看不出这工具巨细,见了实物才觉得真小,只比洋火盒略大一点,四方底座上一只独角兽雕得活龙活现,做功十分老到。在小孙的允许下我们每人戴手套掂量了一下,入手极重很有分量。

  “天禄貔貅玉镇于1943年在当地一座汉墓出土,由于兵荒马乱墓中许多文物都流落到了民间,解放后陆续追回一些,但大部门已经散失。那座墓更是直到七十年代末才进行抢救掩护,墓中物品已是寥寥无几了。”

  “据研究墓主可能是西汉时封在此地一个藩王的儿子,因陪葬物流失严重不能作出确切定论。但墓葬巨细结构简直是西汉诸侯王太子规格。同时对残存的遗骨进行了判定,确定墓主死亡时年龄在八到十岁左右,因此推测是诸侯王一个早夭的儿子。”

  原来如此,一个本应继续王爵的孩子因命运多舛生命定格在了儿童。两千年的时光已往,再没人知道他的存在,但怙恃却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孩子,给他修建了这个大墓以寄托自己的哀思,可再辉煌的墓地也终究会没落在时间的长草之中。

  我感伤不已:“这么说玉镇是孩子生前的饰物了?我觉得他戴错了守护神,不应是独角,应该带双角,双角辟邪,昔人相信疾病灾祸是邪灵缠身,辟邪能辟去这些邪气。”

  阿葭笑着说:“那你就错啦,独角貔貅是雄性,就佩戴而言没什么问题,况且貔貅是凶兽,纵然是天禄貔貅也有驱赶外魔之意。再说王侯家不行能只给孩子一个玉器吧?就像现代人给孩子求护身符,又是长寿又是富贵的,恨不得所有好事兼得。我看里面原来也有双角貔貅,只不外早就被人盗走了。”

  小孙拍着额头:“天哪,我还想给你们显摆显摆呢,你们知识可比我富厚多了……不外关于它另有件你们不知道的事……”

  她故作神秘地放低声音:“九十年代不是碳14技术泛起了吗,可以判定物品年份。博物馆对它进行了判定,却发现玉的年代是在西汉之前,至于之前几多年没有精确止墁预计有大几百年吧。”

  啥?玉貔貅的年份竟然比西汉还早?那就是先秦文物了,比汉代又高了档次。大宝望着它眼光炽热了几分,惊叹道:“价值千金啊……不外春秋战国的工具,怎么会泛起在汉墓里呢?”

  “这没什么奇怪的。”小孙扁扁嘴:“汉朝人也喜欢古玩啊,鼓捣文物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可能这是他怙恃给的玩具,在孩子去世后就成了陪葬品。至于玉貔貅最开始的出处嘛,一来没文字留存,二来古籍中没相关纪录,可能永远没措施知道了。”

  这话一点没错,但其时我们绝意料不到日后不仅知道了玉貔貅的来历,而且来龙去脉那么清晰离奇,虽然,那都是后话了。

  王一行直到这时候才开口道,文物这么古老,来研究的专家肯定许多吧?

  “虽然!”小孙很自豪:“我省原来不属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焦点地带,这一时期的文物出土比力稀少,在馆藏中它算历史比力悠久的了。”

  “省城大学有个大教授张越之,你听说过吗?他有没有来过?”

  “张教授?我知道他!”小孙有些疑惑,“我来博物馆时间短,才几年,没见他来过,但是……歉仄你们等等啊……”说着急急跑出去,纷歧会领着个老太太走了进来。

  “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们的老前辈,在博物馆事情几十年了,我们都尊称她李教授。”

  老太太年近七旬,头发都已银白,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不外精神矍铄完全没有老年人常见的疲态。她摇手道:“教授这词儿我不知道小孙在夸我照旧骂我,我没读过什么书,就是在馆里时间久些,年纪大些,高帽子一顶接一顶。你们是上面来的领导,年龄可比我小得多,叫一声李阿姨我就很兴奋了。”

  我们都笑了,纷纷和李阿姨打招呼,李阿姨说:“退休许多几何年了,对这里有情感了,每天都来转转。适才听小孙说起你们的问题,算是问对人了。虽然张教授许多年没来了,但早几十年可是这里的常客,我们挺熟的,听说不久前他去了,唉,人到了天命这一步也是没法子啊。”接着大发一通感伤,无非是人生天命一类的鸡汤哲学。

  看来博物馆人员都很健谈,默默听李阿姨絮叨了一阵,总算进入了正题:“……张教授在七八十年代来博物馆的次数最多,每次都要在玉貔貅前呆很久,我问过他为什么对这工具这么感兴趣,他总是笑而不答。他最后一次来应该是十年前了吧,那次他又看了很久。看着看着突然对我说,小李,你以前经常问我为什么对它感兴趣,我告诉你,因为每次看到它我都市有种莫名的亲切感!”

  我们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张越之上辈子是那诸侯王太子,看到前世的玩具有极其亲切的感受?太胡扯了吧!

  李阿姨说:“张教授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来过博物馆了,虽然了,因为他年事已高行动未便,不来也是正常的。”

  王一行漫不经心又问了一句:“我在部里看过它的档案,说几十年前有一次被盗的经历,有没有这回事?”

  让人想不到的是李阿姨骤听此言马上变得极其恼怒,脸涨得通红,声音也高了八度:“怎么不记得?为此我还挨个大处分呢。你说说,吃个饭的时光工具就被顺走了,人也不见了,还好厥后抓到了。人年纪轻轻长得标标致致,做出这样的事来,真该她吃枪子儿!”

  看不出李阿姨人老了狠劲不减,这事对她职业生涯和小我私家荣誉简直是个很大的污点。要是她知道那女人和张越之之间的亲密关系,真不知该作何感想。

  “人怎么抓到的?”王一行问:“那时博物馆防盗设施简朴,又没监控,跑了只怕很难抓到吧?”

  “原来是挺难找,不外你说巧不巧,博物馆其他旅行的客人中有人认识那女人,也知道她住的地方,所以公安很快找到她了,真是活该!不外我那大处分是跑不掉了,唉!”

  大宝有点庆幸:“看来博物馆事情比我们图书馆难做啊,随便丢个工具都是无价之宝,不像我们丢几本书算不上什么大事。”

  李阿姨疑惑地望着大宝:你是图书馆的?

  “是呀,有什么问题?”

  “那你认识龙五爷么?”

  大宝很茫然,龙五爷?那是谁?没听过。

  李阿姨一字一字道:“就是举报人啊,是他资助找到那女人,他是你们图书馆的人。”

  李阿姨这话一出,所有人全都霍然一惊,大感意外!

南国郎君

今日风雨交加,很想出远门走走。人生在世什么时候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