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奸臣当道,国泰民安

第4章 童试

  考秀才可以堪比考大学。

  考上大学,未来可以找个好事情。

  有了大学文凭,未来可以进入大公司上班,也可以考编当公务员。

  而秀才文凭,也是相同的原理。

  有了秀才的文凭,才可以取得乡试的资格,才有时机考举人,才可以做官。

  就算考不上举人,也可以充当官员的幕僚,或者去国子监念书,再不济也能进入县衙充当吏员。

  而且,考上秀才之后,就可以免除徭役,免除一定数额的税粮,还能获得朝廷的廪米或者学田收入的资助。

  胡锋要是能考上秀才,那对于家里的资助是很是巨大的。

  仅仅是免除的那两丁徭役,就能让家里面的肩负瞬间减轻许多。

  在二月的县试考试前的这一天。

  胡锋的老爹老娘,在家里做了一顿富厚的饭菜,其中居然有鸡蛋。

  鸡蛋这种奢侈品,胡锋从小到大,也没见过频频。

  但是今天,蒋芳却破天荒的买了两个鸡蛋。

  蒋芳道:

  “锋哥儿,你别多想,不管考成什么样,都不重要。

  大不了,咱们回来种地。

  其实娘明白,有的工具,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就算你考欠好,娘也不怪你!”

  胡锋没说话,他心里很难受。

  他最清楚蒋芳对他抱有多大的期望。

  但是到了现在,蒋芳似乎想通了一般,反而劝胡锋放平心态。

  这也许,是蒋芳对胡锋,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也是,他在社学里读了这么些年的书,却从没取得什么结果。

  胡锋内疚!

  在胡锋的影象里,蒋芳性格一向要强,向来是不平输。

  胡锋从小就知道,他外祖父不喜欢蒋芳这个女儿,据说是八字犯了外祖父的隐讳,当初蒋芳出生之时,外祖父就生了一场大病。

  因此,外祖父从小就不喜欢这个女儿。

  胡锋的外祖父,是红光村的里老,是村里牛到不行的大人物。

  怹有七个孩子,两男五女。

  而这七个孩子中,就数蒋芳过得最欠好。

  其他的兄弟姐妹,小时候都是娇生惯养,长大后,要么当上了甲首,要么嫁到了县城。

  虽然说不上什么锦衣玉食,但是却也从不愁吃喝。

  唯独蒋芳,小时候她是被当仆人养的,专门给家里放牛。

  胡锋的外祖父许多次都想把这个闺女送人,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告竣目的,但蒋芳小时候的日子也并欠好过。

  正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便养成了她好强的性格。

  她似乎想向她爹证明什么!

  哪怕日子过得再苦再累,甚至用饭都成问题,她也坚决要让胡锋念书。

  她想让胡锋,完成她的梦想。

  所以这些年来,她对胡锋督促得很严厉。

  她给胡锋的印象,一直是个严母。

  但是现在,胡锋却突然间发现,他这个老娘,老了!

  ——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

  县试在各县城考,连考五场,由知县主持。

  府试在府城考,连考三场,由府级官员主持。

  通过县试和府试之后,才可以加入由各布政司学政或者学道主持的院试。

  只有连续考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才气成为秀才。

  兖川府考场内。

  胡锋挥笔写下以“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为题目的八股文。

  胡锋文学天赋很差,文学造诣一般,什么词藻华美、字字珠玑之类的,和他没什么关系。

  但八股文,恰好对这些没太概略求。

  八股文考察的,是对四书五经的掌握。

  朝廷给个考题,然后以这个考题进行延展,考察的是对四书五经中经典的掌握。

  胡锋的优势,是见识比其他人开阔。

  他知道洪武天子当初为什么会定八股文来做取士的尺度。

  洪武帝以八股取士,是想通过教育和对人才的选拔,人为的引导儒家思想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

  建设儒家的道德观,从而以这种道德观来约束世人。

  就好比,“忠”是儒家道德观之一。

  大臣们把忠诚君主看成是基本的美德。

  若是谁敢叛逆君主,那么就会被世人唾弃,人人得而诛之。

  洪武帝之所以定下八股取士,就是想让子弟的念书人,都拼命钻研四书五经。

  然后被四书五经里的“忠孝仁义”影响,好方便帝王统治。

  弄明白这一点,就可以推理出以下的结论:

  “朝廷的科举,不是选拔文章写得好的书生,而是选拔切合儒家道德观、忠诚于天子的臣子。”

  所以,写八股文,首先要从儒家思想出发。

  胡锋如下写道:

  “国之起化于家者,治有先务也。(破题)

  夫国之人各有家,而家之理可通于国,是故欲治先齐,古之人有明征耳。(承题)……”

  ——

  考完院试后,胡锋松了一口气。

  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但是他已经尽力了。

  而胡明,也就是胡锋的堂弟,神童胡石的亲兄弟,此时却是满脸的兴奋。

  他看到胡锋后,笑呵呵的对胡锋道:

  “你考得怎么样?”

  胡锋道:“还行!我尽力了!”

  胡明笑了:“其实你也不用难受,明公正道,以你的水平,居然也能连续考过县试和府试,已经是走运了。

  这天下念书人这么多,你看有几个能考上秀才的?

  你已经很不错了!”

  ——

  而学政此时,却正在批改试卷。

  “写得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般文章,怪不得四五十岁了,依旧是个童生。”

  “狗屁不通!”

  每阅一篇文章,学政的脸上就急躁多上一分。

  “这批考生,学问见识真是浅薄!”

  学政又阅了一篇文章,他已经有些看不下去了。

  要不是职责所在,他真不想继续。

  但当他看到胡锋的那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后,马上眼睛一亮。

  “好!”

  他忍不住赞叹一声。

  胡锋这篇文章,从《大学》里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一语出发,站在儒家的看法上,进行延展。

  他的见识,要远远凌驾同时代的人。

  所以他提出的要领,是切实可行的。

  是同时代的人,很难想到的。

  但他偏偏,又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所以,文章里论述的内容,这位学政能听得进去。

  提出的看法,又让人眼前一亮。

  学政那郁结许久的心,一时间被扫荡一空,犹如六月天里,饮了一大杯凉茶。

  从里到外的痛快酣畅!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