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秦:让你监国,嫔妃全侍寝了?

第79章 讨价还价

  孔宇了解过一边倒的战局后,不由得感伤道:“武安君无敌之名,认真名不虚传!”

  “衍圣公过誉。”擎苍摆摆手,“擎苍只是一小我私家,一小我私家在这个世上,力量终归有限。”

  “若非我大秦有如此能征惯战之士,韩赵燕齐也不至于那么快败亡,所以本君有时候在想,天下或许早该一统了。”

  “诸侯年年征战不休,黎民苦天下太平久矣,现如今我大秦一统天下,乃时势所趋,更是众望所归,却不知衍圣公是否愿在其中,助我父王一臂之力?”

  孔宇眉头重重一跳,下一刻呵呵笑道:“武安君此言,让老夫汗颜,老夫斗胆,敢问君上两个问题。”

  “衍圣公请讲!”擎苍一听这老倌如此说,知道讨价还价的时机来了。

  孔家人并未像他想象的那样食古不化,这一代衍圣公明显有朝政客转化的趋势。

  显然擎苍的清齐令与刚刚田翔的骂阵,给了孔宇足够的刺激,所以他现在应该是想要知道,自己到底在擎苍和秦王眼中,值什么价钱,秦国到底想让他们做什么?

  孔宇拱手笑道:“大秦王上与君上都是有雄心壮志的人,老夫也乐见大秦一统天下,还黎民一个朗朗乾坤。”

  “只是我孔氏一族,一向只知玄门化之道,文不成武不就,既不能上马提枪,又做不到抚慰黎民黎民,恐怕大王于君上看错我孔氏一族了。”

  擎苍深深看了孔宇一眼,摇头笑道:“衍圣公,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本君与父王想要一统天下,衍圣公在其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上阵杀敌,本君自问天下无敌,而衍圣公却是本君侵略如火之后的东风雨露。”

  “打山河易,守山河难,大周立国八百年的教训,衍圣公难道看不出来吗?国兴,黎民苦,国亡,黎民亦苦,本君与父王想要恳请衍圣公的,就是改变这种现状!”

  听到擎苍这般说,孔宇终于动容,但却只是默然不语,久久没能给擎苍下一个问题。

  孔宇没想到擎苍居然能够说出如此发人深省的话来。

  兴,黎民苦,亡,黎民苦!

  这认真是至理名言,但秦国一统天下,认真就能让黎民过得不那么苦吗?

  孔家之所以一直是孔家,最大的缘故就是孔家从不加入任何国家的任何政事。

  孔家一向只出大儒,却不出有名的官员,自古至今都是如此,即便有官袍加身的,也唯有在朝为学博士异类,尊贵却没有任何权利。

  这是孔家与各国王室的默契,同时也是孔家自己的自觉。

  擎苍此来,主要目的是探孔宇的口风,他知道孔宇不行能马上给自己回复,究竟牵扯厉害关系太多。

  他身为今世衍圣公,若是他一口允许自己,擎苍反倒会怀疑,孔宇跟儒家那帮人是否有勾连,究竟没有任何一个家主,会因为几句让人热血沸腾的话,真的热血上头。

  更况且即便擎苍如今在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他依旧没有资格和能力,让孔家认为值得随着他去赴汤蹈火。

  孔家在仙源县这一亩三分地,接连经历鲁国、齐国、楚国等王室招揽,却从不给任何人脸面,凭什么就要给擎苍脸面呢?

  只是一个救命之恩?那还远远不够!

  但擎苍只需要孔家不要站在秦国的对立面,更不要想着随处留后路。

  他明白像孔家这样的各人族,门生在几个国家出仕是很平常的事情,尤其它照旧圣人之后,更不行能把所有筹码,都压在一个地方。

  “孔某另有一问。”孔宇思忖良久,冲擎苍又拱手问道:“武安君可否为老夫解惑,为何你会认为,秦国最后能够做到大一统?”

  “如今楚魏尚存,无论楚国与魏国,实力皆不弱于秦国,更况且如今秦国所占之地,随处狼烟连天,反叛屡发不止……”

  “衍圣公此言差矣。”擎苍大笑道:“难道衍圣公没看出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孔宇闻言,瞳孔一阵放大,讶然道:“武安君何出此言?”

  “我大秦未灭韩赵燕齐之前,六国无论土地,人口,军队照旧人才,都数倍甚至十数倍我大秦,可却依然被我大秦一一击破,这其实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非是我大秦灭六国,而是六国自己在不停犯错,所以本君说我大秦一统天下乃局势所趋,即是因为如此。”

  “武安君的意思,是六国自己作茧自缚,自己犯错把自己给败亡了?”孔宇一脸费解。

  “难道不是?”擎苍哈哈大笑,“六国所犯第一个错误,就是三家分晋,衍圣公对这个应该不陌生吧?”

  孔宇闻言眉头一挑,微微有些惊讶,就听擎苍接着说道:“如果韩赵魏三国不分晋,而是将一个强大的晋国堵在秦国家门口,秦国想要兵出函谷,怕是很是困难。”

  “可韩赵魏却偏偏将晋国给灭而分之,而分晋之后,衍圣公看看发生了什么?”

  “韩国自以为得了自制,却没想自身的处境,它自己就处于四国困绕中,所以三家分晋之后,导致韩国最早为我大秦所灭。”

  “而我大秦的优势,一直都是六国的劣势,放眼六国,昏君辈出,被灭也就屡见不鲜。”

  “好比灭韩之后,我大秦将赵国列为下一个目标,即是因为赵国与秦国一般,战将如云,廉颇、李牧与赵奢等人都是能征惯战之辈。”

  “可自赵武灵王之后,咱们来看看,赵惠文王,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赵孝成王,则是败业之辈,不敢用廉颇,用欠好赵括,白白葬送了四十多万赵国青壮。”

  “而孝成王之后,赵王迁,更是昏庸之辈,他听信诽语诛杀李牧,败掉了赵国最后一点精气神,赵国不灭,天理难容!”

  孔宇瞠目结舌,他是真没想到,擎苍这么能掰扯,而且掰扯的还这么有原理。

  但他总觉得哪里差池,却又无法反驳,只能眼睁睁看着擎苍继续侃侃而谈……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