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秦:让你监国,嫔妃全侍寝了?

第51章 人地皆失

  以荀子的见识,哪里看不出扶苏基础不行能是他父王和弟弟的对手,但秦国有这样一小我私家在,总比一个都没有的强。

  可荀子这边刚部署妥当扶苏跟小圣贤庄的事情,齐国境内就出了大事。

  擎苍对齐国余孽,高高举起了屠刀。

  他没有像历史上,秦王那样看待齐国人,看待齐国反抗势力,他只有一个措施,就是血腥镇压,绝不留情。

  擎苍的军队,险些是一路碾压已往,遇到任何反抗,就地全部处决,而且是直接夷三族,如果遇到更严重的反抗,就诛九族或者屠城。

  这种方式看起来很残忍,可是实际在那个年代,却被人司空见惯,甚至秦军巴不得擎苍如此下令,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够有更多的军功可拿。

  究竟是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无论是否是在战场上,那时候杀人真的跟碾死一只蚂蚁一样简朴,就更不要提夷三族跟诛九族,屠城也就更不算什么大事了。

  等到荀子这边反映过来,擎苍的军队险些已经横扫整个齐国境内。

  他这次是专门针对儒家,历史上秦二世而亡,主要原因就是齐国的力量造成的。

  既然如此,那就将一切萌芽,全部抹杀在摇篮之中。

  儒家现在不是号称门生遍天下吗?那就拿齐国当个例子,将儒家的中心,遍布儒家焦点门生的齐国,杀他个血流成河。

  把那些天天叫嚷着要为齐王报仇雪恨复国的儒家门生,一个个杀洁净,连带着他们的亲族一起,全部杀光,齐国就牢固了。

  擎苍很明白什么叫做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只要儒家没有了这些焦点门生,就算荀子这些人还在齐地,那又能如何。

  重新教导一批焦点门生,可不是说教导就能教导起来的。

  更况且接下来秦国对齐地的统治,肯定是以法治为主,儒家将会被进一步压缩。

  如此一来就能够让儒家的势力,遭到彻底的破坏。

  但即便如此,齐地的反抗依旧强烈,蒙恬甚至为此,专门请示擎苍。

  “将军,齐地差异于燕地和赵地,此间人受到儒家思想影响不是一日两日,他们的忠君爱国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尽管我们之前的镇压,起到一定效果,可眼下他们也做出反映,开始化整为零,组成许多小股势力,对我军进行袭扰,我军如今伤亡比之前,与日倍增。”

  擎苍闻言,眉头马上皱了起来,“如今军中死伤情况如何?”

  蒙恬递上一份竹简,“这是最近十日的伤亡情况,已经有凌驾三千士卒,死在袭扰势力的刀下,据可靠情报,齐地已经有不少念书人,都拿起刀枪,与我军为敌。”

  军帐之中,蓦地气氛凝重。

  十日内损失凌驾三千士卒,平均一日下来损失三百人。

  而随着秦军战略转移,未来这个数字恐怕还会越发可怕。

  “还没被杀怕吗?那就再给他们加把火。”擎苍冷笑,丢出自己的杀手锏。

  清齐令!

  命令秦军上下,在齐地消灭一切胆敢反抗秦国的反抗力量,任何反抗力量匪首,查明正身诛九族,知情不报夷三族,誓死不降灭十族,从众三代为奴,遇赦不赦!

  从这条政令上就能够看出,擎苍针对的就是儒家。

  因为现在齐国境内对秦军做出反抗行为的,主要都是儒家焦点门生。

  擎苍就是要用这种一劳永逸的要领,换取未来数十年的宁静。

  长痛不如短痛,那些受到儒家思想侵蚀的人,已经成了大统一的绊脚石。

  尽管这些人可能都身负才气,可以成为治世能臣,但是擎苍已经等不及了。

  思想不统一,文化不统一,一味靠怀柔去影响,只会适得其反。

  最简朴直接的措施就是以杀止杀,清齐令的目的就在于此。

  而且擎苍决心只要自己在军中一日,未来灭他国亦是如此行事。

  哪怕为此留下千古骂名,他也在所不惜。

  再说了,能不能留下骂名照旧两说,究竟这个时代的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未来史书中对他的描述,绝不行能全都是骂名。

  一场血腥杀戮,在齐地很快掀起,擎苍的凶名,霎时间传遍整个齐地,险些能治小儿夜啼,一时间魏楚两国,土崩瓦解,惊骇不已。

  而齐地的风浪,已经接近尾声之时,战报才送到了咸阳城。

  嬴政也因此召集群臣在咸阳宫议事。

  朝臣们都已经收到消息,纷纷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咸阳宫,在看到嬴政那一刻开始,所有人的心,就已经笃定,前线战事的情况,只好不坏。

  究竟今日嬴政的心情,看起来比之前的憔悴,要好太多了。

  即便嬴政现在依旧看上去有些精神不振,但却能看出他眼中的神光,比往日里更亮许多。

  昌平君看到这一幕,眼中掠过一道阴霾。

  他是楚国送来秦国的质子,在秦国如今位极人臣,甚至许多人都忘了他楚国人的身份。

  “大王,可是齐地前线,来了消息?”昌平君第一个发问,群臣蓦地纷纷看向高位上的人。

  “正是。”嬴政淡淡看了昌平君一眼。

  在秦国,如今李斯和昌平君,以及令郎扶苏都是主和派代表人物。

  李斯是出于公心,老成持重,扶苏是纯粹受儒家思想荼毒,不愿秦国对外作战。

  而昌平君,这位资助嬴政掌权,逼死吕不韦的楚国人,就是纯粹担忧秦国下一个就要对他的祖国动手,才一直力主制止战争。

  嬴政早就看穿了这一切,尽管他们所陈述的理由,之前确实能够影响到嬴政统一天下的决心,但现在怕是再也无法阻止秦国战车的脚步。

  “那……”昌平君脸上掠过一抹不正常的红色,“前线战况如何?”

  昌平君强压内心的激动,在他预料中,秦军这次凶多吉少,这正合他意。

  只要这次擎苍带兵在齐地损失惨重,他就有掌握,让秦王至少在三年内罢兵不战。

  而有了这三年时间,昌平君就能够从容部署自己的行动,完成他心心念念的伟业。

  “吾儿擎苍,大胜齐军!”嬴政轻描淡写吐出这样八个字,马上震惊全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