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秦:让你监国,嫔妃全侍寝了?

第7章 群雄惊惶

  蒙武从令郎府离开的时候,内心里充满震撼。

  这是他一天里,连续两次受到震撼,而且是一次比一次强。

  大秦,未来可期!

  蒙武兴奋想着,脚步走得越发坚定。

  而就在这时的咸阳,乃是天下各国,犹如油锅里倒进一碗水,彻底沸腾起来。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就地被击杀的消息,引来各国一致的反映。

  燕太子丹,脑门被驴踢了!

  好好做你的太子不香吗?

  秦国人碍着你啥了,照旧你燕国有底气与秦国一战。

  居然在这种时候,用这么拙劣的手段对秦王行刺。

  燕王喜难道连自己儿子都管欠好,照旧当王当腻了?

  虽然也有不少人,对此持见惯不怪的态度。

  究竟燕国做出如此脑残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燕国在此之前,有两次最离谱的行为。

  首先就是接收秦国叛将樊於期。

  其次就是在秦赵长平之战之后,派兵攻打赵国。

  樊於期是秦国军方第一个敢质疑秦王嬴政身世的高级将领。

  燕国收留他,即是是在打嬴政的脸。

  至于长平之战燕国攻赵,典型就是攻其不备,基础不明白唇亡齿寒的原理。

  如今秦国连续灭韩赵两国,燕国与秦国再无转圜的空间和余地。

  燕国这时候怕了,却做了最离谱的决策。

  杀了樊於期,却心怀叵测,以敬献人头和堪舆图的名义,接近秦王,行刺杀之事。

  这不就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吗?

  原本秦灭韩国和赵国后,各国以为秦国也元气大伤,不会马上对各国兴兵。

  可谁都没想到,燕国搞出这样一桩蠢事。

  所以,燕太子丹着名了,荆轲着名了,秦国五令郎擎苍也着名了!

  前二者,就是愚蠢加找死的代名词。

  秦国五令郎擎苍,则是一战名扬天下。

  诸子百家对这位横空出世的强者,都致以关注的目光。

  但很快,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秦王的旨意吸引已往。

  秦王令:燕国派刺客入秦,意图对秦王行不轨之事,罪无可赦。

  因此,秦王诏令,全国发动,年关之后,便对燕国展开作战。

  王翦为领军统帅,蒙武为副将,这两位是秦国沙场宿将。

  诸国对秦王这个选择,并没有太多意外。

  但是当各国探询到秦军这次前锋上将人选,都位置惊愕。

  因为是秦五令郎擎苍!

  令郎擎苍在此之前,十七年都默默无闻。

  第一次脱手便以碾压之势,镇杀有天下第一刺客之称的荆轲。

  秦王首肯,让擎苍作为这次战争的前锋上将军,显然已经讲明态度。

  秦国对燕国之战,燕国危矣。

  但天下诸国,以及韩赵两国余孽,对此却持差异论调。

  “秦国再兴不义之师,肯定遭受重创!”

  “倒也不能这么说,是燕国自己找死,怨不得秦王发怒。”

  “秦国已经陈兵中山,灭燕意图,昭然若揭,燕国先下手为强,也不为过。”

  “怎么就不为过了,没那个金刚钻,就别瞎整瓷器活,现在好了,天下又要乱了!”

  “王翦,蒙武,秦国两台甫将齐出,这是为令郎擎苍保驾护航啊!”

  “看来秦国又将出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

  天下人,对令郎擎苍其实并不太熟悉。

  但是对地处燕国境内,机关城中的一个男人而言,却是再熟悉不外的对手!

  “轰轰轰……”

  机关城中,一名持剑男子,正对着眼前已经破损的机关兽,接连施展剑招。

  已然残缺不全的机关兽,霎时间化为一地碎屑。

  “小高。”男子身后,突然传来一命老者的声音,“大战将起,你怎么还如此心乱?”

  “难道,你还因为当年的事情,在铭心镂骨?”

  “大师!”高渐离轰然转身,“当年的事情,难道您已经放下了吗?”

  “暴秦实力强大,正因为如此,我等才应该保持冷静,只有冷静的头脑,才气做出正确的决定。”

  班大师面色凝重,“太子丹的事情,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如今燕国危矣,刚刚获得的消息,秦国这次的前锋上将,就是秦国五令郎,擎苍!”

  “擎苍!”听到这个名字,高渐离握剑的手,枢纽变得愈发苍白。

  这个名字的主人,不光杀死了他的至交挚友荆轲,逼得欣赏他的太子丹家破人亡。

  如今太子丹不知所踪,燕太子妃将女儿送往机关城途中,为阴阳家所掳。

  而且他在不久前,刚刚收到消息,数年前他的朱颜知己雪女,在赵国被人掳走,背后的始作俑者,也是擎苍!

  所以擎苍对于高渐离,有杀友夺妻之恨,让他如何意难平?

  时间如梭,年关将至,秦国对燕国的军事行动,已然彻底展开。

  尽管谁都知道,秦国与燕国之战后,肯定将目光投向剩余三国。

  可是齐楚魏三国国君,却都对此持张望态度。

  齐国与燕国有世仇,与秦国一直有盟约,有情可原。

  但是魏国与楚国两国国君,却是抱着侥幸心理。

  哪怕朝中多有进谏,要求国君联合燕国共击秦国,但最后全都无疾而终。

  可他们压根不知道,自己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但诸子百家,却因此展开种种小行动,首当其冲的,即是儒家。

  此时的咸阳城中,一处不起眼的小院内。

  令郎扶苏与令郎擎苍相对跪坐,无言对视。

  荆轲刺秦之前,令郎扶苏从未将自己这位弟弟放在眼里过。

  可如今,他不得不重新认识,这位新任的大秦先锋。

  “擎苍,与我进谏父王,与燕国止干戈吧。”

  “天下黎民,接连遭受战火,苦不堪言,身为上位者,怎能恃强凌弱,这不是君子所为!”

  “君子应澄怀坦荡,虚怀若谷,有恻隐之心……”

  扶苏的话,让擎苍险些瞠目结舌,继而面色凛然。

  “大兄,燕国自己找死,不送他一程,难道还等他再来刺杀父王一次?”

  秦国以法立国,儒家思想应用在这个时代,本就是个笑话。

  扶苏完全被儒家给教废掉了,天下处于破裂状态,儒家的那一套愚民理论,基础行不通。

  天下黎民要想宁静,就必须大一统。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