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重生之魏帝曹髦

第14章.兵制

重生之魏帝曹髦 吾心固静 2174 2022-09-11 13:43:06

  公元257年年末洛阳

  一个月前,因为担忧洛阳不稳,司马昭决定放弃攻取寿春,准备撤军。由于古代雄师在出征后,如果未胜而撤是相当危险的,历史上那种因为撤军后被敌军追击造成的大溃败,数不胜数。

  所以钟会制定了详细的退却计划。

  一、白昼军营里用快马令旗制造调军假象,夜里雄师在分批撤离,三天时间西、南、北,三个偏向合围寿春的魏军全部宁静撤走。

  二、淮河以南靠近寿春的魏军,除了几座坚城保留一些守军,其余全部撤往淮河以北防守。

  因为司马昭雄师退却后,淮南曹髦的军队肯定反扑周边城池,若还留军队在淮南地域,即是是白白送给曹髦。

  司马昭领导禁军北军回洛阳以后,洛阳一些不循分的世家公卿,和众多议论纷纷的黎民,都有些噤若寒蝉起来。

  因为朝中无帝,而曹髦又在淮南宣布了讨伐司马昭的勤王诏书,一些世家公卿和大部门的黎民,皆是人心惶遽。

  许多朝廷驻防在各地的兵将,也似乎有摩拳擦掌的迹象。

  …

  上将军府内

  司马昭众多幕僚皆在。

  骠骑将军王昶率先开口道:“上将军,如今天子去了淮南,各地皆是人心不稳,蜀国的姜维还在不停的攻击雍凉地域,长此以往,要出大事的,必须得想个合适的措施出来才行”。

  “是啊,是啊”,众幕僚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议论纷纷。

  “好了!”,司马昭发声后,众人皆平静下来,

  “吾已经决定另立新君!”

  公元258年正月

  郭太后在司马昭的要求下接连宣布皇太后令:

  “吾以不德,遭家不造,昔援立东海王子髦,以为明帝嗣,见其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而情性暴戾,日月滋甚。吾数呵责,遂更忿恚,造作丑逆不道之言以诬谤吾,遂阻遏两宫。其所言道,不行忍听,非天地所覆载。吾即密有令语上将军,不行以奉宗庙,恐颠覆社稷,死无面目以见先帝。上将军以其尚幼,谓当改心为善,殷勤执据”

  “而此儿忿戾,所行益甚,举弩遥射吾宫,祝适时中吾项,箭亲堕吾前。吾语上将军,不行不废之,前后数十。此儿具闻,自知罪重,便图为弑逆,赂遗吾左右人,令因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事已觉露,直欲因际会举兵入西宫杀吾,出取上将军……吾之危殆,过于累卵。吾老寡,岂复多惜馀命邪?”

  在一顿摸黑曹髦之后,郭太后又宣布了懿旨,宣布破除曹髦帝位,改立燕王曹宇之子曹奂为大魏新帝。

  此举事后,魏国人心又似乎徐徐稳定了下来…

  …

  淮南这边在获得司马昭重新立天子的消息后,曹髦手下等一干将领皆是痛骂司马昭是贼子,无耻之极。

  相反,作为所谓被废掉的天子,曹髦本人倒很平静,因为他早就知道司马昭回京后另立新君是一定的,所以也没太多感伤。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徐徐的曹髦和淮南的将士们,都习惯的开始称司马昭那边的魏国为“北魏”。

  这一年的正月,气候没有什么特别,照旧像往年一样严寒,淮河一带都下起了大雪,大地上一片银装素裹。

  曹髦看着白雪皑皑的世界,心中怅然若失,也不知道皇后她们怎么样了…

  …

  曹魏三国时期,因为常年的战争,导致各国人口都极速下降,其时魏蜀吴三国明面上总人口加起来也不到千万,但是士兵却似乎总是超级的多,动不动就是几十万雄师出征。

  这些其实是因为三国时期特殊的兵制给人造成的误解。因为连年的战争人口的淘汰,各国基础维持不了大规模的常备军,除了少数常备军和武将的私人部曲外,大部门基本都是以军屯为性质的世军屯兵,平时种田,战时才从兵。

  所以战争的发动时间基本在夏种之前或者秋收以后。军屯兵的利益在于只需要备足粮草就好。但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就有点差强人意了,究竟还要留着性命回去种田…

  在司马昭撤军后,曹髦就命寿春的守军出城控制了淮河以南的大部门地域,在分兵守卫各个要塞据点后,士兵们就地开始屯田与北魏在淮河一带坚持。

  虽然,而淮河以南也另有几座坚城尚在北魏的控制之下,好比合淝等。

  这一时期的淮南这一块儿,一直是魏国历史上人口较多的地域,整个魏国不到五百万的人口,其中就有一百多万人口在淮南地域。

  曹髦熟悉历史,所以知道,人口才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资产,因为屯田世兵制的原因,有几多人口就有相对比例的士兵。这也是为什么这一时期,各国交战都要掠夺人口的原因。

  前世的时候,曹髦看过许多穿越小说,险些那些人穿越到的朝代,都是人口爆炸的宋明清时期,土地吞并,富者田连陌,穷者却无立锥之地。所以似乎只要给穷人分田就能快速生长起来。

  但是曹髦穿越到的时代是三国,就纷歧样了,人口少,土地是基础不缺的,大批疏弃的田地都无人耕作。曹髦想生长起来,就得打造精兵计划。

  吴国援军撤回东吴以后,曹髦手里的士兵是十五万,大部门都是屯田兵,另有少量诸葛诞所属的郡兵。骑兵有文鸯的一千部曲,另有曹髦李同带来的五百骑兵,淮南的当地骑兵有五千人左右。

  曹髦将这些骑兵合并到了一块,又在民间搜集了些马匹,增补到了一万骑,并赐予这支骑兵队伍新番号“虎贲骑”。随后任命文鸯为荡寇将军,统领这支骑兵并进行高强度训练。

  又从淮南数万屯田兵中选身世体素质较好的五千士卒,再从灾民、游民、农夫、渔民、船工、纤夫、猎户等破产的贫苦民间黎民中,招募身体强壮者五千人,合计一万人做为天子亲军,任命满长武为破虏将军,统领并训练这支队伍,此军番号为“神策军”。

  另外升诸葛诞为尚书令,并继续兼领扬州刺史,主要统筹和治理淮南地域的民政问题。

  任命李同为安南将军,统领淮南军屯兵,进行屯田,训练,防守。

  之前被免职的长史吴纲,被曹髦重新起用,任命为尚书右仆射。

  任命诸葛诞的小儿子诸葛靓为尚书郎。

  蒋班,焦彝等原先淮南的众多将军和官员,皆有升迁…

  曹髦准备打造起募兵制的职业兵路线。

  …

  

吾心固静

许多读者对北魏这个称谓反感,但这是为了区别阵营差异,总不能双方大战的时候都叫魏吧?   就算不考虑这点,曹髦去了淮南,如果还称北边的为大魏,那不是更即是认可了司马昭那边才是正统?   淮南的这边的军民是因为那边立了曹奂为帝,称谓人家北魏,称谓自己这边为大魏,也是为了不认可北边的魏是正统。   托付各人想想吧,别人云亦云,说这毒的人我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