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侠

九洲异

第三章 心有明月不自知

九洲异 大腿救我 5386 2022-08-15 00:00:00

  晨光微熹,雨后的暖阳格外耀眼,即是山间的嫩叶都比往日青翠,似乎洗尽世上的灰尘。

  萧逸君推开房门,冷风吹敛而过,都不禁打了一个哆嗦。虽说年轻血气盛,也难逃春日寒风,况且少年衣衫单薄。本是二月春日,雨后难免带着凉意,山上更是冷气逼人,道观的青瓦悬挂着滴滴雨珠,恰似要冻结一般晶莹剔透。

  不知是雨后天朗气清之故,萧逸君觉得眼底清明,不远处掠过屋檐的鸟群都纤毫毕现。他揉着眼睛,突然觉得世界跟他平时看见的景象纷歧样,至于纷歧样在哪里却说不上来,似乎如今看见的事物直透源头。

  只是看透万物本源,却不是简朴的事情,炼体十五境,有凡身九境,成神四境和武圣两境之说;炼气士更有凡九境,仙人五境和圣人三境之分。一境一台阶,境境如登天,修行之人,岂论炼体,或是修仙都是拾阶而上,与天争崎岖的逆天之举。可要说勘破万物的基础,连那仙人都不敢说窥探一二,况且一个有无步入修行都是两说的少年。

  往日的时辰少年已经入山砍材,亦或爬山寻药,今日难得清闲,便寻思着该如何消磨时间。齐云山诸山土质疏松,昨日连夜暴雨,雨后泥土很是湿滑,莫说他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即是在大山行走半辈子的老人都不敢轻易入山,一着不慎即是舍去身家性命去陪山神老爷。

  萧逸君在院前空地练拳,拳法自然不是什么高深的仙家秘法,是邻家年老教授可以强身健体的寻常江湖功法。习拳泰半年也不是没有成效,只是性子懒散偶尔练习,所以收效甚微,盖住风寒不成问题,再想有所建树便难了。可对于他来说是足够的,习拳本就是为盖住山间冷气,却无成为什么武林妙手的妄想,虽然,能成为那些个神仙之流的宗师自然是好的。

  唾手可得的功利谁人不想,他也不是什么圣贤,名动一洲也好,天下闻名也罢,都是极好的。真到有能力那天,极有可能就是恶龙抬头,如今的他不外是碍于能力有限,恶蛟被缚,做不得快意恩怨的事情。

  那些个圣贤书籍他没少看,却是没有用处,愈甚较之以前却是更难平复。书上原理自然是极好的,即是王朝的律令也是不错,可放在书上是一回事,落入地方又是一回事。要说好欠好,对于黎民来说终究有些强差人意了。

  那位开辟二十四诸天的佛祖佛法自然高,那位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儒祖儒学确实也高,另有那位奉为道家之祖的道祖道法也是横跨天外。要问好欠好,自然是好的,可或许能更好。

  桐庐洲仙家府邸无数,终是道家占据多数,可那佛、儒二家连同妖族势力亦不容小觑,那魔道亦有,只是皂溪山一脉对魔道几近鸡蛋里挑骨头,所以近千年魔道慢慢退出淡出一洲视线。

  其实莫说桐庐一洲,放在其他八洲也是一样,不管哪家学问,除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上仙神,最终照旧要落入人间。原来建于人间的原理被后世圣贤各自解读,学问越垒越高,最后高如神坛,再落入人间。

  好欠好?便不那么好了。

  再等后世人各自拾起,奉为神明,就更欠好了。人心私欲,本就是一点偏差,最终即是相差千里的事物,至于其中再有功利汇入,到最后所泛起在世人眼前的学问更是相差万别,乃至与初衷南辕北辙。

  世道到底不公,虽说有那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箴言在前,只是少年是不那么相信的。不算那仙神满天,人人羡慕得道飞升的天界,凡间九洲的王朝不说千千万,上百终是有的,可看似公正的世道多数时候仍掌握在少少数人手里。至于寻求公正的人,世道要嘛迟迟不到,要嘛爽性不来,那句善恶有报终是不报。

  在稳坐庙堂的大人物看来,山下的是非纠缠只要无碍他们登天行路,便视之为蝼蚁。山巅风物,较之山下终归是好得极多,山下血雨腥风,打打杀杀就是如同小孩嬉戏打闹,委实是极小的小事。也不是没有那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人,只是较之前者一小撮的少少人,即是水滴入海,在万载时光长河中难掀风浪。

  不是他不抱希望,只是看惯了政界雨路泥泞般的友爱后,特别是那场不知是否被人算计的险些算得上灭门的惨案,确实是失望至极。原先种种利益纠葛错综庞大,缠绕在一起,利来利散可能是转瞬间,作壁上观也是常事。要只说如此,倒也不那么失望,泥泞路上终有点滴星火暖人心。

  世故冷暖,如人饮水。

  在那段可以算是九死一生的逃亡路上,流寇伏莽,灾民难众,另有那亲信侍奉,他才知世上有比死亡更可怕的工具。在祖母死后更是阅尽世间冷眼,差点便被几家还算殷实的家族联手赶出,为的是那座不小的宅子。经此种种,心境破碎,若不是有那邻居年老资助修补心境,他着实不敢对不堪的世道抱有什么希望。

  辰时时刻,萧逸君便下山归家,因为知晓碧游古观辰时需要打坐,便没有打扰二人清修。观内如今只剩下二人,远离世俗,日子虽说清苦了些,可也是图一个静。据说老道人在守望之上另有两位师兄,只是奉师命在外云游四方,偶尔回来也是得老道人书信,为观内少有的大事。

  一路下山,山道被刷洗得一尘不染,附在石板的青苔也都蜂拥生长。一夜间,山雨洗尽天地浊气,扎根山林的草木更是绿意斐然,那片在当地还算有名的桃林东风拂过,本该三月开放的桃花此时已经含苞而立。算不得多高的齐云山似乎一宿拔高了,巅峰之上云海缭绕,恍若仙境,如同福地大开。

  ——

  千丈峭仞入云霄,绝岩断斧啸罡风。

  棨吴山是疆古洲乃至九洲屈指可数的名山,不入三山五岳之列,却是名动三界的大川。那棨吴山是远古时期,不周山坍毁后落入人间而化成的,除了镇雄洲外洋那座传说是不周山祖峰外,便属掉落的棨吴山最大。

  论起职位来,天庭在九洲封爵的三山五岳都稍逊一筹,因此得天庭一纸诰书在棨吴山担任山神的,并能得三山五岳才可用“君”字后缀的自然不是什么碌碌之辈。但风口浪尖最难消受,况且那位名义上压过棨吴山的五岳之中岳櫆山山君同样在疆古洲开宫建庙。

  櫆山在疆古洲极北,毗邻遗海,棨吴山在东南之地,一南一北,倒佐证外界流传的那句“两山山君,南北不犯”。

  一洲两君在九洲内却非仅有,两位山君相安无事却是九洲津津乐道的事情。山君一职如无意外皆是五千年一任,大渎水神其实也是如此,往下的山水二神与城隍土地百年到千年不等,为的就是后世有好事之士死后得以封神。上任櫆山山君离任十年,新任櫆山山君才在百余年前继任,像别洲两君相争的结果却未曾泛起,反倒櫆山山君特意冒着越境被削的风险造访那位棨吴山山君。

  在吃闭门羹后也不恼,一时令不少人瞠目,讥笑那位櫆山山君窝囊无能的亦不在少数。未曾想传到那位山君耳朵后,亦是一笑而过,由着那些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厮闹,等到哪天在棨吴山那位碰钉子便知好受欠好受。

  委实不是他窝囊,实在是棨吴山山君的身份过于惊世骇俗,连他都是继任前才得知盛于悬正殿官簿,为天庭所认的棨吴山山君有且仅有一位,即是让他吃闭门羹的那位。后世各大世俗王朝所载的山君多数是编纂出来的,其实都是他一人,为的是掩人线人。至于棨吴山山君的来历,连那位在天庭品阶不低的一宫宫主都说不知,只是申饬他小心那位连天庭拟的櫆山山君都敢一再驳回,致使中岳山君空余十数年的山神,在他眼皮底下任职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

  他听后头昏脑涨,这才明白山君一职为何落在他头上,非他身具大好事,亦非他才气出众,而是天庭碍于那位棨吴山山君的脸面,不得已而为之。他上任去往棨吴山造访亦非想获得那位的青眼,只是自己能担任山君极大原因是他。他见与不见是他的事情,自己有没有造访却是自己的问题,既然他老人家无空搭理自己,他亦不画蛇添足乱攀情分。

  棨吴山山君庙的香火一直是疆古洲出了名的旺盛,除了櫆山、沂水这等名川大渎,下头就是棨吴山在内的山水神庙了。一洲山君香火旺盛亦是情理之中,只是相较于其余山川的山神数十年至数百年人前显圣,这位山君老爷却未曾显灵,甚至世俗上流传的故事都少少。

  尽管如此,却不故障那位山君大人在黎民心中的职位,干旱也好,洪涝也好,虽说山神管山,水神管水,可仍有极多的人虔诚祭拜,那位山君亦很少令人失望。每逢祭祀,是那立春时节,有极多的信男善女虔心祭拜,更有周边几座世俗王朝派遣官员前来主持,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今年更是百年一次的大祭祀,所以格外热闹,不少文人更是跨洲前来那座写满名人墨宝的山君庙游历。爬山山道几近人挤人,熙熙攘攘挥袖是云,挥汗成雨,许多豪绅更是连夜守在庙前,只为争得头香。若不是庙祝叫来几家富贾,择取一批青壮男丁在沿途指引分流,怕是得出意外。

  往年前来棨吴山游玩的游人许多,今年更多,多是寻凡人家携带妻儿春日踏青。棨吴山风物秀丽,春有杏花一树开,桃李在其后的美景,冬有先贤集资栽种的梅林,添上雪景最是醉人。官府为方便游人游玩,修葺如今一条通往山顶的主道,不惜重金修缮山君庙内的金身神像,便连山道数座凉亭与园林都稍作翻修,实在是煞费苦心。

  二月二十日

  农历正月十五,是那彩灯万盏、燃灯放焰的元宵庙会。日落后,悬于山道和庙会集市的彩灯纷纷亮起,各色灯笼搜集山林走道,从上空俯瞰,有如星空银河般璀璨。差异于城内举办的庙会,棨吴山庙会向来规模极大,据说常有修行有道的妖怪化作人样前来游玩,虽然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辈,否则难逃那位山君大人的高眼。

  庙会还未开始,山君庙前的空地以及那条可以容纳二十几人并走的山道,便有各色摊贩摆起物件贩卖吆喝,饰品胭脂、果脯甜糕、书画笔墨、泥偶糖人……物件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特别是酒家特制的陈年佳酿、新醇果酒更是深得老幼喜爱。对于湿气热毒盛行的东南一地而言,酒确实是暖身的好物件,奇特的地理情况也造就东南十二国喜好美酒的习俗。

  山君庙前更有官府以及庙会组织的打灯谜,是千百年前从某座文气兴盛的世俗王朝的国都兴起后,流传九洲,徐徐成为一种习俗的制谜、猜谜。将谜语书于纸条,糊在五光十色的灯笼上供人解字猜谜,猜对者凭据难度深浅能获得事先准备的小彩头,虽不是什么珍贵物件,多是写着某些美意头或是流传千古的名词诗句,却有博取个好彩头的意思,偶尔获得某件篆刻着心仪文字的物件,更是视为心头所好。

  猜谜的摊位人头攒动,除了庙里供香的案台,便数此处最是热闹。那面悬挂谜语彩灯的灯墙已经零零散散被摘取,不少得了心仪物件的更是喜上眉梢,直言不虚此行。那位一前一后猜对两组谜语,得了一对相辅相成的毫锥,是笔身篆刻着“彩凤双飞”和“心有灵犀”的中年男子更是惹得不少人侧目,委实是好福气。

  得益于那句极有名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元宵佳节,更是得了一个好寓意。

  猜对两组灯谜的男子并没有在摊位停留太长,而是携着仆童顺着山道往上走,一步一台阶,在摊位四处闲游闲逛,偶尔见得喜爱的物件或吃食,脱手倒是大方,等到两人行至山君庙前,仆童手里就提着巨细近十个纸盒和一壶不菲的酒水。那壶酒水是中年男子从外乡带来的,是专门要赠与故人的。

  那座山君庙祖殿门前是写着:涛声树晚著秋波,春气江暖素月轮。

  男子望着祖庙匾额凝神沉思,字是不错的,其中的意思也值得推敲,就是委实大材小用了,算不得多高明之举。至于庭前空地那株千百年前山君庙庙祝所栽的梧桐更是大有来头,如今已是六人合抱之木,四季枝叶茂盛,枝头树梢多是前来祈愿的美人悬挂的吊牌,都是寓意极好的佳句。

  男子从仆童手里拿回酒壶,对仆童说道:“你在此候着!”

  仆童应声后也不拘谨了,知晓自家老爷不在意这些虚礼,遂提着礼盒在庙前闲逛,看有无工具要买。虽说跟老爷游山玩水已过数国之多,可这般热闹的景象照旧少有,多是奔忙于各大世俗王朝,即是有时看上些物件也是来不及买。急遽赶路,山高道远,贴身之物除了粮食衣物,与老爷视之为珍宝的几本书籍,委实装不下太多工具。

  平日里老爷从未曾亏待自己,他省吃俭用倒一ā下不少钱,今日见老爷偶然获得两支毛笔,念及家里念书的弟弟,便计划买些纸笔寄回家中。

  游子在外,思及家乡,总是保有一丝纯净。

  梧桐树下,中年男子尚未走到山君庙内,便有位看上去未到而立之龄,自称是庙祝的青年男子迎面走来,并与他打招呼:“您老人家倒是难得出来走动!”

  中年男子见到身穿绣有飘扬柳枝的青年后,笑道:“确实许久未曾出来走走了!”

  许久确是许久,青年想着,只是不管多久,愿意出来,哪怕走一走觉得累了,又回去都是好的。

  未等青年开口,中年男子望着匾额“山君庙”三字,带着几分苦笑说道:“这庙祝做得还算称心?”

  青年摆摆手,恰似自嘲一般说道:“只是轻易而活而已,如今打理庙内上下倒比以前快活许多,虽说日子过得清苦。”

  “想在世就是好的。”男子知道青年不愿多讲旧事,便不再多提,谁敢说他现在就比不得从前?人各有缘法,各有活法,强求不得的啊。

  青年说道:“走了半洲,如何?”

  男子望向扎进集市便如鱼得水,还时不时望向自己的少年,似乎想起什么兴奋的事情,遂回覆道:“还好!”

  青年如释重负,同样望向看起来比自己年幼的晚辈说道:“还好就已经很好了。”

  “中途路过一家酒庄,里面藏有不俗的土酒,便给你带了些!”男子将手中酒壶递给青年男子。

  能得男子说声不俗,即是极好的酒水了。

  他也不矫情,接事后将酒葫芦放在耳旁摇晃,分量不轻,就是照旧太少。等到他打开酒盖,闻到那股似是而非的酒气,才知这壶酒分量着实不轻。

  那酒无甚酒味,却是他日思夜想的,只有家乡水土才酿得出的酒水,放在现如今的九洲即是仙人获得都要惜之如命的真正佳酿,确实让他欣喜万分。

  青年差点忍不住泪水,实在怪不得他故作子女姿态,委实是离乡多年,思乡心切。

  男子冒充讥笑道:“都多大岁数了,还哭哭啼啼作甚!再说了,又不是白给你,另有活计要劳烦你呢。”

  青年破涕为笑,礼数过于珍贵,让他做的事情自然不会过于轻松,至少在男子眼里,没有人比他更合适。如今收了这不菲的酒水,再想拒绝便难了,即是没有尽十分力,都要用尽十二分精神。

  只是望着尚且幼稚的少年郎,青年却不怕。

  心间有明月,故土如在前。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