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大明:重生朱标

第二十九章 鱼鳞册初出茅庐

大明:重生朱标 问烟不是天 2061 2022-08-21 12:07:01

  刘伯温不再迟疑,立即拱手道:“皇上,臣刘伯温,谨遵圣旨”

  “好!”

  老朱兴奋的拍了拍刘伯温的肩膀道:“伯温呐,咱果真没有看错你,太子也没有看错你”

  这其中果真有太子的身影在里面吗?

  刘伯温默默想到,恐怕这都察院一事也是由太子提出来的。

  既然能够拿的出移土政策的建议,那么也不会丝毫怀疑太子他也能够拿的出都察院的建议来。

  而且皇上那里肯定另有太子写出来的都察院一事相关计划书,如果没有具体操作流程计划,那么岂论是皇上照旧太子都不会将此事提出来,既然提出来了那么就一定会有个章程。

  此时刘伯温不得不由衷的佩服太子标,这才多长时间,竟然又写出来一套制度政策。

  先不管这计划书管不管用实际不实际,它哪怕只是一个空壳子那也比什么都没有的好,就算是空壳子计划书那也是诸多大臣无数日夜开会商量才气做出来的工具。

  由此可见太子标的才气智慧恐怕今日天下难以有人能为之媲美,真是令人心颤呐,令人心颤呐。

  不外嘛,这未知的都察院计划书照旧得搞得手,这样会省下许多功夫,而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于是刘伯温恍然问道:“启禀皇上,都察院一事事关重大,而且品级极高,不知皇上所说的扩大规模需要扩大到多大的规模,增加御史官员要增加几多”

  “还需皇上确定此事,臣也好回府弄出个章程来,臣预计两三月内能够制出第一次初稿章程”

  “什么?”

  老朱大惊。

  要弄两三个月?照旧第一次初稿章程?

  画蜗牛呢你。

  老朱立即摆摆手,将这份还没揣热乎的御史革新政策从袖兜里拿了出来。

  老朱爽快的将御史革新政策递给刘伯温说道:“这章程不用你亲自做了,这里有一份儿现成的”

  “咱仔细看过了,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你随着什么上面照做就行,至于细节问题,你就自己看着办,或者去找宋濂等人也行”

  刘伯温连忙伸出双手接过并翻阅,若不出所料这应该就是太子亲制的都察院计划书吧,他越翻瞳孔睁得越大,神色愈发惊讶。

  激动的看向老朱问道:“皇上,不知此章程是何人所写,臣观之此人定是才气绝伦,满腹经纶,有安邦治国平天下的才气,臣佩服至极,不知皇上可否引荐”

  “哈哈哈”

  老朱开怀大笑,张开嘴都准备说出太子两个字了,立即又冷静下来严肃道:“这章程是谁做的你就不用管了,以后会介绍你认识的”

  刘伯温失落的摇了摇头,叹道:“是臣逾越了”

  “请皇上放心,有此章程在,臣定当在一月之内组建出完善的都察院,应皇上之圣旨,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只是...”

  刘伯温这人真讨厌,这话说一半又不说了。

  害得老朱不兴奋的说道:“伯温有话直说,你我二人不必介怀”

  “是,皇上”刘伯温拱手道:“只是皇上,在地方税收之事若是处置惩罚不妥不实时臣担忧在一两年的时间里会有所淘汰”

  “哼”老朱坚定正声道:“此人就无需你费心了,绝不能因为税收问题而放过那些贪官污吏”

  “至于税收淘汰的问题,咱自然会想措施的”

  “皇上英明,臣告退”

  老朱点颔首,看着他紧握着御史革新政策计划书快速走出御书房。

  老朱若有所思的问向身旁的李木:“李木,你说这刘伯温是不是已经猜出来这写都察院革新章程的人是太子了呀”

  李木一惊,这问题哪敢随意回覆呀。

  李木稍一思索后诺诺说道:“皇上,奴婢也不知晓,想来刘中丞他应该没猜出来吧”

  “是吗...”

  老朱揉搓着下巴微微摇头,凭着自己的直觉认为,刘伯温恐怕早就猜出来了,后面的体现都是在跟咱演戏呢。

  这老狐狸,还认真的一点没变呢。

  ......

  说回太子朱标。

  此时的他依旧在东宫内奋笔疾书写着计划书。

  因为他在回东宫的路上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朱标还依稀记得,在上一次父皇大面积处置惩罚贪官污吏的时候都是在洪武十年以后发生的事情了,连带着诸多勋贵一起处置惩罚。

  那么为什么会在登位开国十年以后才开始大规模行动呢,

  原因很简朴,就是因为没有做好十足的准备,所以刚开始只能是温水煮青蛙一步一步来。

  而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地税收的问题,目前开国时间尚短,又拥有大量新收的地方,但这些地方朝廷户部是没有其户籍表册的。

  没有这些工具就不算是掌控了其地方,就只能依靠怙恃官员,他们要贪污也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而且这其中牵涉较多,也不是换个官员就能解决的,究竟有大才气大本事的官员终究是少数。

  这个问题解决了吗,虽然是解决了。

  其解决要领就是宋朝时期就泛起过的鱼鳞册,这种好工具也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没有广泛使用起来。

  所谓鱼鳞册,就是将衡宇、山林、池塘、田地凭据序次排列连接地绘制,讲明相应的名称,是民间田地之总册。

  如此,几多土地,这些土地又应有几多税收便一目了然。

  朱标知道,此时自己若是不提出来的话,这工具恐怕要过上几年才会在大明获得广泛使用,横竖能早几年算几年。

  实际上此时应该就有不少人了解知道鱼鳞册,但是知道归知道,了解归了解。

  却也没有人提出来,或者是说不愿意提出来,父皇没太多文化,身边的兄弟也大多没有什么文化,一些文人也不愿提起此事。

  原因也很简朴,因为鱼鳞册的泛起不亚于一次土地革新。

  简朴来说就是怙恃官员都极其厌恶这种工具的存在,这玩意儿一出来这地方有几多土地中央政府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这让我以后怎么偷税漏税,所以谁提就搞谁。

  想到这里,朱标轻声一笑,我身为大明储君,东宫太子,还会怕抨击吗。

  我可不是王安石,什么牛鬼蛇神都得给我统统闪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