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祖父汉武帝:开局怂恿我爹造反

第六十九章 国策改变

  待善后诸事讨论清楚,汉武帝一一批准后,朝议自然便到了第三阶段了,那即是总结。

  汉武帝首先开口,他叹息一声道:“昔日,琅琊王、太子等均向朕劝诫,将处置刘屈氂之事押后,可朕一意孤行,刚刚酿下此祸。此战之败,罪责在朕。”

  刘进岂能不知伟大的天子必须是正确的,且永远正确,错误都是别人的,这时候该他说话了。

  立即刘进便起身向汉武帝拜道:“陛下,此言差矣,实乃不肖孙刘进未能想到今结果,劝谏陛下倒霉。”

  太子也起身道:“父皇,进儿说的对,是我父子二人劝谏倒霉。”

  众人也纷纷陪罪,太子、刘进都说自己劝谏倒霉,他们都没劝谏过,便一个个的陪罪自己目光短浅,未能看到立即处置刘屈氂的危害。

  汉武帝摆摆手道:“好了。你等莫要再说了。朕错了即是错了,不必你等替朕遮掩。

  史官,将今日之事记上以申饬子弟且不行意气用事。”

  “唯。”纪录的史官应了一声。

  刘进觉得,若是汉武帝再穷兵黩武下去,突然发生什么意外,恐怕到时候还没等自己登位,大汉便要摇摇欲坠了,刘进觉得应该站出来了。

  他叹息一声起身说道:“陛下,前些日子孙儿听闻有首曲子在领土将士中颇为流传。

  今日传唱一番,请陛下点评一二。”

  说完,刘进便语气悲壮郁愤的唱起来:“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彷徨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翻译过来即是:“城南城北皆恶战,城北城南尸连片。

  抛尸荒原无人葬,任凭鸟鸦绝肚肠。

  我怀悲痛劝乌鸦:‘先吊死者为悲悼!

  想必无人来安葬,腐尸岂会去潜藏!’

  清清河水似泪流,蒲苇各处暗幽幽。

  善战骏马横僵尸,驽马悲鸣声凄厉。

  碉堡筑在桥梁上,门路无法通南北。

  五谷无收君何食?想做忠臣也无力。

  日夜盼望壮士归,忠勇可嘉令人思。

  谁料早晨去征战,日落夜深人不归!”

  刘进声音呜咽,朝中众人有体恤将士者,闻之无不纷纷衣袖拭泪。

  然而也有未得见将士之血汗者,无动于衷。

  汉武帝听了,缄默沉静不语,过了片刻,汉武帝叹息一声道:“昔日,在封爵太子妃前,琅琊王曾与朕有言‘大汉数次征伐匈奴,文景积累消耗一空,海内人口减半,黎民苦不堪言。多地黎民皆效仿陈涉吴广起兵。

  虽朕令范昆,暴胜之、王翁孺等镇压,未酿‘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祸事,然终究是黎民苦暴政久矣!’

  今日听琅琊王此曲,方知边防竟沉郁至此。

  此番七万将士命丧匈奴,我大汉黎民怨愤之情定然愈甚于此,若朕再一意孤行,恐大汉山河败亡便在今日了。

  我大汉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众人听此,尽皆拜道:“陛下圣明!”

  接着汉武帝继续开口道:“前些时日,大司农等上奏,令朕派兵屯田轮台,轮台在车师以西数千里。前些时日,闓陵侯成娩攻打车师。

  危须、尉犁、楼兰等六国的留京的子弟都需先回到本国,征集牲畜食物迎接我大汉军队。

  且我大汉又主动征发士兵数万,各国国王亲自率领,合围车师,降伏了车师国王。

  各国士兵因此精疲力尽,无力再到路上为汉军供应食物。

  汉军攻破车师,获得食物无算,但士兵们纵然每人装得满满的,这些食物仍然不足以支撑汉军完成战事,强壮的军人吃尽了牲畜,体弱的军人死在路上竟达数千人。

  朕调用酒泉郡的驴和骆驼驮运粮食,前往玉门关外迎候军队。官兵们从张掖郡出发,路途不算很远,却照旧前后人马疏散,许多人因此滞留不前。

  轮台距离我大汉更远,若屯田轮台,恐我大汉将士将死伤更多。此事就此作罢吧。

  大鸿胪何在?”

  大鸿胪田千秋道:“臣在。”

  汉武帝道:“近些时日,大鸿胪多次上书劝诫朕,要朕体恤黎民,朕切不以为然。

  今日思及此,此乃大鸿胪之赤子忠心。

  但朕却未能察觉。

  今日封大鸿胪田千秋为侯以表田千秋之忠诚劝谏。

  丞相乃百官之长,不行恒久空缺。朕以为可拜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

  诸位以为如何?”

  “唯。”众人纷纷应道。

  田千秋听此,精神一紧,他年岁也不小了,岂能不知道随着汉武帝干丞相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下场?

  他基础不想接,但是这是他想不想的事儿吗?

  不接即是不识抬举!

  田千秋只能起身向汉武帝拜谢道:“臣田千秋谢陛下赏识。”

  此算是最后一项了,待此事宣布,朝中重臣纷纷散去,皆开始处置李广利失利的事情去了。

  刘进自然和太子一起离开了未央宫。

  前殿距离未央宫宫门尚有一段距离,刘进跟在太子身后对太子一起出未央宫,边走边说:“父亲,李广利惨败对陛下攻击甚大啊,看来过不多久,昌邑王便要就藩了。”

  李广利乃是昌邑王刘髆的舅舅,且一直深受汉武帝的痛爱,或许是汉武帝出于某些考虑,一直未令昌邑王就藩。

  但今日李广利兵败投降匈奴,昌邑王再留在京中,就算是汉武帝想,恐怕朝中众人也不会同意了。

  然而太子却摇摇头道:“恐怕不会,前些时日,刘屈氂冒充刺杀他,他此前身体便虚弱,受了些惊吓,情况又加重了些。

  待李广利失利之事传至昌邑王府,恐怕昌邑王定然又要受些攻击,依我之见,若昌邑王就藩,恐不到封地便要倒在路上。

  昌邑王究竟乃是吾弟,岂可掉臂孝悌?”

  刘进听此,惊奇的看了一眼太子,此前昌邑王一直即是太子最大的竞争对手,没想到昌邑王不配称为太子的对手后,太子竟然还能这么想。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