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穿越后,她竟成了鱼玄机

6 群英荟萃

穿越后,她竟成了鱼玄机 宇穆清扬 2037 2022-07-02 05:40:32

  在黄巢的大笑声中,两人双双上了马。幼薇坐在前面,黄巢坐在后面,他抖了抖缰绳,双腿一夹,那马便哒哒哒小跑起来。

  长安城的街道很是宽,主干道朱雀街约有一百五十米宽。如果说现代十车道的主干道加绿化带是五十米宽左右的话,你就知道朱雀街有何等宽广了。平康坊的街道虽然不如朱雀街宽广,但这里是京城著名的红灯区,平时人来人往,吆喝买卖,其热闹水平丝绝不亚于长安主干道。

  黄巢驾马,从西侧出了坊门,往北走一少段路,便折而向西,沿皇城大道直奔西市而去。

  西市有长安城最大的马球场,闲暇时,各人呼朋引伴,一干少年郎聚齐人数,便会开赴西市打马球。

  暮春之际,正是叶嫩花初之时。融融暖阳照射在街道两边高峻的梧桐树和槐树上,它们长长的枝干向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幼薇坐在马上,身子随着马的奔跑微微起伏。黄巢一手拉缰,鼻端传来少女的幽幽体香,不禁有些心猿意马。

  幼薇看着门庭若市的街道问道:“今天来了哪些人?”

  黄巢有些心不在焉地回覆道:“那可就多了,韦保衡、张直方两个都来了,另有平时泡在球场的那些人。不外,文木兄要帮朱婶子准备饭菜,他没时间,李可及有事也来不了……”

  黄巢每数一小我私家名,幼薇脑海中就闪过这些人的样子。

  韦保衡是韦氏家族韦侍郎的儿子,官二代兼富二代,长相秀气斯文,身材瘦弱,打球时常遭嫌弃,因而来得少。想不到这次他也来了,不外他跟王文木不是太熟,可能是张直方张上将军带过来的。

  张直方是右金吾上将军,手握军权,位高权重,按理说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泛起在西市的球场上呢?要泛起,也应该是泛起在皇宫内苑的球场才对。

  可他就是来了,跟长安城的少年郎,在西市的马球场上奔跑吆喝,玩得满身满脸的汗,时不时还得被人嫌弃球打得欠好,甚至被人骂两句。

  张直方虽贵为上将军,却也是出了名的粗率豪爽、洒脱不羁。他无心政务,经常掉臂职责,跑出去狩猎吃酒。朝廷念他父亲功高,对他这种行为放之任之。连天子都管不了他,这也让张直方越发地任性乱为。

  张直方虽然性格豪烈,但在朝中有着极好的人缘。纵然最正直的谏议医生,在张直方好逸恶劳这件事上也是三缄其口。所以纵使张直方使酒好游,不理政务,也无人举报。

  这人无论优缺点,听着似乎也还行,唯有一件事,让与他打过球的人总能铭心镂骨。这就是张直方这人看着英气,输了球有时却会耍赖。

  似乎感受也挺可爱,可是跟他打球的人可不这么认为,辛辛苦苦打赢了球,你上下嘴皮子一碰说,不行,这场不算,你恼不恼火?

  所以张直方虽贵为正三品上将军,球打得不错,皇宫内苑的人打球从来不会喊张直方。于是乎,堂堂上将军张直方,当他想要打球时,只能来到西市跟长安街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少年郎打球,说来还真有些落魄。

  另有王文木,豪爽疏财,侠肝义胆,不外家境欠好,也没读过什么书,做上坊正怕是费了不少关系和钱财。张可久,擅音律,会吹笛,纵然清唱也很好听,老黎民很迷他,只要他泛起,人们的眼睛就会酿成星星眼……

  正想着,就听黄巢英气干云地说:“今天买了良马,一定要单挑他们。”

  单挑?!好吧,唐朝是可以单挑的。因为他们对双方人数没有特别划定,若是觉得自己够厉害,一人单挑十个也是没有问题的。

  《封氏闻见记》就纪录了李隆基与吐蕃的一场马球赛。在那场赛中,李隆基带四人对战吐蕃十人,力量对比悬殊,但李隆基往来如风,所向披靡,连连洞穿球门,最后赢得了这场角逐,为唐代历史留下了一段以少胜多的韵事。

  唐朝是一个英气干云的朝代,好男儿志在四方,打马球,狩猎,战场上争军功,哪里都是能让男儿们一展身手的好场所。

  幼薇笑道:“黄巢君真是英气冲云天啊!”

  言谈中,已到了西市。入口处,一个年轻郎君正四处张望,此人长相温润,一双眼睛飞入鬓角,显得眼睛狭长如狐。

  黄巢骑马过来,年轻郎君见之,连忙迎上来,而黄巢也瞬间从马背上跳下来,两小我私家拥抱在一起,黄巢大笑道:“朱兄弟,你怎么来了?”

  朱兄弟回道:“文木兄说你们在这里打球,我就过来看看,他们又说你骑了马去接人去了,我便堵在这门口等你。”

  黄巢搂着朱温的肩,问他别后的情况,两人相谈甚是亲切。

  幼薇从马上跳下来,黄巢于是向幼薇介绍道:“这是朱温,我结拜的好兄弟。”

  幼薇听到朱温这个名字,脑袋里像炸开了一朵花,朱温朱温,后梁开国天子啊,这样近距离观瞻……原来后梁天子长这样,看他那双看人时微眯的双眼,幼薇知道,这人心思细腻深沉,与黄巢豪爽耿直的性格完全差异,他们是两路人,却成了结拜兄弟。

  “这位小娘子是~?”朱温声音清润,说话时尾音微微上扬,给人温润舒适的感受。

  黄巢回道:“她叫鱼幼薇。”

  “你就是长安城有名的那个女神童啊?”朱温长身玉立,隽秀儒雅,纵然说这话时脸上也只有细微的颠簸。

  幼薇脸上闪过一丝躁红,为那句“长安街有名的女神童”,她虽少有才气,可是一个闺阁女子,她的诗是如何流进坊肆的?

  幼薇简直能想象那些男人在说到她说到她的诗时脸上细微的心情。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子敢在长安众多文人秀士面前称“神童”,各人还真给她面子啊。

  可是神童之名已经流传开来,连朱温这种外来求学的学子也听闻过她的“台甫”,幼薇无谓过多解释,遂“呵呵”两声带过。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