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云泥间

第三十四章 落叶他乡树(四)

云泥间 张文澈 4379 2022-07-23 00:27:26

  周颂意识到自己有失分寸,她主动跟晓兰姐打了个招呼。随即与大祥哥避开了些距离,站在张芳的身边。

  一行人热热闹闹的去餐馆吃了个饭,陈晓兰的脸色十分平淡。

  张家祥买完单,就带着女朋友先离开了。

  两人之间一路无话,陈晓兰别扭了会儿,语气闷闷的说:“你怎么那么多妹妹?”

  张家祥步子走的很快,他语气透着不耐烦:“哪就那么娇气了?”

  陈晓兰知道自己不应当着他朋友的面摆脸色,看着他生气的态度也有些忏悔,于是主动捏着他的衣袖示好。

  张家祥把她送抵家后,头也不回走了。

  张家祥从来没有主动带晓兰见过朋友,那天两人用饭碰到张芳,张芳提了一嘴,说过几天小六带着朋友回来。

  张家祥问清了时间后,说自己有空。

  一旁的晓兰主动说她也去。

  碍于张芳在,他欠好驳小女人面子,便应了下来。

  陈晓兰心里很不是滋味,她在村里也算小有名气的美女了。

  为了去接人,她早起特意妆扮了一番,不仅把压箱底的连衣裙拿了出来,还特意化了点妆。

  可在车站接到了人之后,她微弱的自信被攻击的一点不剩。

  陈晓兰心里琢磨着,张芳的朋友,应该跟她差不几多。

  张芳这个女人呢,虽然有几分姿色,但是常年上山下乡的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很少注重妆扮。

  女为悦己者容,这一点,晓兰自认为比她强。

  可今天初见两位小女人,她们不仅模样漂亮大方。

  特别是那位姓蒋的小姐,衣着和背包无一不是昂贵的奢侈品,嘴里时不时冒出两句英文,有些装腔作势,听说是英国刚回来。

  这下,陈晓兰心里的调味瓶就打翻了,很不是滋味。

  又介意着那个叫小六的女人跟张家祥搂搂抱抱的,她的脸色便无法抑制的垮了下去。

  几人一起的气氛有些尴尬,但并不影响蒋乐乐的美意情。

  蒋乐乐初来这里,对一切都十分好奇,她在微博上注册了一个账号,之前靠着分享外洋的生活也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

  一路上蒋乐乐都捧着宝物相机纪录所见所闻,几人坐在三轮车上,途径的山上树苗长得比人还高些,已经有半个手臂粗了。

  “这蜜柚树长得真不错。”周颂伸脱手,触到了叶子上的露水,掠过指尖。

  蒋乐乐对张芳的事情也略有耳闻,她放下手里的相机:“芳芳姐,等秋天了我可要来吃个痛快。”

  张芳笑着说:“哪有那么快,今年才第一年,得长四年嘞。”

  “可惜,你们一来赶着下雨,等雨停了咱们去山上玩。”张芳语气掺杂着遗憾。

  “这雨下的才好。”蒋乐乐看着眼前的景色,心生憧憬:“果真,下了雨,才见到什么叫真江南。”

  僻静的山谷中,云雾缭绕在乡间,使得羊肠小道也朦胧了几分,在露水浸润的小道上,一辆颠簸的三轮车徐徐消失在了山间的弯道上。

  家里,爹娘已经做好了一桌子佳肴。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蒋乐乐,闻见山村小菜开始食指大动。她捧着海碗,大快朵颐,嘴里的马屁拍个不停:“我在英国,天天吃洋快餐、西餐,照旧中国菜好吃。”

  周老六坐在鸭婆凳上,很乐意跟小女人聊聊外洋的见闻。

  当他听到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馆文物,恨不得提枪去扫荡一番。两人聊起国家大事,花样瞬间提升抵家国情怀的高度。

  “你说,那洋鬼子有啥好?”老六叹了口气。

  周颂洗了碗出来,解释道:“其实在那个战争年代,英国人他们更早有文物掩护的意识,所以费了大的力气把这些工具运回国,而且完好的保留了下来。若不是如此,也许我们民族的文物瑰宝早就在战争中荡然无存了。不管它们身在那边,但身上烙印的都是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小六,念书读傻了。”周老六吐出一口烟雾:“那不就是杀人纵火抢劫么?”

  “落后要挨打。”

  “所以咱们革新开放,国家现在越来越好了。”周颂说。

  张芳颔首,加入了聊天:“国家是生长了,大情况越来越好,咱们临溪山也不能落后,得跟上时代的法式。”

  张芳说起申请国家补助建设学校屡屡受挫,这是她的一块心病:“等咱们自己富了,自己建学校,不给国家拖后腿。”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

  地上的泥巴另有点湿,张芳本计划等天晴了再上山,周颂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雨靴,敦促朋友们换上。

  “就得这个天气上山,有宝物。”

  周颂故意卖了个关子,她走在前面,带着两个朋友开始攀登。

  对于临溪山的地理情况,她已滚瓜烂熟。

  蒋乐乐的体力有些跟不上,一行人走走停停,身边周颂一路勉励着她。

  蒋乐乐哪里吃过苦,她心里已经开始忏悔自己闲的找罪受,在村里转转简朴拍点视频欠好吗?

  张芳笑着回忆:“小时候,小六是最慢的,现在也能照顾人了。”

  蒋乐乐本想放弃,听到张芳的话,勾起了好奇心:“比我还慢吗?”

  “比你慢得多,所以我们每次都得等她。”

  听完这话,蒋乐乐心里有劲儿了。

  加上周颂和张芳生拉硬拽的带着她,一行人泯灭泰半天,终于慢慢登上了山顶。

  站在山巅之上,蒋乐乐无法形容现在,她的内心涌现一股巨大的震撼,原本瘫软的双腿生出一股力量,她小跑着往前。

  在她的眼前,是北国风物的草甸,是波涛壮阔的云海,是穿云入雾的青山。

  “这简直是人间仙境呐!!!你们不震撼吗?”蒋乐乐指着眼前的山河画卷,恐怕这世间,再好的画家也画不出这份景致。

  “我们是当地人,生在这儿长在这儿。”张芳神色如常,她漫步走近蒋乐乐。欣赏着眼前的景色,心中翻涌的是一片热爱之情,她跟蒋乐乐纷歧样,蒋乐乐是此间的游客,而她的根深扎于此。

  “我的天呐。”蒋乐乐喃喃道:“周颂,我现在相信你了,你想做的是一条可行的路。”

  寒来暑往,周颂的假期都在这座山上渡过。

  她对于这片土地的地质资源探索还不算深入,但也做了第一版计划陈诉,论证临溪山的旅游开发可行性。

  看见蒋乐乐的反映,周颂越发坚定内心的想法,但她并没有十成十的掌握,因为这个项目弘大,涉及规模广泛。从政府的审批到商界的投资,无一不是难关。

  这也是周颂为什么特意带蒋乐乐来玩一趟的原因。

  她跟张芳相视一笑,故作为难的皱起了眉,说来说去,政府扶持这边还能想想措施,就是资金这一块没着没落。

  “预计是竹篮吊水一场空了。”周颂叹气。

  说来说去就是钱的问题嘛,蒋乐乐也听懂了:“嘿,要钱嘛,我蒋乐乐缺什么也不缺钱。”

  是的,您不差钱,可蒋氏团体是你妈的,钱在你妈手里呢。

  周颂在一旁怂恿:“如果有蒋氏团体带头,预计能拉到不少投资。”

  “你放心。”蒋乐乐拍着胸脯说出豪言壮语:“我妈的事情,我来搞定,我妈是商人,稳赚不赔的买卖她肯定投。”

  等到云海徐徐褪去,一行人开始下山,被洗脑洁净的蒋乐乐才回过神,惠顾着看风物,她照片和视频忘拍了。

  经过山下的赶牛坪,张芳和周颂给蒋乐乐介绍着小时候的趣事。

  想到小时候打雪仗,周颂很是记仇:“小时候,芳妮儿把我的糖果骗走了,害我做梦还流口水。”

  张芳看着翠绿的草坪,上面似乎还围坐着编花圈的女娃娃:“那时候,小六的鹞子飞的可真高,追着那只鹞子,小六学会了走路。”

  蒋乐乐看着空旷的草地,开始羡慕起她们的童年:“我小时候每天要在家里练琴、跳舞,没有什么意思。”

  张芳在河岸的柳树上采了一根柳枝,上面趴着的毛毛虫被她甩落,随手编了一个草环。

  蒋乐乐说什么也不愿戴,她最怕虫子,想着就瘆人。

  身后两个女人追着她,三人欢声笑语徐徐追逐着远去,只在乡间的小路上留下一串泥泞的脚印。

  在灯芯桥玩了一个礼拜,临别之前,蒋乐乐说想去他们的小学看看。

  梧桐小学的距离比力远,周颂预计她又是心血来潮,别走到一半就想回来了。

  “你们村没有自己的小学吗?”蒋乐乐很好奇。

  这个,还真没有。

  看蒋乐乐坚持要去,张芳去大祥家借了一辆自行车,蒋乐乐坐在她后座。

  周颂单独骑了一辆,一行人骑了四十分钟才到梧桐小学。

  “你们小时候也是这么上学吗?”蒋乐乐坐在后座,抓着张芳的座椅。

  “我们走路。”周颂解释:“早上五点钟起床,背着一天的干粮,要走两个小时,来回就是四个小时。”

  蒋乐乐张着嘴,有些不行思议。

  今天是星期一,小学里传来朗朗的念书声,三个女孩子从窗户经过,里面的孩子频频转头往窗外看。

  教室里的老师推开咯吱的旧门,打了个招呼:“张老师,欠美意思,孩子们上课呢。”

  张芳颔首,带着一行人离远了些。

  “芳芳姐,你还当过老师?”

  张芳颔首:“在这教过几年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个学期开学,总有几个座位会空,孩子们那么小就辍学了。”

  说到这个话题有些极重:“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却纷歧定能有受教育的条件。”

  “乐乐,你很幸福。”张芳说:“你出生的起点比许多人都高,这些苦可能从来没见过,但它确确实实存在。”

  “不敢说我们一定能改变它,我真希望未来越来越好。”

  那几天蒋乐乐翻来覆去睡不着,张芳的话一直在她脑海回荡。

  她终于知道了,明明都在一个圈子里,周颂却从来不喜欢奢靡之风,心性素朴,是因为她曾经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和身边的人。

  这座大山很美,比它更美的是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她想到张诚年,想到张芳,想到周颂。

  他们的脊梁朴直如铁,心性坚不行摧。

  蒋乐乐回长沙,蒋母特意抛下事情,给女儿接风洗尘,定了市内最豪华的酒店,还买了女儿喜欢的包包。

  蒋乐乐收下了包,心里琢磨着这个得几多钱。

  “你很缺钱吗?”蒋母有些意外,她对女儿一直是富养。

  蒋乐乐点颔首,又摇头:“妈,以后我要自己赚钱,孝顺你。”

  蒋乐乐放下包包,依偎着撒娇:“但现在需要一点点小投资。”

  周颂对于临溪山的调研陈诉交给张芳,从镇政府层层递交上去。

  周颂陪着周怀明下棋,其实两人的水平已经十分相当了,有与之博弈的水准。

  不外她下的小心翼翼,心里思忖着把他哄得开开心心。

  周怀明也看出来了,让他赢他照单全收,下完棋没啥事儿就麻溜的回房间。

  他算盘一打就知道闺女儿憋着事儿,照旧难办的事儿,爽性就让她没有开口的时机好了。

  最终照旧周颂憋不住气,她回忆着蒋乐乐的招数,一旦开口撒娇,干妈都是有求必应的。

  “爸爸。”周颂跟了上去:“我给你泡杯茶嘛。”

  周怀明鸡皮疙瘩掉了一地,脚下的步子慢了一步就被周颂拉回了客厅。

  周颂泡茶的技术生疏,差点就把她爸的紫砂壶卖了,好不容易稳住手上的行动。

  周怀明小心翼翼的把养了多年的宝物接过:“我来吧。”

  周颂不擅长曲线救国,她直接从自己的书包里翻出临溪山的勘测和开发陈诉,拿给父亲过目:“您看看这个怎么样?”

  周怀明漫不经心的瞥了一眼,放在茶几上:“这个,你做的?”

  周颂视察这他的神色,微微颔首。

  “不错。”周怀明说:“书没白读。”

  “做做学术还行,爸爸支持你。”

  “这个涉及太广,你一个学生,不要掺和到庞大的圈子里。”

  周颂掀开陈诉,摊在周怀明眼前:“我只是卖力地理勘探研究这一块,这个项目可行度很高的。”

  周颂打开手机相册,把自己录制的视频点开播放:“您看看,这样巧夺天工的自然风物区,如果能做起来,不仅是改变了这座大山,还能发动我们全省的经济增长。”

  周怀明看了片刻,点颔首,皱眉道:“这个有一定可行性,可是......”

  可是什么?听见他话锋一转,周颂竖起了耳朵。

  “小颂。”周怀明漫不经心的翻着手里的纸张:“你年龄也到了,该考虑考虑自己的事儿。”

  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爸,我明天就去相亲。”周颂颔首:“不找外地的,就嫁长沙。”

  周怀明看着女儿,心情无奈:“爸爸不是这个意思。”

  “爸。”周颂凑近了些:“您没逼我,我求您的,我主动想解决终身大事。”

  周怀明喝了口茶,盖住的嘴角不经意的勾起。

  果真,人照旧得使点雷霆手段。

  周怀明一早看过这份陈诉,算是有一定可行性。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