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油城浮世

第八章 网上冲浪

油城浮世 白小葵2008 5069 2022-06-18 11:11:35

  1998年,“水杉三姐妹”配合迎来了她们的中考。

  李小墨和林周这对双学霸都发挥稳定,以凌驾分数线二十多分的好结果考进了她们梦寐以求的城东中学高中部。董方佳虽然离分数线还差个十分,但也已经算是超常发挥,考出了她整个初四生涯的最好结果。

  城东中学每年招收新生,除了那些到达分数线的学生外,都市有一些特别的增补名额,说白了就是给一些特招或者有关系和门路的学生准备的。而董方佳之前在城中上初中本就是为了去打基础的,董光耀早已为她铺好了中考后直升城东中学的坦途大道,再加上这次她确实考得很不错,自然就可以大摇大摆地跟李小墨和林周一起去城东中学续写她们“水杉三姐妹”的传说了。

  李崇山为了兑现允许,果真斥巨资给李小墨买了一套联想天禧的台式电脑,这主机有着飞跃3代处置惩罚器,40G硬盘,和256M内存的配置,还特别送了标配手写板、耳机式麦克风,和几张游戏光盘。

  李小墨第一次接触的RPG游戏就是这些游戏光盘中的《仙剑奇侠传98柔情版》,此前她完全想不到竟然可以在游戏中体验如此惊险刺激、又柔情百转的人生。除了游戏之外,更让李小墨欲罢不能的则是那种叫做“互联网”的神奇媒介,一台电脑,一个路由器,一根网线,就可以让她跟全国各地,甚至外洋的网友发生联系,而且还能共享许多资源,不得不说互联网全面打开了这一代年轻人的视野,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快速感受到了来自网上种种差异文化和信息的攻击。

  在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路由器拨号上网那种“吱吱”的声音在李小墨听起来都犹如天籁,因为那意味着新世界的大门正在为她打开。她每个周末都可以化身为网络上一个名字差异的ID,以别人都不认识的面目上网冲浪,自由地徜徉在信息的海洋里。

  在1999年腾讯推出OICQ之前,想要跟陌生人聊天一般都是进入聊天室,而油城人民最喜欢去的一个聊天室叫做“高山聊天室”,李小墨也不知道为什么各人都市来这里,只是跟风也去注册了一个账号,因为董方佳和林周也会来这里。

  李小墨的聊天账号名为“木棉飞扬”,因为她那段时间很喜欢舒婷的《致橡树》和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董方佳的账号名就十分简朴粗暴,叫“佳佳小公主”,林周的账号名则字最少,只取了一个和她名字同音的“舟”字。

  三个女孩明明每天都能在学校晤面,可回家后照旧要约着一起上聊天室,打出花花绿绿的字聊上半天。有时,她们会组团跟聊天室里不认识的陌生人打骂,也有时,她们会各自偷偷加一些聊得来的人为挚友,然后背着姐妹跟新加的挚友开启私密聊天。究竟,能通过网络认识那些天南海北的差异年龄和差异身份的人,才是上网最吸引她们这帮花季少女的地方。

  十六岁的女孩会开始悲春伤秋,会开始觉得自己不被这个世界所理解,会开始怀疑怙恃的指责是否正确,会开始觉得自己长大了,想通过自己的双眼去看世界。

  李小墨也加过一些挚友,但大多数都是交浅言深半句多,聊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再联系了,唯独占一个叫“允许如云”的挚友让她觉得颇为投缘,两人每次上线都能聊几个小时,甚至为了尽兴,还相互交流了地址,通过线下写信来继续聊。

  “允许如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男孩,比李小墨大一岁,用他的话说,在这个聊天室里,他一眼就看到了李小墨的网名“木棉飞扬”,似乎颇有些天注定的意味。其实在聊天室里聊天,每小我私家每天都市遇到许多陌生人,也可能会同时跟许多人打字聊天,一般聊了开头相互觉得可以继续深聊,才会加挚友或者进行私密聊天,而这个叫“允许如云”的ID发给李小墨的第一段话竟然就是别人看不见的私聊。

  “如果我另有一天的寿命,我会做你的女友。我有一天的命吗?没有。所以我今生我仍不是你的女友。如果我有翅膀,我会从天堂飞下来看你。我有翅膀吗?没有。所以很遗憾我今后无法再看到你。”

  李小墨看完后立刻就明白了,“允许如云”是在解释她名字里“飞扬”的寄义。这段话是《第一次亲密接触》中身患红斑狼疮的女主角“轻舞飞扬”发给她的爱人“痞子蔡”的经典广告中的前两段,李小墨虽然对这个陌生人打招呼的方式有些感兴趣,但能猜出“飞扬”寄义的人并不在少数,所以她计划静观其变,看看此人接下去还想说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允许如云”果真又发来一段文字。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李小墨此时终于眼前一亮——能猜出她网名里的“木棉”来自《致橡树》的人就真的不多了。作为文艺小青年的她,向来对这种能相互理解的默契感应雀跃,于是,她回复了一个笑脸已往。

  “允许如云”很快也回复了过来:“哇,你理我了。”

  李小墨眉头一皱,手下打字不停:“什么意思?我们以前说过话吗?”

  “没有没有,只是感受你在聊天室里很少说话,我还以为你不会理我呢。”

  “感受?你经常来这个聊天室吗?可我觉得你的名字很陌生。”

  “不是,这是我第一次来。”

  “允许如云”的话越发让李小墨感受奇怪,于是一番追问之下,她才知道原来“允许如云”家里没有电脑,他是在同学家玩的。之前他也经常来这个同学家看同学打游戏和聊天,某次偶然见到了聊天室里“木棉飞扬”的账号,觉得这名字很好听,就开始有意无意地关注这个账号的动态。

  “允许如云”发现这个账号的主人性格比力冷淡,跟人打招呼都不会凌驾三个字,也从来不用叠词、象声词和叹息号,不经意间还会说出一些引经据典的话,显示出她比同龄人更深的文学素养。而“允许如云”的同学则属于那种要把聊天室里所有女生都聊上一遍的性格,所以当他去跟“木棉飞扬”打招呼时,“允许如云”心里既兴奋又期待。

  可谁知同学热情满满地跟“木棉飞扬”打了招呼后,却半天得不到对方的回复。同学有些急了,追问对方为啥这么没礼貌,对方却反驳说真正没礼貌的是他,因为他把相同的话分差异的时间段,对这聊天室里所有女性ID都说了一遍,连标点符号都没悔改,足可见是何等没诚意了,所以她才不想搭理他,省得浪费相互的时间。

  这是“允许如云”头一回见“木棉飞扬”打出这么多字,心里想笑又不敢笑,差点憋出内伤,究竟他日后还要经常到同学家来蹭电脑的,可不能跟他伤了和气,同时,他对这个女人的好感又隐隐增加了几分。

  在借给同学抄了好频频作业之后,“允许如云”终于获得了可以用他电脑上网两小时的回馈。他第一时间注册好了自己的账号,然后便进聊天室去找“木棉飞扬”,幸运的是“木棉飞扬”果真在线,接下来便有了他们两人第一次私聊的那些对话。

  李小墨看完整个来龙去脉,已经在电脑前笑得合不拢嘴了,她强忍住笑意,打字问道:“所以,你发《第一次亲密接触》和《致橡树》的片段给我,都是‘早有预谋’的?”

  “确实是早就想好了跟你说话时要这样开头,但你名字的这个组合,我是在第一次看到时就知道出自哪里了。”

  李小墨对对方坦诚的回覆很是满意,她看着“允许如云”的名字半晌,突然阴差阳错地打下一段歌词发了已往:“如果云知道,想你的夜慢慢熬,每个忖量过一秒,每次召唤过一秒,只觉得生命不停燃烧。”

  劈面很快发了三个叹息号过来,又道:“你怎么知道我的网名跟这首歌有关系?”

  李小墨此时只觉得心怦怦直跳,嘴角也抑制不住地上扬。

  “直觉,我也很喜欢《如果云知道》。但‘允许’是出自哪里,我一时想不出来,有这个词的诗词歌赋也太多了。”

  “哈哈,你想不出来很正常,因为‘允许’就是我真名‘陈诺’的谐音。”

  李小墨名顿开,又跟对方继续聊了许多,关于兴趣喜好,关于身份年龄……两个小时的时间转瞬即逝,直到“允许如云”的同学来催他了,他才依依不舍地向李小墨离别。两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都颇感意犹未尽。

  这是李小墨头一次真正体会到了网聊的乐趣。原来这世上真的有那种跟自己如此相像的陌生人,而自己又恰巧能和他通过网络在茫茫人海中相遇,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缘分?

  李小墨开始无比期盼着下一次跟“允许如云”在聊天室的相见,可一连等了几天,这个ID都没有再泛起。直到又一个周六,李小墨才终于等到了那句提示语——“你的挚友‘允许如云’进入了聊天室”。

  李小墨激动地把打招呼的话打了又删,删了又打,这时“允许如云”却率先打字发了一串地址和一个姓名过来。

  李小墨不解,问他何意,对方解释道:“木棉,我这几天思来想去,觉得咱们以后照旧当笔友吧。从江中寄信到上海,一周时间肯定够了,这样总比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气蹭到同学的电脑强,至少有个盼头,你是不知道我这几天不能上网找你聊天有多灾熬。”

  李小墨心中欢喜,稍作犹豫,便允许了给他写信。其实在电脑泛起之前,也是可以通过杂志上的交友专栏寻找笔友的,只不外李小墨觉得单从几句自我介绍,并不足以让她了解一小我私家到跟他通信的田地,但“允许如云”差异,虽然只是跟他聊过一次两小时的天,可李小墨已经深深觉得,这小我私家绝对值得相交。

  于是,油城的李小墨便开始了跟上海的陈诺长达数年的笔友生涯,但这种通信曾于李小墨高二时在老师和家长的配合抵制之下被迫中断过一段时间,这些都是后话。

  由于初中基础打得好,高一的课程并没有带给李小墨太多压力,因此在学习之余她把精力都放在了打游戏和跟网友通信这两件事上。而且随着认识的网友越来越多,李小墨收到的信也是与日俱增,在最巅峰的时期,她曾一天收到三封来自差异网友的信,而且周一到周五日日不停。那段时间,她十分享受这种跟差异身份、年龄、配景的人分享相互人生经历的历程,殊不知她的这种行为早已被高中班主任看在眼里,并打上了重点关注的标签。

  董方佳和林周虽然跟李小墨差不多时间开始上网,但却似乎都不如她痴迷此事。两人也各自有过几个交流了通信地址的网友,可她们写了一段时间的信之后,兴趣都逐渐降低,林周觉得太延长学习,而董方佳则觉得写信太累,于是两人都慢慢放弃了,只有李小墨不光乐在其中,还恒久坚持了下来。

  1999年2月,在“水杉三姐妹”高一下学期时,我国腾讯公司推出了一款国产聊天软件OICQ,用户只需下载一个软件,然后注册账号,就可以跟其他注册用户进行即时交流,信息收发实时方便,功效全面,最重要的是用户无论在哪一个终端上登录,都能够立即与挚友进行对话,聊天纪录也会随之生存,当用户不在线时,OICQ还能接收离线消息,其他的好比自界说头像、随意选择聊天挚友、网络寻呼、聊天室、传输文件、手机短消息服务等功效更是不胜枚举,因此一经推出便风靡了全国。

  “水杉三姐妹”自然也第一时间去注册了账号,且都用自己在聊天室里的账户名当做了OICQ的昵称。三小我私家相互加了挚友之后,又开始把各自的同学和之前聊天室里熟悉的朋友都加进了挚友列表里。但此时,聊天室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大多数人都市选择先在聊天室里广撒网,跟对方进行简朴的前期相同,等聊得差不多了,再筛选出那些可以进行恒久聊天的工具,相互交流OICQ的号码,成为相互的挚友。从某种水平上来说,OICQ是比聊天室更私密的聊天工具,能互加挚友的人都肯定是有一定信任基础的。

  但有时,也会泛起“陌生人”请求加挚友的情况,这些人中有的是无聊,就在网上随机找人加挚友,也有的是专门带着某种目的而来,只为加某小我私家为挚友。

  好比董方佳就经常收到这类的挚友申请,究竟她从小美到大,又是一校之花,有不少男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然后就通过她周围的同学朋友搞到她的OICQ号码,悄悄发个验证申请,如果运气好,被通过了,那便拥有了跟女神单独交流的时机。

  董方佳见多了这种申请,也逐渐免疫,心情好就通过一下,心情欠好就视而不见,横竖每次上线都能看到小喇叭闪烁,但这些申请中敢坦白认可自己是谁的,险些没有。网络带给人们最大的宁静感就是不用以真面目示人,可以取最酷的名字,用最帅的头像,编造最离奇的经历,虚构最的完美的身世,横竖只要不晤面,就一切皆可乱说。

  董方佳见过的申请中,一半自称是她同学,另一半则称想跟她交个朋友,竟然另有说认识她爸董光耀的,想通过她攀个关系。董方佳比力随性,只要名字和头像还看得已往,一般都市通过他们的申请。但加了之后聊不聊,聊得怎么样,就另当别论了,可以说董方佳把挚友拉入黑名单的频率,就跟她通过挚友申请的频率一样高。

  在1999年9月和2000年2月,美国在线发出两封律师函向腾讯公司谈判,认为OICQ的域名oicq.com组成对ICQ域名的侵权,有误导用户认为OICQ的服务就是ICQ的服务之嫌。鉴于美国执法划定被告的名字与原告的名字有凌驾2/3的相似之处,就可以组成侵权,因此在2000年4月,腾讯公司正式将oicq.com更名为tencent.com。此时腾讯的用户市场已经打开,市场开始稳定成熟,为制止与ICQ间的纠纷,腾讯决定在2000年11月全面更换OICQ的名称为“腾讯QQ”,有谁能想到那只胖胖的小企鹅在20年后会成为中国在线即时通讯的霸主,而腾讯公司的业务也深入涉及到了游戏、影视、网络文学等多个领域。

  “水杉三姐妹”可以说见证了腾讯从创业之初到功成名就的全历程,但她们的人生却并没有像那只小企鹅一样开挂,在她们无忧无虑忙着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时,她们的怙恃正被卷入一场全国规模内的巨大厘革之中。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转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